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





《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省由“建筑业大省”迈向“建筑业强省”的关键时期。建筑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能够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建筑业和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特编制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全面回顾“十三五”期间全省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深刻分析新时期的机遇,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建筑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行动举措,是指导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规划。一、发展形势(一)“十三五”以来的成绩“十三五”时期
2、,我省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稳步推进现代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产业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提升,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发展。1支柱产业地位确立。“十三五”期间,全省建筑业规模与效益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全省建筑业产值累计完成7.00万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87.2%。全省建筑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90万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71.2%。其中,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18429.71亿元,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7.0%,产值规模跃居全国第三;建筑业税收总额440.60亿元,占全省入库税收的4.5%;建筑业增加值4651.50亿元,排名全国第
3、二,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牢固确立了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建筑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纳入统计的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达8334家,较“十二五”期末增加2080家。龙头骨干企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总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建筑业企业达到26家,全省前30强建筑业企业产值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9.6%。全省工程勘察设计企业3839家,较“十二五”期末增加2080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650家,较“十二五”期末增加289家。建筑业对社会就业贡献突出,我省建筑业就业人数达341.69万人,较“十二五”期末增加156.19万人。2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我省建筑业产业现代化
4、水平稳步提高。全省累计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1.08亿平方米,累计竣工装配式建筑超2488.53万平方米。全省获批1个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1个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21个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1个国家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项目,认定3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83个省级产业基地、42个省级示范项目。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成效显著,绿色建筑条例正式出台,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较“十二五”时期增长5倍多;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逐年递增,2020年达63%;新增节能建筑面积9.5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520万平方米。全省绿色建筑量质齐升,地区已建成一批国家级
5、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和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聚集区。加快工程组织模式改革,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工程总承包能力不断提升。全省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37。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40万人,较“十二五”期末增加10.63万人。拥有6名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25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名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建筑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累计获得“建设科学技术奖”74项,187个科技项目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52个项目列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
6、技计划,累计共有173个项目被认定为“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累计新增省级工法2869项。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全省累计发布省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106项,出台了全国首部智慧灯杆地方标准。建设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建成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建设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全省建筑业企业普遍加大科研投入,累计创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2家。4行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调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限额,提前实现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100个和60个工作
7、日以内的改革总目标,基本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办。深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招标投标改革,实施招标人首要责任制等16项改革措施。成为全国首批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省、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试点省。完善数字化联合审图平台建设,实现施工图审查全程网上办理。持续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打击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行为。开展工程款拖欠治理,落实工人实名制管理、工资分账管理等制度。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探索工程监理企业参与监管模式,积极开展政府购买监理巡查服务试点。积极应对防控,出台依规调整人工和材料价格、加快工程结算进度、推广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审批服务等政策,支持
8、建筑业全面复工复产。5建筑工程品质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共有41项工程获“建设工程鲁班奖”、104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547项工程获“建设工程优质奖”,281项工程获“建设工程金匠奖”,建造集团获得政府质量奖。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检查月”专项行动深入开展,2018至2020年连续三年纳监房屋市政工程的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6建筑业合作不断深入。作为全国首个允许取得内地互认资格的专业人士注册执业的省份,截至“十三五”期末,累计151名专业人士在办理执业注册。2016年以来成功在自贸区项目上试点实施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允许
9、专业机构及专业人士通过备案方式按规定范围在自贸区提供服务,共有174名专业人士和37家企业在自贸区备案,建设管理模式试点项目总投资分别达到96.88亿元人民币和2000万元人民币。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专业人士在内地城市开业执业试点管理暂行办法,便利企业和专业人士在内地城市开业执业。联合举办品牌活动,深化建筑项目合作。自2010年起,连续组织本省企业参与在城举办的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论坛,推动我省企业与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合作。自2016年起连续与贸易发展局共同打造“一带一路”论坛的建筑领域合作活动,组织超过500家企业赴参加论坛,并与“一带一路”国
10、家地区开展超过2000项的工程建设项目合作对接。(二)存在问题1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2020年建筑企业综合实力100强显示,仅有5家企业入选,入选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7位。我省多数建筑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劳动生产率偏低。且大多数建筑业企业发展存在“散、小、弱”的问题,工程业务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不足。建筑业产业链条呈碎片化发展,不利于资源整合和调配。专业化企业“专精特新”程度不高,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2产业现代化程度有待提升。建造方式现代化程度不高,2020年我省当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5697.92万平方米,占城镇当年新开工建筑面积的15.01%,
11、远低于上海(91.7%)。BI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例还较低,智能设计、智能施工、建筑机器人、智慧工地等领域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建筑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建筑技术缺乏集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仍不完善、建筑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等原因,建筑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撑仍然不足,大多数企业仍表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工程组织模式较为落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深度不够,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相对滞后。3市场拓展能力有待提升。我省建筑业外向度不高,2020年我省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占总产值比例为23.48%,低于2020年全国平均水平(34.50%)。2020年,我省跨省完成
12、建筑业产值总额排在全国第七位,外向度排在全国第十八位。我省在海外市场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建筑业企业,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公布的2020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内地有74家企业入选,2019年共实现海外市场营业收入1200亿美元,占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市场营业收入总额的25.4%,但我省没有一家企业上榜。4行业队伍素质有待提升。我省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技能化水平还不高,建筑工人老龄化趋势明显。以为例,50岁以上建筑工人占比16%,40岁以上建筑工人整体占比53%。同时,现有专业人才供给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够匹配,满足建筑工业化生产、一体化业务模式需求的人才短缺,缺乏国际化以及适
13、应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发展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全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升级。5质量安全保障有待提升。我省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主体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普遍不强,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未能履行到位,部分施工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专业技能水平、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也不足,建筑工人安全意识薄弱、专业技能不高。部分地区安全投入不足,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经费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安全专业监督人员配备不足,无法适应和满足建筑安全施工监管需求。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智慧化监管能力尚待提高,“智慧工地”建设有待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转包、违法分包现象等依然存在,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还不健全。
14、(三)机遇与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具复杂性、全局性的挑战,我省建筑业发展应与时俱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宏观环境看,国际国内格局深刻变化,助推建筑业转型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等多方面优势显著,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短期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但长远来看,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等为代表的基建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将助推建筑业加快实现产业现代化,我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将大有可为。从发展
15、形势看,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在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建设等国家战略正在协同推进,区域平衡化发展,为我省建筑业企业开拓省外市场孕育新机会。城市更新、完整社区、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扩内需补短板正在全国开启,国内建筑业市场容量巨大。随着“一带一路”、先行示范区等战略深入推进,建筑业合作将开展更多更重大的制度创新,助力我省建筑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也为我省建筑业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带来新契机。从行业趋势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引领建筑科技革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
16、科技的快速应用和发展,将推动建筑业新一轮技术变革,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将成为建筑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我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投建营一体化等发展趋势,给传统建筑企业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优化运营体系和加强人才培育等提出新要求;二是国内外建筑业竞争更趋复杂激烈,各类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加,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连续四年下滑,建筑业企业在融资能力、项目管理、风险防控、成本管控等方面均面临着新挑战;三是人口老龄化趋势、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对劳动密集型、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建筑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我省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
17、挑战并存,总之,机遇大于挑战,“十四五”以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省建筑业仍然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应当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努力实现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为主要路径,加快建设现代建筑产业体系,提升“建造”品牌影响力,打造建筑业新发展格局。(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建设建造品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智慧和科技探索品质人居的解决之道,提供更多经得起时代检验、满足人民需要的优质工程,不断提升“建造”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18、,推动实现美好生活的蓝图愿景。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广新型建造方式。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建筑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绿色低碳与转型升级相结合,促进新型建造技术和材料、装备、产品的全产业链协同,加快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效益,逐步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坚持系统全局观念,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优化全省建筑业布局,健全建筑产业链条,通过实施专项行动和加强试点示范,实现建筑业发展质量、结构、规模、安全相统一。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增强“走出去”竞争能力。破除制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企业在
19、建筑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政府在规划布局和政策制定以及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变革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调动“走出去”积极性的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建筑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全面领导,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坚持把建设摆在首位,完善领导建筑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安排,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为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十四五”时期,我省建筑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推动我省建筑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从“建筑业大省”迈向“建筑业强省”。建筑业结构持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国前列,形成一批贯通
20、上下游产业链条的现代建筑产业集群;现代化建造方式和组织模式广泛应用,建筑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从生产型建造向绿色型、智慧型、服务型建造转变,“建造”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建筑业合作全面深入,国际项目合作取得新突破;建筑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现代化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展望到2035年,全省建筑业的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大幅提升,建筑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标杆作用显著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建筑业强省”地位显著增强,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重要支撑。2具体目标。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夯实建筑业在全省经济发展
21、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到2025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规模明显提升,建筑业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达40家以上,特级(综合)资质企业达45家以上。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BIM在公共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比例达到80%,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00%。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建筑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省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110项,力争一定数量的科技成果和重要标准达到国际水平。智慧工地覆盖率达100%,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立。人才队伍提供新支撑。培
22、育和引进高端建筑人才,加快现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多元化的建筑用工制度基本建立,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到2025年,建设行业执业资格注册人员达25万人;中级工技能水平以上建筑工人达60万人;工人岗前培训、施工现场工人持证均达100%。市场拓展迈出新步伐。工程建设组织模式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市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建筑业企业在国内国际的市场全面拓展。建筑业省外完成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30%以上,建筑业合作发展取得新成效。工程质量得到新提升。到2025年,工程勘察设计综合质量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基本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建成一批优秀精品工程,“十四五”期间,争取累
23、计获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等国家级奖项数量达150个以上;竣工验收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保证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三、重点任务(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着力解决建筑业产业链碎片化的问题,打通建筑业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推动建筑业企业品牌化发展,到2025年,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现代建筑产业体系。1加强建筑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勘察设计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省内大型勘察设计企业,探索前端策划咨询介入、后端运营管理的参与途径,推动设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鼓励我省大、中型勘察设计企业建立以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为代表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发展成为综合性工程咨
24、询公司或工程顾问公司。发挥勘察设计龙头企业、人才集聚优势,推动打造“勘察设计之都”。加强“投建营一体化”全链条建设。推动建筑产业业态优化升级,打通投资策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工程咨询、建材供应、工程检验检测、维护维修、运营全流程,形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引导我省建筑业企业率先在新基建、城镇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燃气、公共交通、老旧小区改造以及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地下综合管廊等领域实现“投建营一体化”。推动打造“投建营一体化”全产业链示范城市。支持建筑业企业建设砂石、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一体化的绿色建材生产综合基地。2推动企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建筑业企业品牌化建设。实施本省建筑业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业 十四 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