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体积中的量感.docx
《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体积中的量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体积中的量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体积中的量感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量感的培养离不开计量单位的教学,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估测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思维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缩短数学检验的时间,增进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我有幸聆听了来自杭州市各个学校优秀数学教师的优秀课堂。这7节课主要研讨了学生“量感”的培养。我以杭州市大关小学张学勤老师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听课感受。这一节课从“你知道体积吗?”引入,发现学生基本都知道了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张学勤老师拿出三样物品让学生比较生活中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让学生充分感知体积的含义,
2、使学生对“空间的大小”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表象。让学生们自己选用测量体积的工具,体会度量物体的体积需要统一的度量标准,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通过不同的数学活动量一量、找一找、搭一搭、估一估等,探究不同的体积单位的大小,感知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到底有多大,最后将体积单位应用到生活中。五年级学生在认识长度、面积后,对空间观念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体积又是一个新的维度,张学勤老师讲授时非常贴近生活,用的每一样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理解了体积与体积单位,也为后续学习圆柱圆锥的体积打好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量感”呢?一、关注知识的联结知识的学习环环相扣,相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