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概念为本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docx
《以概念为本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概念为本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概念为本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高中新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内容涉及面广,包含史事多,叙述简单精炼。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并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所聚焦的问题。针对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李凯认为,最佳教学策略是:开展大概念的历史教学,既要遴选重点内容,更要把重点内容串联起来,从而使学生头脑中拥有上位观念。这与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所倡导的“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不谋而合。埃里克森、兰宁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它必须涵盖更有深度的、可迁移的理解”,历史学科的教学应当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为学生搭建“跨时间、跨文化、跨情
2、境理解其他类似事例的框架”,“帮助学生在相似的情景下发现规律和联系,提供复杂思考和理解的跳板”。本文将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探讨如何开展以概念为本的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萃取核心概念,确定教学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以下统称为“新课标”)指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设计出更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教学主题也称“教学立意”,是统领一堂课的中心与灵魂,是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得到落实的重要支点,扮演了一个衔接教育理念与
3、历史学科教学的纽带的角色。在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模式下,教学主题的设计离不开核心概念的提取,而核心概念的提炼则又离不开对课标、教材的分析。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具体到本课而言,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二是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正反两面性:秦统一既有开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成就与经验,又有国家治理的历史教训。从教材上看,本课共三个子目:第一子目讲述秦统一六国的军事成就、秦朝中
4、央集权体制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第二子目从“不顾民意、大兴土木、征发繁重”,“控制思想、统制文化、焚书坑儒”,“奉法家学说为治国思想并实行严刑峻法”三个方面进行讲述;第三子目介绍了秦末农民起义以及秦朝覆亡的主要过程。基于对课标、教材的分析,易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本课的核心概念。借鉴张禄佳、郑流爱的研究国家认同:一种教材分析的视角以统编初中历史教材 一课为例,笔者将本课的教学主题设定为:从国家认同的视角看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治理。之所以引入“国家认同”这一概念,一方面是因为从中国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来看,秦统一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使“天下归于一家”的观念得以
5、实现,也奠定了大一统基业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诉求,亦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引导学生从国家认同的角度分析秦政的得失,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种分析历史问题的视角,能让学生认识到国家认同之于政权巩固的重要性,形成“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的理解”。二、创设历史情境,设置梯度问题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树立指向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有效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对历史进行探究”;“以问题为引领”,“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