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配电安全智能终端产品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本.docx
《南宁配电安全智能终端产品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配电安全智能终端产品项目评估报告_模板范本.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MACRO.泓域咨询 /南宁配电安全智能终端产品项目评估报告南宁配电安全智能终端产品项目评估报告xx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市场预测9一、 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9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利弊因素10三、 行业发展前景14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20一、 行业风险特征20二、 行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系21第三章 公司基本情况23一、 公司基本信息23二、 公司简介23三、 公司竞争优势24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26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6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6五、 核心人员介绍27六、 经营宗旨28七、 公司发展规划28第四章 项目概述31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31二、 项目承办单位31三、 项目定
2、位及建设理由32四、 报告编制说明33五、 项目建设选址35六、 项目生产规模35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35八、 环境影响35九、 原辅材料及设备36十、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36十一、 资金筹措方案37十二、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37十三、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3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8第五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40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0二、 建设方案41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2第六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44一、 项目选址原则4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44三、 创新驱动发展48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49五、 产业发展方向50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51第七章 产品规
3、划方案52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52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5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53第八章 运营模式55一、 公司经营宗旨5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6四、 财务会计制度60第九章 法人治理6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63二、 董事66三、 高级管理人员70四、 监事73第十章 SWOT分析74一、 优势分析(S)74二、 劣势分析(W)76三、 机会分析(O)76四、 威胁分析(T)78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配置81一、 人力资源配置81劳动定员一览表81二、 员工技能培训81第十二章 进度计划方案84一、 项目进度安排8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4二、 项
4、目实施保障措施85第十三章 节能方案说明86一、 项目节能概述86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87能耗分析一览表88三、 项目节能措施88四、 节能综合评价89第十四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91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91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91第十五章 技术方案93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93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95三、 质量管理96四、 项目技术流程97五、 设备选型方案98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9第十六章 投资计划方案100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00二、 建设投资估算100建设投资估算表102三、 建设期利息10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2四、 流动资金103流
5、动资金估算表104五、 项目总投资10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5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6第十七章 项目经济效益10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5三、 偿债能力分析11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7第十八章 风险评估119一、 项目风险分析119二、 项目风险对策121第十九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124一、 项目招标依据124二、 项目招标范围124三、 招标要求12
6、5四、 招标组织方式127五、 招标信息发布127第二十章 总结分析129第二十一章 附表13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30建设投资估算表13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3流动资金估算表13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4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4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44能耗分析一览表144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
7、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市场预测一、 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1、生产资质障碍电力计量仪表如电能表属于法定计量器具之一,其生产制造实行准入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5年4月24日修正版)第三章第十二条中规定,“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备与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同时须满足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2、研发技术障碍电力仪表
8、制造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产品生产依赖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涉及到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要求进入者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多个环节投放一定比例的技术熟练人员和技术设备;且随着国内相关技术日新月异,本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知识学习与技术应用能力,紧跟甚至超越产业创新的步伐。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也构成了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的壁垒。3、客户粘性障碍因电力仪表类产品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程度较高,客户的用电环境、场所和对接设备技术规格各异,在采购相应产品前需与电力仪表供应商就自身需求进行充分沟通,购买电力仪表后也需要供应商提供安装调试等技
9、术服务。通过长期深入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作为长期合作伙伴的供应商相较于新进入者更能理解客户的使用习惯和个性化需求,电力仪表的替换周期通常在3-5年,客户在下一轮电表更换时一般更倾向选择熟悉的供应商。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利弊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199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正式施行,旨在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供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旨在鼓励推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06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电力
10、监管委员会在联合发布的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实现错峰、避峰、负荷“定企业、定设备、定容量、定时间”。智能电表、电能信息管理系统及其他电力用户终端产品因具有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损耗等功能特点,为国家一系列政策规划的实施提供了物质保障,属于国家发改委鼓励类产品。国家对包括上述产品在内的电力需求侧设备后续发展的大力支持,必将持续拉动其市场需求。(2)符合电力能源行业发展战略根据国家电网提出的发展规划,电力行业未来的投资重点将由电源基本建设转向电网建设;搭建智能双向互动服务平台,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覆盖;深化智能量测体系建设,在智能
11、用电服务系统、新设备、新商业模式方面取得重要突破。2014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满足电源开发和用户需求,全面支撑现代能源体系,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依托这一系列电力行业发展战略和措施,电力仪器仪表和能耗信息管理系统生产企业迎来长远的发展机遇。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随着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投资的全面铺开,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电网调度各环节的深刻改革,智能
12、电力仪表、电能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电力需求侧产品供给方在享受销量增长带来的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必须相应地及时提升产品性能品质及内在技术含量,以迎合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电力行业的新要求。(3)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国家预计将不断加大对中小型城市和农村的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城市危旧房改造要对原有的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替换;与此同时,商品楼的建造需要新增大批量的居民用户电表,这都将直接带动对用户端智能电表和电能监测管理系统等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2、不利因素(1)经济规模缺失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和电力能效监测平台的开发生产具有
13、定制化的特点,不同用户的用电环境、使用场所、线路配置存在差异,生产企业通常需要事先与客户进行沟通,根据其特定要求设计产品、安排生产,往往功能相同的产品可以再细分出多种型号、规格、技术参数;配备生产物料时,需要零部件种类较多,单次采购量较低。因此,本行业总体呈现出的“批量小、类别多”生产形态,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偏高、生产周期偏长、管理难度较大,难以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2)尖端技术与高端技术人才缺乏虽然我国智能仪表制造业发展至今已具有一批具备独立研发能力和技术力量的生产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从行业层面上看,研发投入不足、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顶尖科研人员欠缺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14、高端电力仪表、用电信息采集和处理终端以及能耗管理系统等产品需要微电子、计算机、通讯、自动化等多学科知识的结合与运用,需要技术人才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国内企业欲在短时间内突破技术上的短板总体向高端产品转型相当困难。而国外电气设备巨头如德国西门子(SimensAG)、施耐德电气(SchneiderElectricSE)由于过百年的经营沉淀和技术储备,在“产学研”的协同及技术孵化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在高端电力仪表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国内企业生产的高端产品与之相比,在功能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上有一定差距。(3)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制造业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下游用户不仅对产品计量精度、
15、灵敏度、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要求生产厂家能够针对单个用户的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这导致产品升级换代速度较快。因此企业若能对客户需求迅速作出反应,持续设计、开发出定制化产品,将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若企业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不能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将带来客户流失的不利影响。三、 行业发展前景我国“十三五”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间,与智能电力监控、电力能效管理及配电安全保护产品紧密相关的智能电网、物联网、低耗经济等发展建设主题得以落实。工业和居民用电过程中的配电自动化和信息化、对用电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将长期提升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需求。1、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即电网的智能化,也称为“
16、电网2.0”。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将中国的智能电网定义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以充分满足用户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智能电网由多个部分构成,包括智能发电系统、新型储能系统、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站、智能调度、智能城市用电网、智能电能表、智能交互终端、智能家电、智能用电楼宇,贯穿发电、输电、
17、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服务各个环节。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预示着国家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第一阶段(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5510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年均智能化投资170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6.2%,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个环节试点工作;第二阶段(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电网总投资预计为15000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1750亿元,年均电网350亿元,占电网总投
18、资6.2%,重点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第三阶段(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预计电网总投资为14000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年均智能化投资350亿元,占总投资12.5%,将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关键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目前,“十二五”规划已经收官,回望过去五年的全面建设阶段,智能
19、电网各项投资增长迅速,单就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网的投资总额已达到2,861.10亿元,超额完成规划中预期投资;年均投资572.22亿元,比第一阶段的170亿元的年均投资额增长超三倍。其中配电环节是智能监控组件产品供应商参与最多的环节,也是智能电网投资的核心领域之一。而用电环节投资额占整体投资额的27.3%,在所有环节中所占投资比重最大,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用户端智能电表的采购。2016年智能电网建设开始进入引领提升阶段,依照计划国家对智能电网的投资将继续维持高位水平,配电网智能化也将成为未来几年建设的重点。包括智能电表在内的电力检测、监控和管理组件及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用户端如自动信息化平台、调度
20、自动化系统、电网控制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微机综合保护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管理采集系统等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以智能电表为例,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已累计达4.77亿台,其中2014年和2015年的招标数量均超过9000万台,2016年第一、二、三批集中招标数量超6500万台。得益于智能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存量电表升级替换的要求,智能电力仪表产品的市场需求还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节能减耗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对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加工、化工、建材、建筑、造纸、印染等行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量超过国家规定总量的重点企业,实行能
21、耗、水耗的重点监督管理制度。”该法律的出台标志着工业能耗管理已上升到政策层面的高度,政策中的指标量化将使得国家能耗监管有据可依。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55,500亿千瓦时,较2005年的24,689亿元翻了一番;2016年1-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48,7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和居民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早在2009年底,我国就以36,430亿千瓦时的年累计用电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电力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然而电能的利用效率仅为63%,远低于美、英、德、法、日等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平均80%的利用率。我国电能利用率低的主
22、因可归结为电力传输过程中损耗、终端用电设备损耗和其他损耗等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我国电能损耗情况,终端用电设备损耗占比高达70%,而智能电力仪表的使用能够对终端设备的用电量进行精准测量和费用控制,减少设备异常带来的用电浪费。为应对用电负荷的持续增长、各种新型负载不断出现所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及国家对节能减排的严格要求,电力行业企业和用户需要更为有效的电力监控管理装置和解决方案,来实现电力系统的可靠、高效、低耗的运行。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智能电力监控装置及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电能检测、环境监控、运行分析和能量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转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
23、运行,是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必要设备。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智能电力仪表、电力能效管理平台等电力监控管理产品的需求将势必扩大。3、物联网物联网意为“物物相连”,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品与物品之间,实质上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和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信息的互联共享。物联网被看作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2014年05月15日,国家电网发布了全解物联网现状与未来一文,指出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的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业务与现有互联网业务之比将达到30:1。我国在这信息化浪潮中与世界保持同步,迅速将物联网建设提升到国家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宁 配电 安全 智能 终端产品 项目 评估 报告 模板 范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