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预习复习资料.doc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预习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预习复习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教案第一大节第一大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一、二单元的课文内容 2、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强调课文要求背诵、默写内容一、强调课文要求背诵、默写内容1 走遍天下书为侣 第 10 页 第 7 自然段 2 古诗词三首 第 21 页 全文、书下注释、译文3 梅花魂 第 26 页 第 13 自然段 描写梅花品格的语句 二、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二、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1、 窃读记作者:林海音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
2、匆忙而 贪婪地读书,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中心思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窃读记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 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 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2、 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英国作家,尤安艾肯主要内容:面对孤寂漫长的旅程,作者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戴上一本书上路,书如 友,书似家,反复读一本书如与老朋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感受, 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有百读不厌。中心思想: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走遍天下书为侣 走遍
3、天下书为侣将书比喻为家、故地、另一个人、朋友、伴侣,表达了爱书人与书 之间的关系亲密,阅读所带给人的收获和精神享受。 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作者认为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自己的家, 是自己的伴侣,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就像与自己同行的另一个人,不管看多少 遍,总能从中发现新东西。3、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州 (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1这是一收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泊船瓜洲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 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A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不知何
4、时才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的思想感情。 B 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秋思 (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2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 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秋思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 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 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 信查看。 A 全诗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 B“秋风”给人的感觉是萧条、凄凉,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羁
5、泊异乡的孤独寂落和思乡 怀亲的心情。长相思 (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纳兰性德3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长相思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 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 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A 这首词叙写了戍边打仗的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里因思念家乡夜不成寐,抒发了作者 思念家乡的感情。 B 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写将士深夜羁旅野外,离家乡远,行军艰难,下阙写将士夜不成 寐、思念家乡。这三首诗词都表达了思乡之情,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 长相思
6、写景与叙事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复习第二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三、复习第二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精读文重点词句的意思 6、 梅花魂作者:陈慧瑛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读到思想诗时,总会 落泪;外祖父应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 气;在我回国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绢这几件事。中心思想: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梅花魂 1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 直接表达这种感情: 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 因年龄大不能
7、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间接表达这种感情: 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 临走送我墨梅图 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2 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 思念和眷恋之情。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深化主题,突出-_中心。 3“梅花魂”中“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 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正是中华民族 的民族精神。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四、复习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手法四、复习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手法 1
8、、比喻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 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打比方的双方要 有共同特征。 2、拟人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 等。 3、排比排比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 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 染力。 4、夸张夸张 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 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设问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
9、,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6、反问反问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练习 1 那大臣想:“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吗?” 2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3 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4 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5 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
10、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练习:-_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
11、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 三、按要求写句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中 预习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