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内容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2、,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根本目标是建立法治秩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和成就。在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先后经过了几次历史性的跨越。 党的
3、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开创了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新时代。经过十几年法律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报告,成为指导我国法制建设的行动纲领,并在1999年写入了宪法,成为指导国家法制建设的总原则。党的十八大又一次实现了法制建设理论和政策的飞跃,提出了新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提出“建设法治
4、中国”的要求,可以说,我国的法制建设在宏观的理论布局和具体的制度实践层面都进入了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当下的问题是,“法治中国”怎么建设?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指标来准确地反映法治中国建设的成就?这个问题尽管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角度都提出过各种各样具体的指标,但是,从“法治中国”赖以存在的“法治”精神的具体要求来看,所谓的依法治国以及法治中国建设,最后在法治实践中都要体现为“法治”秩序。也就是说,各种关于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政策原则、原则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依法治国 根本 目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