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注册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基础班讲义.doc
《2018注册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基础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注册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基础班讲义.doc(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年税务师考试辅导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前言一、课程体系本课程共分为四篇,且涵盖内容非常广泛。行政法律制度民商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1行政法基本理论民法总论刑法基础(原1213章)行政诉讼法律制度2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物权法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3行政处罚法律制度债法刑事诉讼法律制度4行政强制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5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6破产法律制度共16章二、2018年教材变化(490页减少至442页)章节变化大小变化内容第一章变动较大1.对“中央行政机关”一知识点重新编写;2.对于地方规章制定主体、行政立法的主体中增加了“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3.删除
2、了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的内容的具体表述,删除了多处概念、举例性内容。第二章变动不大删除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普通发票行政审批取消和调整后有关税收管理问题的通知中明确的5种有关普通发票管理问题。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责任”部分进行了简化,只保留了原先的小标题,删除具体的法条规定。第三章变动不大主要是内容进行了简化,新增税收违法案件审理程序的内容(3页)。第四章变动不大主要是内容进行了简化,其中删除了行政强制的特点和申请司法赔偿的权利具体表述。第五章变动较大1.新增了没有告知申请复议期限的情形,以及新增适用2018年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表述。 2.删除了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的意义、税务行政复议管
3、辖、税务行政复议第三人等内容。第六章变动较大内容进行了简化,主要是删除了民法总则的一些法条,但实质内容还是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第七章变化不大主要是内容简化以及相关表述的变化。第八章变化不大实质性的变动不多。主要是内容的删减及表述的调整。第九章变化不大1.删除民法总则相关法条,合伙企业分类中的“显名合伙与隐名合伙、个人合伙与法人合伙”; 2.将“普通商事合伙”“有限商事合伙”的表述修改为“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第十章变化较大1.新增:“股东诉讼”的内容;2.删除“公司及公司法、公司分类、公司组织变更、清算程序、设立登记名称预先核准、上市公司特别规定、股份发行、股票的失效、补发和交易”的
4、全部内容;3.删除“公司资本、会计报表、股东利润的分配、公司合并”等相关内容的一些具体表述。第十一章变化不大删除“重整的特点”、“和解的特点”等表述。第十二章变化较大与第十三章合并为“第十二章 刑法基础”,删除“共同犯罪”“罪数”两节内容。第十三章(原14)变动不大新增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情节严重的“拘役”处罚。第十四章(原15)变动较大本章根据2018年行政诉讼司法解释全部重新编写。第十五章(原16)变化不大删除了“诉讼代理人需要向法院提交的相关材料”的内容。新增加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支持起诉原则”。第十六章(原17)变化较大1.删除了回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
5、人、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其他诉讼参与人中辩护人的诉讼权利、诉讼义务、代理与辩护的区别、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申诉与上诉的区别等内容;2.将标题“批准逮捕”调整为“审查逮捕”,对“2.电子数据”下面一段重新编写;“3.其他辩护人的权利”“(五)辩护人义务”下各新增一点内容。结论今年教材变化较大三、考情分析1.2017年试卷总分值没有变化,依旧是140分。但各题型题量有所变化。年份单选多选综合总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16404030605大题4小问401402017406020405大题4小问401402.命题趋势(1)重者恒重;(2)青睐新增或修改知识点。如第14章行政诉讼法律
6、制度、第1章中央行政机关、第3章税收违法案件审理程序等内容。四、讲授与学习方法(一)讲授方法1.打破“节”甚至“章”的限制,按知识点讲授。如第一篇第五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中的第六节税务行政复议不再作为单独讲授,而是将其拆分后分散在对应的知识点中。2.大量的归纳总结,给学员节约时间。(二)学习建议1.结合网校老师的课程进行学习;2.结合网校的应试指南、经典题解等辅导书进行学习,对于新增和变化的部分,网校的辅导书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有相关演练的习题。3.以教材为基础,以讲义为线索。注意教材中的例举性叙述。如2018年第一章中根据党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的方案关于中央行政机关的列举,务必重视。4.注意把握
7、学习方法。(巧学)(1)结合考试大纲,通过对历年真题以及模考题的考点分析,抓大放小。(2)提炼法。在庞杂的叙述中找出关键字词,分析层次,进行记忆。(3)梳理归纳对比法。利用图表等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记忆。如听证制度、行政处罚与刑法的衔接等。三大诉讼法在相关问题中的异同,刑法中各罪名认定中的异同等。5.温故而知新。很多知识点在教材中会反复出现,将其联系起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付出时间。(苦学)多听多看多练,既动脑又动手。通过真题练习,把握命题者的思路与方向,通过练习,发现自己学习中的盲点与误区。【特别提示】自2015年后,考试真题不再公布,讲义中所提示的相关考点并不完备。且真题
8、均为考生回忆版,仅供参考。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从近年考试情况来看,本部分所占分值比重平均约为20-25%之间,2013年分值有所下降,但是行政诉讼法律制度题量有所增加。 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考情分析】本章题型一般仅涉及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题型,但在2009年和2011年、2016年涉及过综合题,且都集中在行政行为的分类问题上。从历年考点分析,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法的渊源、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程序的原则与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等知识点作为考试的重点。【讲授内容】知识点一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知识点二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知识点三 行政法的渊源及行政立法权知识
9、点四 行政法律关系知识点五 行政主体知识点六 行政行为基本理论知识点七 抽象行政行为知识点八 具体行政行为知识点九 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知识点十 信息公开制度知识点十一 行政事实行为【知识点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一)行政法的概念概念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控制和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含义1.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2.是规范行政权力如何实施的法。如,税收征管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 3.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等 4.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如,行政复议法、行政
10、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二)行政法的特征(了解)【知识点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掌握)(一)行政合法性原则1.含义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简称合法性原则。【注意】对“法律”的理解?纵向: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横向:实体法+程序法(二)行政合理性原则(简称“合理性原则”)【2013年单选、2014、2016年多选题】1.实质 实际上是一种实质合法性原则 2.含义 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3.产生的主要原因 【2016年多选题】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4.合理性原则的内容(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11、(2)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当考虑到相关因素,不应该考虑与行政行为无关的因素; (3)平等地适用法律规范,符合公正法则;不能厚此薄彼(4)行政行为应符合比例原则要求。即行政机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某一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作出的行政行为才是合理和适当的;【2013年单选题】(第四章行政强制“行政强制适当原则”)(5)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公德,符合人类理性和公平正义观念。如合理采伐,合理利用土地等。【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处罚法和行政法理论,下列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作出行政处罚的要求中,属于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合理性要求的有()。A.处罚应保持适度适中,符合比例法则、符合情
12、理且具有可行性B.处罚应全面考虑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危害后果等相关因素C.处罚应有法定依据,不逾越法定权限,遵守法定程序D.处罚应平等地适用法律,相同情况相同处罚E.处罚应当符合法律设定该处罚的目的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处罚依据法定是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的要求。所以选项C错误。(三)行政应急性原则(简称“应急性原则”)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注意】它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知识点三】行政法的渊源及行政立法权(一)行政法的渊源(熟悉)名称制定机关例举备注
13、宪法全国人大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法律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XX法,如立法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企业所得税法效力层级仅次于宪法,不得与宪法相冲突一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税收征收管理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注意】法律保留原则。比如,根据立法法第8条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2017年多选题】 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XX条例XX细则XX规定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高于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行政规章【2014多选题】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XX办法XX规则【注意】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
14、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地方规章部分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性法规部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制定自治区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二)行政立法主体(熟悉)1.行政立法的概念指有权行政机关依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并颁布有关行政管理事项普遍适用的规则的活动,包括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2.行政立法的主体(行政法的渊源中已涉及) 制定主体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行政法规(2)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部门规章(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15、府地方性规章(4)设区的市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 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新法增加的)【提示1】对于3、4而言“人民政府”制定的是“地方性规章”;“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规”。【提示2】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仅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性规章。【例题多选题】根据立法法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税收基本制度包括()。(2017年)A.税款用途B.税目调整C.税收征收管理D.税率的确定E.税种的设立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的渊源。根据立法法第8条规定
16、,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所以选项C、D、E正确。(三)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2.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3.授权制定的法规(效力等同于法律)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4.各部门规章之间、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5.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
17、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例题单选题】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提出意见。A.地方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国务院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立法法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所以选项D正确。【知识点四】行政法律关系(了解)(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概念由行政法调整的在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时与相对方形成的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特征(1)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2)具有非对等性,即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
18、对等(3)内容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力义务是重合的(5)争议通过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以及司法程序解决(二)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行政主体见【知识点五】行政主体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一方当事人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内容行政主体的权力和义务(职权与职责)职权:行政立法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司法权等职责:正确适用法律、依法行使职权、遵守法定程序等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权利:参与权、受益权(就业权、享有社会福利权、获得许可、奖励等权利)和行政请求权义务:遵守行政法律法规、服从行政管理和执行行政决定
19、等【知识点五】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力,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2.特征(熟悉)(1)行政主体是社会组织。但并非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行政主体。(2)是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3)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二)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熟悉)1.行政职权的概念及特征概念行政职权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权能。一般分为固有职权和授予职权。特征(1)公益性(2)优益性: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享有的优先权和受益权,合
20、称为行政优益权(3)支配性:行政职权一经行使,在没有被国家有权机关撤销之前,相对人是必须遵守执行(4)不可自由处分性:不得随意转移、不得随意放弃或抛弃2.行政职权的内容(1)行政立法权:见【知识点三】(2)行政解释权:行政主体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未明确规定的事项作出具体说明和补充的权力,往往被看成行政立法权的补充。(3)行政决定权。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事宜的处理权。如行政征收、行政补偿等。(4)行政许可权。(第二章)(5)行政命令权。(6)行政执行权。(第四章)(7)行政监督检查权。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等。(8)行政强制权。(9)行政处罚权:训诫罚、财产罚、行
21、为罚和人身罚等。(见第三章)(10)行政司法权。包括行政调解权、行政仲裁权、行政裁决权和行政复议权。【例题多选题】下列对行政职权的描述,正确的有()。A.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B.行政职权的特征包括公益性、优益性、支配性和对等性C.行政职权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行使D.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行政裁决权、行政立法权均属于行政权E.行政职权具有不可自由处分性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职权,涵盖了行政职权的概念、行使主体、特征、内容等综合内容。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权能。所以选项A正确。行政职权的特征包括公益性、优益性、支配性和不可自由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注册 税务 服务 相关 法律 基础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