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的通用管理技能训练讲义.doc
《职业经理的通用管理技能训练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经理的通用管理技能训练讲义.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通用管理技能训练第一部分职业经理的自我管理1、角色认知 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世界。每个人在职业人生舞台上,都在扮演各自的职业角色。职业素养程度较高的经理人,一定是职业化的人。职业化,首先是标准化,掌握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即掌握“规定动作”。职业定位三步骤:找位子、定调子、迈步子。掌握技能三步曲,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练习:现场填写职位说明书,不能参考相关的管理手册或其它资料,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罗列管理职责的参考意见:所在岗位的核心任务,日常工作计划与人事安排,目标达成,部门关系协调,职业技能传授,员工激励与考核,突发事件处理,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11 上行关系漫画:一位职业乞丐忙碌了一
2、天,脚下的器皿中装满钱币,他出示一则告示:招聘出纳员。这个现象揭示的原理:社会组织运转需要“替身”,即职务代理人。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是上一个层级的代理人。组织的决策人(或者决策层)需要将不同职责、不同分工的工作交给职业经理人去做,从而大大地提高组织的效率。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的存在。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需要在组织中实施管理。什么是组织?组织依靠人来运行,是人的集合。组织结构的两种主要形式:扁平结构和锥型结构。前一种管理幅度大、层次少。另外一种的概念是金字塔式的描述,企业组织分为上层(决策层)、中层(管理层、传递层)、基层(执行层、
3、工作层)。两种形式各有利弊。前者的优点是信息传递快、失真少;后者的优点是可以对下属进行详细的指导。组织结构图,以图形的方式,说明公司的层级与职责划分。德鲁克认为:“现代企业是一种政治机构,它的目的是在产业的范围内创造权力。”进入一个企业组织以后,必须要熟悉和理解这些标着职位和名称的小方框。方框越靠近组织图的顶端,表明框内职位越高、职责越广泛,处于此方框位置的人的权力就越大。在一些组织中,部门的责任和权利往往是模糊的,需要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将这些粗略的责任和权力分为许多明确的条文。但是,分得很细,又会降低工作弹性。作为职业下属,有四个基本的职业准则,分别是:准则一:职权的基础来自于上司的委托或
4、者任命离开上级的委托和任命,经理人什么也不是。接受聘任的时,人力资源部门,对于每一个岗位,都有条文性的说明。说明是概括性的,无法具体、详尽。知晓自己的职业角色,需要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填写职务说明书、做细致的职务分析。画出自己在组织结构中的位置图。作为主管,必须清楚公司(或者其它组织形式)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掌握组织结构,界定自己的位置,明确个人职责,明确公司的指挥链,知道汇报关系,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越级工作关系。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特别要注意直接上级的唯一性。准则二:言行是一种职务行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经理人的行为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一个组织或者你的上司。对于同样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
5、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作为职务代理人,必须站在组织全局的角度看问题,而不能只是站在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上。通常说的是: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准则三:服从并执行上司的决定坚决服从组织或者上级做出的决定、决议,坚决地贯彻和落实。即使对于某些决定决议有不同看法,也要执行,不能打折扣。问题是,觉得决定决议不正确或者可能产生危害的时候,是否还要执行?由于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同,信息量大小不同,在组织运转过程中,你的判断无法鉴别。所以,还是要执行。而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执行不力才出现问题。准则四:在职权范围内做事在组织运转中,不能“串跑道”,这是在接力赛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国有企业、机关单位中,有“荒了自己的地
6、、耕了他人的田”的现象。除非上级提出特别要求,否则的话,不要去替别的部门操心。在上级赋予的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做事,到位不越位。常见的下属角色错位:错位一,将自己当成了民意代表。注意,职业经理人不是民选出来的,不是群团领袖。错位二,把自己的团队经营成一个小王国,成了领主。曾在联想工作的孙宏斌,因此酿成大错。错位三,超越权限,替上级操心,发过多的议论;错位四,将自己当成老百姓,或者是自然人,随便地将个人的好恶在下属或者客户面前表示出来。场景:员工抱怨公司的考勤办法过于严厉,部长(或者主任、主管)听到后,有四种应对方法:(1)同情,甚至跟着员工一起发牢骚;(2)沉默,即不同情、也不反对;(3)反对,明
7、确态度,制止这种议论的蔓延;(4)支持,代表员工向上级提出意见。结合上面讲述的四条准则和四种错位,讨论以上四种每种做法的利弊。12 横向关系在职业位置的方框图中,横向关系分为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内部关系就是组织内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外部关系主要是协作单位和主要的客户。在组织内部,职业经理之间容易出现矛盾,隔阂、嫉恨、扯皮、踢皮球本位。通过小队的讨论,可以列举出更多的矛盾现象。华为的老总曾在大会上严厉批判二线部门缺乏对于一线部门支持的现象。市场竞争压力与公众舆论影响,社会组织十分重视客户关系,很少有人冒险慢待外部客户。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垄断行业,也特别重视维护客户关系。
8、可是,容易忽视内部横向关系的维护。一种怪现象:面对素昧平生的客户,员工可以露出笑脸;面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却横眉冷对。一般来讲,人们对于“管理被管理”的关系比较认同,但是,对于没有强制力的横向关系不认同。遇到问题,不是协商解决,而是由上级来裁决。还有一个很大的认识错误是:别的部门没有自己的部门重要。人事、财务、行政、后勤、技术、市场、服务等部门,都觉得自己职责的价值最大。以填表为例,一线部门觉得二线部门“无事生非”,二线部门觉得一线部门“不配合工作。”关系改善和角色转换的关键:将其他部门以及相关的负责人、同事等,看成是自己的内部客户,必须为他们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1、他是客户,我是供
9、应商其他部门的经理、员工找到自己所在的部门,是来“购买”其需要的“产品”,实际是需要相应的支持和服务。如,使用车辆、报销费用、设备维护、技术咨询、资料查询等。2、同事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组织的收入是通过外部客户获得的,而每一个部门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是通过为内部客户提供的服务体现出来的。一个社会组织,多数员工并不是直接面对外部客户,而是其他部门的服务需求,才保证了这个部门的存在。3、将同事视为外部客户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组织在不断的改革之中,如扁平化、事业部制等。一些机构越来越多地将内部服务工作外包出去,如内部饭堂。这种做法显示出现有岗位的危机。必须确定一个标准:所提供的内部服务水平不低于外部客
10、户服务。4、避免掉进“客户陷阱”虽然是互为客户关系,但也不能过于傲气,视自己为上帝。业务部门到财务部门报销,必须遵守规则、有礼貌。不提前打招呼,来了就要办事。而职能部门也不能成为一线部门的管理者,不能过度追求自己所在部门的利益最大化。5、从以职责为中心,转变为以内部客户需求为中心评价某个部门的工作业绩,不仅是对照工作计划,不仅是看其是否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还要采集内部客户的满意情况。有些组织将外部客户的一票表决制推广到内部客户服务,取得一定的成效。13 下行关系每一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者阶层的排列所组成。管理研究发现了一种普遍现象: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
11、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称为彼德原理。一位优秀的员工,可能成为蹩脚的部长、主任、主管。在层级组织中,管理层分成上层、中层、基层。是“兵头将尾”。英文的主管Manager与领导Leader有较大区别。处于领导位置的人很少。在管理组织的金字塔中,多数人处于主管的位置。领导是决策者;主管是执行者。基层管理者,其角色特点是:直接负责组织基层员工,直接从事经营管理;承担来自员工和上级的双重压力;身肩管理者与作业者的双重角色。从员工进入管理层,从辅助角色到主要角色,必须经历七个方面的变化:工作内容从做业务到做管理,实现方式从野牛型到雁群型,组织方式从个性化到组织化,人际关系从感情关系到事
12、业关系,工作力度从守成到变革,管理方式从指挥到授权,工作目标从个人到团队。第一变化,工作内容从做业务到做管理职业经理人是管理问题的最终解决者,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经理人是业务骨干出身。担任经理后,即要承担具体的业务工作,还要承担管理工作,如制定计划、沟通协调、激励说服等。实际工作中,遇到业务和管理的两难处境。是主要做事,还是主要管理?既然已经被任命,意味着业务已经是骨干,所以,要多在管理方面投入精力。第二变化,实现方式从“野牛型”到“雁群型”野牛群浩大,但是过分依赖于一个头领。头领一死,野牛就溃散。雁群是有组织的,而且是轮流来当领头雁,发挥群体作用。如果被管理者只有几个人,野牛型管理还可以对付,
13、管理几十人的时候,必须要建立雁群型的团队。第三变化,组织方式从个性化到组织化个性化的组织,依赖的是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员工习惯于第一时间请示、汇报工作,以管理者的个人判断为做事的依据。组织化的组织,依靠专业分工来做事,形成做事的制度和程序。管理者的三种类型:其一、凡事都让部属做,甩手型;其二、凡事都自己做,忙碌型;其三,在确定工作基准前提下的例外管理型,承担不易对付的工作。及时处理偏离了正常工作轨道的事件。第四变化,人际关系从感情关系到事业关系承担管理工作的初期,职业经理多数注意维护与下属的感情关系。但是,这种情感关系要升华到事业关系。如果长期靠感情维护,甚至讨好下属(如在考勤、费用报销等方面做
14、手脚),最终损害了团队的绩效,感情关系也就没有了基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做事与做人方面,求得平衡。第五变化,工作力度从守成到变革守成与创新是两难的。都知道守成不好,但是,需要创新的时候,又叶公好龙。一些经理人对于管理制度的弊端感受很深,也经常提意见。真正需要创新的时候,有退缩不前,因为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如某单位的车辆改革。然而,不创新的经理人,永远不能提升成绩,也无法完成使命。第六变化,管理方式从指挥到授权管理的要素之一是,组织激励他人共同做事,而不是自己的亲历亲为。可是,新任管理者容易陷入事必躬亲的旋涡,很多事情,总是觉得让别人做,还不如自己做。如,某经理宴请点菜。所谓授权,
15、就是指你把你全权负责的一项任务委托给另外一个人。要尽量将能够由他人来做的事情安排出去,只有授权,才能发挥众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是可以使你、你的部属和你所服务的企业全部受益的一件事。第七变化,工作目标从个人到团队作为业务骨干,只要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就是实现了个人的工作目标,如果成绩优异,还可以获得奖励。而作为职业经理,就要更多地关注团队的业绩。工作重心发生根本变化,而且不能求得过多的个人荣誉。管理,是一个人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产的社会化,使得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群体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
16、是,多人共事,会彼此妨碍或牵制,要有人来做协调工作。作为上司的职业经理,以多样化的面孔出现在下属面前。是管理者、领导者、变革者,还是教练与绩效伙伴。2、时间控制时间,一种无法再生的资源。处于管理层的人们,大都感到时间不够用。“忙、很忙、真是忙!”时间如同柔软湿润的海绵,只有挤压,才能出水。 21 自我失控研究时间的专家质问:谁偷走了你得时间?原因在于你自己。在沟通工具电子化的当今世界,电视、电话、会议,成为现代人三个致命的时间杀手。如果对于时间失去了控制,就无法主动地支配时间。被动地消耗时间,时间产生异化现象,不是人支配时间,而是时间支配人。选择自己最近一个星期的工作阶段,回忆从星期一到星期五
17、的工作内容。计算时间以半个小时基本单位。每天纯工作时间以7小时计算,每个星期有5个工作日,合计35小时。如果事先不打招呼,半数以上的管理人员,无法写满表格中的70个单元。注意,参加测试的人没有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没有故意隐瞒,也没有消极怠工偷懒。那么,时间丢到哪里去了?测验不是检查出勤情况,而是测试一个人对于时间使用情况的知晓程度。在时间计算方面,记忆是不可靠的。人们容易忽略那些临时的、零碎的工作时间。坐在办公台前,事先无法预计的电话、突然来访、同事的私事交流,无情地消耗掉一个人的时间,而这些是不留痕迹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工作时间内的工作内容。有人说,管理者就是休闲,完全不同于那些流水线上
18、的工人。在办公室里的人,“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泡半天”。这种说法确实冤枉了许多勤恳、辛苦工作的劳动者。那么,在工作时间内,管理者到底做了什么? 经过测试可以发现,忙,不一定得法。很多忙碌的人,回过头来看,很容易得出碌碌无为的结论。填写一个星期的时间统计表,难点是时间分类。按照表格的分类方法,工作时间可以分成三部分。例行工作时间、被动工作时间、主动工作时间。做了一堆事情,应该填写到哪个类别呢? 所谓例行工作时间,是一个人常规性的、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常言道,居家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角色明确、职责稳定的前提下,一个人的例行工作时间是个常数,每天如此,没有很大的变化。经过测算,这
19、样的时间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来。管理者每天的例行工作时间,不能太多。在职业层级中,级别越低的员工,例行的工作时间在全部工作时间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所谓被动工作时间,是指自己无法控制、无法预测的时间。所谓身不由己,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必然要处理很多临时工作,如,接待未约定的来访者,接听电话(包括接听同事的电话),参加一些临时的而且无法预料时间的开会,帮助同事或者相关部门做一些补救工作等。在回忆自己工作时间和内容的时候,容易遗忘的多数是被动工作时间。琐碎、临时性质的工作,使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处于应付、被动的状态。不情愿地去做,做完就忘记了。所谓主动工作时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如,主持一个会议、打
20、电话给别人、阅读书报、起草文稿、访问他人等。做这些事情,可以确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能够事先做出计划。对于主动工作时间的记忆,是清晰和可靠的。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时间失控的原因。第一,做了根本不需要做的事。工作情况、办公设备在不断变化,而一些人习惯成自然。在马拉大炮的时代,为了避免惊吓,在炮击的时候,一名战士要站在马的旁边,拉着缰绳控制安抚马匹。改为机动车拖拉后,马没有了,战士还留在炮的旁边。条令没有修改,战士不知道站在那里做什么。管理制度常常是迟滞的,逐渐积淀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某些报表、数字统计是重复劳动。第二,做了能够由别人做的事情。从普通员工进入管理层,从中层进入高层,从副手转入正职,要经
21、历职业角色的转换。有些人的角色转换不及时,正职做副职的事,领导做员工的事。第三,做事比常人耗费时间。同样的一次谈话,通常20分钟就可以解决,有人却占用两个小时。十几个人的圆桌会议,无明确的议事日程,总是有人插话,主持人不仅及时控制,还被拉走了话题。文件资料堆满自己的办公台,需要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费了较多时间。2-2掌握时间 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发明了一种时间记录法。他每天都要记下自己的有效工作时间。一天一小结,一月一大结,一年一总结。五十六年不间断。掌握时间,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不是独一无二的。美国富兰克林是更早的时间管理实践者。他一直随身携带
22、一个黑色封皮的小本子,将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记录下来,每天检查工作情况。“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就出自他的口中。做时间记录,这种方法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柳比歇夫那种长达几十年的坚持能力。时间记录是流水账。每天都要记录。所记录的是一些单调的数字。别人看起来没有什么,而记录者本身却可以感受到数字的督促力量。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日记中,也经常记录一些稿费的“豆腐账”,对于促进为谋生而写作起到一定的作用。每天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记下时间使用情况,做了什么,耗费多长时间。每周计算一次,每月统计总结。回头看看自己每天在做什么,例行工作多少时间、被动工作多少时间,主动工作多少时间。自己的主要精力
23、投放在什么地方。如果坚持做三年五年,记录极有价值。注意,一定是时间记录而不是时间计划。是做完事情后的记录,而且记录的是纯时间,剔除那些无意义消耗的时间。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好脑袋不如破笔头。形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就要随身携带时间管理手册。书店每年底都会出售一种称为效率手册的书,类似一本台历。一天有一个页面,哪年哪月哪个星期哪一天都印好,很方便记录。有些记事本的功能复杂一些。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习惯,准备相应的手册,每天做记录。手提电脑可以设立专门的文件夹,还有商务通等电子记事本。利用科技手段,可以节省统计时间。注意电子文件的及时备份,妥善保存。功能齐全的手机,可以方便地查阅自己每日的通
24、话次数和时间。评价一个人时间管理和工作统筹能力的强弱,检查其时间记录,是最便捷有效的办法。想控制时间,多做事情,清理自己的办公室,优化工作环境,是一项基础建设工作。这项工作要耽搁一些时间。可是,你越是拖着不清理自己的办公桌,清理工作就变得越加困难,而且越会耽搁你的时间。规范化管理有5S的说法,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立即改变你办公室的形象。从物品摆放、颜色使用、整洁程度,可以看出主人的工作效率。从办公台面开始,只摆放目前需要处理的文件,每天都清理,不要将散乱的桌面留到明天。注意那些即时写下的小纸片,避免重要信息的丢失。常用的文件、参考资料、文具,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在工作期间,不必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经理 通用 管理 技能 训练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