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行动后反思:组织持续提升绩效的方法论.docx
《复盘行动后反思:组织持续提升绩效的方法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盘行动后反思:组织持续提升绩效的方法论.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盘 行动后反思:组织持续提升绩效的方法论第 0页 /共 40页复盘 行动后反思:组织持续提升绩效的方法论学员手册及扩展阅读材料复盘 行动后反思:组织持续提升绩效的方法论目录第 37页 /共 40页01 复盘为什么现在很热?302 认识复盘40201 什么是复盘40202 复盘的三个关键词40203 复盘与总结的区别50204 复盘的学习机理603 复盘的基本流程70301 美军 AAR 流程70302 英国石油“事后回顾”实践90303 复盘步骤解析1004 不同类型复盘的操作手法150401 个人复盘160402 团队复盘180403 项目复盘180404 经营/战略复盘2105 复盘成功
2、的关键领域230501 美军:AAR 的18 条军规230502 联想:做好复盘的诀窍240503 解密成功复盘的“配方”240504 引导:复盘成败的关键2606 组织的深层次学习310601 经验学习圈310602 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320603 组织深层次学习循环330604 组织知识的螺旋340605 组织学习矩阵3507 附录370701 复盘(AAR)操作模板370702 复盘(AAR)操作流程380703 您的思考3901 复盘为什么现在很热?您有兴趣来参加本次复盘 行动后反思:组织持续提升绩效的方法论课程,相信也是被“复盘”所吸引过来的。那么,为什么当下“复盘”有如此的热度呢?
3、原因可能是如下四 种:1. 在 VUCA 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更快更有效的学习。复盘,作为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结构化方法,虽然深入、做到位并不容易,但其基本操作流程简单易行,快捷有效。这使其具备了快速传播的基础。2. 当今,跨界、颠覆越来越热越来越频繁,很多领域没有惯例或者成熟的经验可以直接 “拿来主义”,人们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把握当下、有效地总结行动中的经验教训或者进行知识创新,实现快速迭代。而在此方面,复盘可以作为一种基本方法,适应商业社会发展的需要。3. 越是浮躁的时候,越是需要让自己“静”下来,反求诸己。复盘,作为一种反思自我、深入探究的学习方法,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4
4、. 在信息海洋时代,碎片化学习越来越重要。而复盘的核心目的就是从工作中学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行动中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非常“接地气”,非常适合个人与组织的需要。另外,复盘的另外的一个产出,是可以萃取组织经验,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充实组织的知识库,这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组织知识产生、萃取、传播并共享的有效工具。02 认识复盘0201 什么是复盘“复盘”原是围棋术语,本意是对弈者下完一盘棋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弈过程摆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地方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更好的下法等。用在企业管理中,复盘是指,从过去的经验、实际工作中进行学习,帮助管理者有效地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5、实现绩效的改善。联想的柳传志先生对于“复盘”是这样说的,“就是一件事情做完之后,做成功了,或者没做成功,尤其是没做成功的,坐下来把当时的这个事情,我们预先怎么定的、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做不到,把这个过程要理一遍,理一遍之后,下次再做的时候,自然这次的经验教训就吸收了。”美军也有“复盘”的做法,不过他们称之为“行动后反思”(after action review,AAR)。定义是:对一个事件的专业讨论,以绩效表现为核心,重点放在帮助参与者自己发现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如何保持优势,以及改正缺点。0202 复盘的三个关键词1. 亲身经历向他人学习向自己学习人类学习的方式复盘顿悟创新性涌现案例
6、学习阅读学习标杆学习图 1 人类学习的来源2. 过去组织学习大师,彼得圣吉曾讲过,从本质上看,我们人类只能通过“试错法”进行学习。大卫库伯提出的“经验学习圈”模型也是成人学习领域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虽然麻省理工学院奥托夏默博士提出,仅仅向过去学习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向正在涌现的未来学习(U 型理论)。但不可否认,成人最主要的学习来源仍是过去的经验, 而复盘就是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的结构化方法。3. 学习复盘的本质是从过去经验中学习。而所谓的学习,系指获得一些启发、见解,提升自己的见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的有效行动能力。只有落实到行动上,让自己的行动更为有效(绩效得以改进),才是学习的
7、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复盘是以学习为导向的,因此它和一般的工作总结就有了差别,所以检验复盘质量的关键要素就是要看复盘后的行动是否更加有效。0203 复盘与总结的区别严格意义上来说,复盘是总结的一种形式,但总结并不等于复盘。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三点:1. 复盘是结构化的总结方法总结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固定的方法、结构,涉及的领域会很多。而复盘是具有明确的结构和要素,必须遵从特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操作,不仅回顾目标与事实,也要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经验和教训,这样才算是一次完整的复盘。2. 复盘是以学习为导向的复盘的目的是让个人、团队能够从刚刚过去的经历中进行学习,因此必须要有适宜
8、的学习氛围和机制,包括忠实的还原事实、以开放的心态分析差异、反思自我,学到经验和教训,找到未来可以改进的地方。而一般的总结往往会以陈述自己的成绩为主,不提或者少提缺陷与不足。3. 复盘在组织内部通常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虽然个人也可以进行复盘,不过在组织内部往往会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复盘。复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团队学习与组织学习机制,通过集体深度会谈,团队成员不仅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工作以及相互关系,而且可以超出个人的局限性,让人们看到整体,并激发出新的观点。而总结往往只是个人的观点,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片面、局部和主观的描述。0204 复盘的学习机理1. 复盘与 PDCA 的整合复盘与 PDCA(戴明环)
9、循环是完全吻合的,可以说复盘是嵌入PDAC 循环之中的组织学习机制。复盘与PDCA 循环整合的要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l 复盘的第一步要求有明确的“预期目标”,而这是“Plan(计划)”的先导或产出。l 复盘会还原“Do(执行)”过程,评估执行的“实际结果”,并将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这本身就是一种“Check(检查)”工作。l 复盘会对“Check(检查)”中发现的偏差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只有经过审慎的分析,发现或找到了根本原因,才能更有效地拟订“Action(纠偏措施)”。l 复盘会明确要求人们反思或总结得到哪些“经验教训”,提出以后做类似工作的改进建议。这是 PDCA 循环中没有明确提出
10、的内容,也是复盘有别于工作推进与总结的要点之一。2. 复盘既支持单环学习,也支持双环学习组织学习大师阿吉里斯指出,组织学习是组织成员侦查到失误或异常,通过重新构建指导组织行动的理论,并把探询结果整合到组织记忆中、从而纠正错误的过程。而复盘恰恰是组织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机制。另外,阿吉里斯将组织学习划分为两类:“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单环学习”,系指在既定的组织目标、政策、规范下,检测组织运作的状况,采取改进措施纠正偏差,是一种“适应性学习”,可以实现对现状的改善。“双环学习”,系指对目标设定、策略等背后的假设、成见、规则等进行反思,不只是纠正表面的错误与偏差,而是可能重新修正目标、政策、
11、规范以及意图等,促进组织内在结构的变革,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复盘既支持单环学习,也支持双环学习,这主要取决于复盘过程中反思的深度。03 复盘的基本流程0301 美军AAR 流程美军将“行动后反思(AAR)”列为各级领导者和作战单位的标准操作规范之一。AAR 有助于营造一种氛围,每个人不断地评价自己、所在单位和组织的表现,并寻求如何进行改进。l 正式 AAR 与非正式 AAR 的区别(具体请见下表)表格 1 正式 AAR 与非正式 AAR 的区别项目正式 AAR非正式AAR参加人有外部观察者和控制人按团队内部层级进行所需时间花费更多时间花费较少时间所需工具使用复杂的培训辅助工具使用简单的培训辅
12、助工具计划性事先计划好有需要时就进行地点在最合适的地点进行在训练或作战现场进行资料来源:A LEADERS GUIDE TO AFTER-ACTIONG REVIEWS, by Headquarter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93.l AAR 总体流程计划准备执行跟进 选择并训练观察者和控制者 回顾训练和评估计划 确定AAR时间 确定谁参加 选择可行的AAR地点 选择训练辅助工具 回顾AAR计划 回顾训练目标、命令和条令 确定关键事件的观察者和控制者 观察训练并记录 从其他观察者和控制者那里收集观察所得 整理观察结果,确定讨论或教学要点 侦查选定的AAR地点 准
13、备AAR场地 进行彩排 尽可能让参与者都加入 保持聚焦于训练目标 不断地回顾教学要点 记录要点 确定需要保持的任务 解决问题立即 采取的行动、修订现行操作规程、后续训练计划 用于指挥官的评估图 2AAR 总体流程资料来源:A LEADERS GUIDE TO AFTER-ACTIONG REVIEWS, by Headquarter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93.n 计划认真的计划是 AAR 得以成功的关键。n 准备精心准备是有效执行任何计划的关键。n 执行一次典型的 AAR 会议,通常包括如下程序:u 导入与规则介绍u 目标及意图的回顾检查(预期会发生什么)u
14、 近期事件讨论(发生了什么)u 关键事件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提升) 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可以按照各个职能或体系来检查 可以以关键事件、主题或问题为中心u 讨论军队保护(安全)问题u 收尾性评论(总结)在总结阶段,AAR 的主持人需要回顾并总结讨论过程中确认的关键点,应把结论与未来的训练联系起来。同时,还应该留有适当的时机,让士兵和领导对训练做自由的交流。n 跟进AAR 真正价值在于把评估结果应用于未来的行动和训练中。对于后续跟进,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需要进行思考,具体内容如下:u 短期行动:可以被快速采纳、改进,并可立即产生效益的行动u 中期行动:影响系统、政策以及组织的行动,如修改标准
15、作业流程、政策、规范、标准等,可能需要经过申报、研讨和审批、发布等流程u 长期行动:与组织的使命、战略、目标以及价值观等相关的变更,需要时间更长,慎重评估,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的。0302 英国石油“事后回顾”实践英国石油公司(BP)借鉴美军的做法,将 AAR 称之为“事后回顾”,是“做中学”的一种机制。“事后回顾”的规则非常简单,就是“一支铅笔,一张纸“或是几幅挂图,应用起来非常容易。一个坦诚、务实的“事后回顾会”通常不超过 20 分钟,在项目期内,在任何一个能定义出开始和结束的事件之后马上进行,而不是等项目结束后再进行。在一个长期项目期间,可能举行1015 次“事后回顾”。l 事后回顾的指导
16、原则n 马上开事后回顾会n 营造良好的氛围n 任命一个联络人(引导者)n 回顾预期目标n 再现实际情况n 比较实际和计划的差异n 记录事后回顾过程0303 复盘步骤解析3.分析收获2.回顾过程1.回顾目标4.总结经验图 3 复盘步骤资料来源:联想集团 2011 年对复盘的总结1. 回顾目标1) 这个阶段可以提问的问题有:a) 当初行动的意图或目的是什么?b) 事件/行动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c) 我们计划怎么做?预先制订的计划是什么?d) 事先设想要发生的事情是什么?2) 主要的问题及对策建议a) 没有目标:b) 目标不清:符合 SMART 原则c) 目标缺乏共识:需要广泛的知道目标并取得共识
17、d) 缺乏对实现目标的策略、方法、措施的规划2. 回顾过程1) 这个阶段可以提问的问题有:a) 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情?b) 在什么情况下?是怎么发生的?c) 与目标相比,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未达预期?2) 复盘的两大流派a) 过程还原派:按照时间或职能条线,把主要事件、关键环节复现一遍,以找出待下一阶段深入探究的重要议题。i. 优点: 操作简便,符合大多数人习惯的方式 事实线索清晰,容易让大家理清思路 对于不太了解全部过程或其它职能条线的成员来说,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而且有助于就事实过程达成共识ii. 缺点: 可能陷入“流水账”或“纠缠”技术细节,导致时间占用较多,让会议变得冗长 对
18、于了解全局的成员来说,会感到重复和没有必要b) 绩效导向派:对照目标,列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或有改进空间。i. 优点: 简单、直接、高效,以结果(绩效表现)为导向,无须罗列所有事情 对照目标,有助于复盘会议保持聚焦,避免陷入细节或平铺直叙ii. 缺点: 一些成员可能因对事实过程缺乏了解或未有共识,导致难以参与讨论 可能影响团队成员增进相互了解3) 打破“罗生门”,不做“盲人摸象”有效的 AAR 必须建立在“铁的事实”基础上,如果现实难以陈述清楚,并取得一致, 将导致复盘进展缓慢或无法深入下去。有三种方法来帮助我们尽量客观地采集信息, 并汇总得出相对全面、真实的事实:a) 指派观
19、察者/控制人:该领域中的专业人士b) 使用测量仪器和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在关键环节需要录像录音并做好关键记录c) 集体研讨:i. 马上开始回顾ii. 保证广泛的参与性,汇集多方面的观点,并遵从“大多数原则”iii. 坦诚而深入地研讨iv. 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作战地图、地形沙盘等辅助工具,对事实经过进行复原,并做一些推演。在实际企业中,主要依靠团队研讨,因此引导是至关重要的3. 分析收获1) 这个阶段可以提问的问题有:a) 实际状况与预期有无差异?b) 如果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差异?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我们没有达成预期目标?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c) 如果没有,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 把握关
20、键,深入分析对于一些复杂的项目/事件,不必对所有差异一一分析,而是应该把握关键,针对一些关键事件/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在分析讨论过程中,需要参与 AAR 的人员具备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开发、坦诚、愿意承担责任的心态。有一句话是,“如果你不愿意倾听批评,你就不要做 AAR”。可以选择的工具和方法有:a) 头脑风暴法b) 五个为什么c) 鱼骨图(石川图)d) 因果回路图等3) 对成功的剖析与对不足的分析同样重要复盘的核心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巩固成功和改正错误。联想的实践是,在复盘过程中坚持:成功了,多想想客观因素;失败了,多找找主观原因。4) “whatif”分析就是推演,敞开心扉,设想
21、一下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些状况,或者当时换了另外一种做法,会是一副什么景象。这种推演,是要建立在关键原因分析的基础上。4. 总结经验1) 这一阶段可以提问的问题有:a) 我们从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b) 如果有人要进行同样的行动,我会给他什么建议?c) 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哪些是我们可直接行动的?哪些是其他层级才能处理的?是否要向上呈报?2) 是经验,是规律?在复盘时,我们容易轻易的总结出“规律”,从而导致封闭和僵化。事实上,复盘主要是针对具体事件的讨论,其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有局限性的。有四条原则可以用来评判结论是否可靠:a) 复盘的结论是否排除了偶发性因素?换句话说,我们所经历的这些事件、分析
22、得到的原因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否适用于大多数情况?还是仅仅是个例,或有一定的偶然性?b) 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c) 复盘结论的得出,是否经过 3 次以上的连续追问“为什么”,涉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还是仅停留于具体事件/操作层面?d) 是否有类似事件的复盘结果,可以进行交叉验证?3) 行动!复盘的最终结果是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计划中,落实在执行上,需要注重后续反馈。对于行动计划,参与者必须关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外部力量。结合联想的实践,在考虑后续行动时,需要兼顾如下三个方面:a) 开始做什么(Start doing):基于从复盘总结中学到的经验教训,未来挽回损失、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动 反思 组织 持续 提升 绩效 方法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