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各工种地项目安全技术专业交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施工现场各工种地项目安全技术专业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各工种地项目安全技术专业交底.doc(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表一式两份,项目部、班组各执一份。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施工内容通 用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1固定式搅拌机应有牢靠的基础,移动式搅拌机应采用方木或撑架固定,并保持水平。2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传动机构、工作装置、防护装置等牢固可靠,三角胶带松紧度适当,搅拌叶片和筒壁间隙在 35mm 之间,搅拌轴两端密封良好。3启动后,应先空运转,检查搅拌叶旋转方向正确,方可加料加水,进行搅拌作业。加入的砂子应过筛。4运转中,严禁用手或木棒等伸进搅拌筒内,或在筒口清理灰浆。5作业中,当发生故障不能继续搅拌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筒内灰浆倒出,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6固
2、定式搅拌机的上料斗应能在轨道上移动。料斗提升时,严禁斗下有人。7作业后,应清除机械内外砂浆和积料,用水清洗干净。8灰浆机外露的传动部分应有防护罩,作业时,不得随意拆卸。9灰浆机应安装在防雨、防风沙的机棚内。10长期搁置再用的机械,使用前除必要的机械部分维修保养外,必须测量电动机 的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 现场 针对 性安 全技 术交 底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 责人签名交底时间作 业 人 员 签 名#*本表一式两份,项目部、班组各执一份。插入式振动器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施工内容通 用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1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漏电保护
3、装置,接地或接零应安全可靠。2操作人员应经过用电教育,作业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3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4使用前,应检查各部并确认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5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在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断开电源。6作业时,振动棒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500m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应将振动棒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让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 3/4,不宜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7振动棒软管不得出现裂,当软管使用过久使长度增长时
4、,应及时修复或更换。8作业停止需移动振动器时,应先关闭电动机,再切断电源。不得用软管拖拉电动机。 9作业完毕,应将电动机、软管、振动棒清理干净,并应按规定要求进行保养作 业。振动器存放时,不得堆压软管,应平直放好,并应对电动机采取防潮措施。 施 工 现 场 针 对 性 安 全 技 术 交 底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 责人签名交底时间#*作业 人员 签名钢筋调直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施工内容通 用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1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揳紧行走轮。2室外作业应设置机棚,机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
5、品的场地。3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并听从操作人员指挥,不得任意推拉。4料架、料槽应安装平直,并应对准导向筒、调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线。5应用手转动飞轮,检查传动机构和工作装置,调整间隙,紧固螺栓,确认正常后,起动空运转,并应检查轴承无异响,齿轮啮合良好,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6应按调直钢筋的直径,选用适当的调直块及传动速度。调直块的孔径应比钢筋大 25mm,传动速度应根据直径选用,直径大的宜选用慢速,经调合格,方可送料。7在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前不得送料。作业中严禁打开各部防护罩并调整间隙。8当钢筋送入后,手与曳轮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接近。9送料前,应将不直的钢筋端头切除。导
6、向筒前应安装一根 1m 长的钢管,钢筋应先穿过钢管再送入调直前端的导孔内。10经过调直后的钢筋如仍有慢弯,可逐渐加大调直块的偏移量,直到调直为止。11切断 3 或 4 根钢筋后,应停机检查其长度,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调整限位开关或定尺板。 12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做好润滑工作。 施 工 现 场 针 对 性#*安 全 技 术 交 底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 责人签名交底时间作 业 人 员 签 名#*本表一式两份,项目部、班组各执一份。钢筋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施工内容通 用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1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
7、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 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揳紧行走轮。 2室外作业应设置机棚,机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 3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并听从操作人员指挥,不得任意推拉。4接送料的工作台面应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台的长度可根据加工材料 长度确定。 5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切刀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牢靠。然后用 手转动皮带轮,检查齿轮啮合间隙,调整切刀间隙。 6启动后,应先空运转,检查各传动部分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7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切料。切料时,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 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操作者应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应防止钢
8、筋末端弹出伤人。严禁用两手分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俯身送料。 8不得剪切直径及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和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 根钢筋时,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 9剪切低合金钢时,应更换高硬度切刀,剪切直径应符合机械铭牌规定。 10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 150mm 以上,如手握端小于 400mm 时,应采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 11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 周围,不得停留非操作人员。 12当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有异常响声或切刀歪斜时,应立即停机检修。 13液压传动式切断机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液压油位及电动机旋转方向符合 要
9、求。启动后,应空载运转,松开放油阀,排净液缸体内的空气,方可进行切筋。 14手动液压式切断机使用前,应将放油阀按顺时针方向旋紧,切割完毕后, 应立即按逆时针方向旋松。作业中,手应持稳切断机,并戴好绝缘手套。 15作业后,应切断电源,用钢刷清除切刀间的杂物,进行整机清洁润滑。 16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施 工 现 场#*针 对 性 安 全 技 术 交 底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 责人签名交底时间作 业 人 员 签 名#*本表一式两份,项目部、班组各执一份。钢筋弯曲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施工内容通 用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1.
10、 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 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揳紧行走轮。 2. 室外作业应设置机棚,机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 3. 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并听从操作人员指挥,不得任意推拉。4. 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应保持水平,作业前应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 5. 应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要求,装好相应规格的芯轴和成型轴、 挡铁轴。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 2.5 倍。挡铁轴应有轴套。 6. 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得小于被弯钢筋的直径和强度。不直的钢筋,不得 在弯曲机上弯曲。 7. 应检查并确认芯轴、挡铁轴、转盘等无裂纹和损伤,防护罩竖固可靠,空 载运转
11、正常后,方可作业。 8. 作业时,应将钢筋需弯一端插入在转盘固定销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 固定销,并用手压紧;应检查机身固定销并确认安放在挡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9. 作业中,严禁更换轴芯、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也不得进行清扫和加 油。 10. 对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严禁进行弯曲。在弯曲未经冷拉或带有锈 皮的钢筋时,应戴防护镜。 11. 弯曲高强度或低合金钢筋时,应按机械铭牌规定换算最大允许直径并应调 换相应的芯轴。 12. 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严禁站人。弯曲好的半 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 13. 转盘换向时,应待停稳后进行。 14. 作业后,应及
12、时清除转盘及插入座孔内的铁锈、杂物等。 15. 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做好润滑工 作。#*施 工 现 场 针 对 性 安 全 技 术 交 底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 责人签名交底时间作 业 人 员 签 名#*本表一式两份,项目部、班组各执一份。预应力钢丝拉伸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施工内容通 用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1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 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揳紧行走轮。 2室外作业应设置机棚,机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 3作业场地两端外侧应设有防护栏杆和警告标志。 4作业前,应
13、检查被拉钢丝两端的镦头,当有裂纹或损伤时,应及时更换。 5固定钢丝镦头的端钢板上圆孔直径应较所拉钢丝的直径大 0.2mm。 6高压油泵启动前,应将各油路调节阀松开,然后开动油泵,待空载运转正 常后,再紧闭回油阀,逐渐拧开进油阀,待压力表指示值达到要求,油路无泄漏, 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7作业中,操作应平稳、均匀。张拉时,两端不得站人。拉伸机在有压力情 况下,严禁拆卸液压系统的任何零件。 8高压油泵不得超载作业。安全阀应按设备额定油压调整,严禁任意调整。 9在测量钢丝的伸长时,应先停止拉伸,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侧面操作。 10用电热张拉法带电操作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11张拉时,不得用
14、手摸或脚踩钢丝。 12高压油泵停止作业时,应先断开电源,再将回油阀缓慢松开,待压力表退 回至零位时,方可卸开通往千斤顶的油管接头,使千斤顶全部卸荷。 13作业后,应堆放好成品,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做好润滑工 作。 施工 现场 针对 性安 全技 术交#*底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 责人签名交底时间作 业 人 员 签 名本表一式两份,项目部、班组各执一份。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施工内容通 用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1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 规定的指挥信号。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
15、清或错误时, 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2.起重机作业前,应检查轨道基础平直无沉陷,鱼尾板连接螺栓及道钉无松动, 并应清除轨道上的障碍物,松开夹轨器并向上固定好。 3起动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金属结构和工作机构的外观情况正常; 2)各安全装置和各指示仪表齐全完好; 3)各齿轮箱、液压油箱的油位符合规定; 4)主要部位连接螺栓无松动; 5)钢丝绳磨损情况及各滑轮穿绕符合规定; 6)供电电缆无破损。 4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应在零位。当接通电源时,应采用试电笔检查金属 结构部分,确认无漏电后,方可上机。 5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试验各工作机构是否运转正常,有无噪音及异 响,各机构的制动器
16、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6起吊重物时,重物和吊具的总重量不得超过起重机相应幅度下规定的起重 量。 7应根据起吊重物和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工作速度,操纵各控制器时应从 停止点(零点)开始,依次逐级增加速度,严禁越挡操作。在变换运转方向时,应 将控制器手柄扳到零位,待电动机停转后再转向另一方向,不得直接变换运转方向、 突然变速或制动。 8在吊钩提升、起重小车或行走大车运行到限位装置前,均应减速缓行到停 止位置,并应与限位装置保持一定距离(吊钩不得小于 1m,行走轮不得小于 2m) 。#*严禁采用限位装置作为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 9动臂式起重机的起升、回转、行走可同时进行,变幅
17、应单独进行。每次变 幅后应对变幅部位进行检查。允许带载变幅的,当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 90及 以上时,严禁变幅。 10提升重物,严禁自由下降。重物就位时,可采用慢就位机构或利用制动器 使之缓慢下降。 11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 0.5m 以上。 12对于无中央集电环及起升机构不安装在回转部分的起重机,在作业时,不 得顺一个方向连续回转。 13装有上、下两套操纵系统的起重机,不得上、下同时使用。 14作业中,当停电或电压下降时,应立即将控制器扳到零位,并切断电源。 如吊钩上挂有重物,应稍松稍紧反复使用制动器,使重物缓慢地下降到安全地带。15采用涡流制动调速系统的起重机,不得长
18、时间使用低速挡或慢就位速度作 业。 16作业中如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或阵风,应立即停止作业,锁紧夹轨器,将回 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应能随风转动。对轻型俯仰变幅起重机,应将起 重臂落下并与塔身结构锁紧在一起。 17作业中,操作人员临时离开操纵室时,必须切断电源,锁紧夹轨器。 18起重机载人专用电梯严禁超员,其断绳保护装置必须可靠。当起重机作业 时严禁开动电梯。电梯停用时,应降至塔身底部位置,不得长时间悬在空中。 19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 等安全保护装置,应完好齐全、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或拆除。严禁利用限制器 和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 20起重机
19、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重物吊运 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21严禁使用起重机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 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体。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22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停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 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 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23操纵室远离地面的起重机,在正常指挥发生困难时,地面及作业层(高空) 的指挥人员均应采用对讲机等有效的通讯联络进行指挥。 24作业完毕后,起
20、重机应停放在轨道中间位置,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 松开回转制动器,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吊钩直升到离起重臂顶端 23m 处。 25停机时,应将每个控制器拨回零位,依次断开各开关,关闭操纵室门窗, 下机后,应锁紧夹轨器,使起重机与轨道固定,断开电源总开关,打开高空指示灯。26检修人员上塔身、起重臂、平衡臂等高空部位检查或修理时,必须系好安 全带。 27在寒冷季节,对停用起重机的电动机、电器柜、变阻器箱、制动器等,应 严密遮盖。#*28动臂式和尚未附着的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塔身上不得悬挂标语牌。施 工 现 场 针 对 性 安 全 技 术 交 底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 责人签名交底时间作 业
21、人 员 签 名#*本表一式两份,项目部、班组各执一份。施工升降机(人货两用电梯)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施工内容#*通 用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内 容1施工升降机应为人货两用电梯,其安装和拆卸工作必须由取得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颁发的拆装资质证书的专业队负责,并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证的 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修。 2地基应浇制混凝土基础,其承载能力应大于 150KPa,地基上表面平整度允 许偏差为 10mm,并应有排水设施。 3应保证升降机的整体稳定性,升降机导轨架的纵向中心线至建筑物外墙面 的距离宜选用较小的安装尺寸。 4导轨架安装时,应用经纬仪对升降机在两
22、个方向进行测量校准,其垂直度 允许偏差为其高度的 5/10000。 5导轨架顶端自由高度、导轨架与附壁距离、导轨架的两附壁连接点间距离 和最低附壁点高度均不得超过出厂规定。 6升降机的专用开关箱应设在底架附近便于操作的位置,馈电容量应满足升 降机直接启动的要求,箱内必须设短路、过载、相序、断相及零位保护等装置。升 降机所有电气装置均应执行 JGJ 332001 第 3.1 节和第 3.4 节的规定。 7升降机梯笼周围 2.5m 范围内应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杆,各楼层平台通道应平 整牢固,出入口应设防护栏杆和防护门。全行程四周不得有危害运行的障碍物。 8升降机安装在建筑物内部井道中间时,应在全行程范
23、围井壁四周搭设封闭 屏障。装设在阴暗处或夜班作业的升降机,应在全行程上装设足够的照明和明亮的 楼层编号标志灯。 9升降机安装后,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部门对基础和附壁支架以及 升降机架设安装的质量、精度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技术试验(包 括坠落试验) ,经试验合格签证后,方可投入运行。 10升降机的防坠安全器,在使用中不得任意拆检调整,需要拆检调整时或每 用满 1 年后,均应由生产厂或指定的认可单位进行调整、检修或鉴定。 11新安装或转移工地重新安装以及经过大修后的升降机,在投入使用前,必 须经过坠落试验。升降机在使用中每隔 3 个月,应进行一次坠落试验。试验程序应按说明书规定
24、 进行,当试验中梯笼坠落超过 1.2m 制动距离时,应查明原因,并应调整防坠安全 器,切实保证不超过 1.2m 制动距离。试验后以及正常操作中每发生一次防坠动作, 均必须对防坠安全器进行复位。 12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部结构无变形,连接螺栓无松动; 2)齿条与齿轮、导向轮与导轨均接合正常; 3)各部钢丝绳固定良好,无异常磨损; 4)运行范围内无障碍。 13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电缆、接地线完整无损,控制开关在零位。电源接 通后,应检查并确认电压正常,应测试无漏电现象。应试验并确认各限位装置、梯 笼、围护门等处的电器联锁装置良好可靠,电器仪表灵敏有效。启动后,应进行空 载升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现场 工种 项目 安全技术 专业 交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