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ppt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ppt(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背景o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o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背景o传统中药,TCM,是指在我国中医等传统民族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生产和使用的各种草药和非草药类的中药材、饮片和复方中成药。o天然药,NM,是指应用现代医药理论和技术制备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背景o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o迄今仍缺乏简便、客观、特异
2、的诊断指标和特效治疗手段。推荐意见的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流行病学o我国人口基数庞大o临床药物种类繁多o人群不规范用药较为普遍o应用TCM-NM-HP-DS 等较为随意o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药物安全性问题和DILI 的认知尚不够因此,DILI 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流行病学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o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o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o抗肿瘤药物o中枢神经系统用药o心血管系统用药、o代谢性疾病用药、o激素类药物、o某些生物制剂和TCM-NM-HP-DS等。流行病学 o国内报道较多的与肝损伤相关的TCM-NM-HP-DS 有何首乌、土三七,以及
3、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o不同药物可导致相同类型肝损伤,不同药物可导致相同类型肝损伤,o同一种药物也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肝损伤。同一种药物也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肝损伤。流行病学危险因素o1.宿主因素:包括遗传学因素和非遗传学因素。(1)年龄:高龄可能是DILI的重要易感因素(2)性别:女性可能对某些药物,如米诺环素、甲基多巴等表现出更高的易感性,且易于呈现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点。TCM-NM-HP-DS引起的肝损伤在女性中也更多见。(3)妊娠:妊娠期DILI常见可疑药物有甲基多巴、肼苯达嗪、抗生素、丙基硫氧嘧啶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丙基硫氧嘧啶可致孕妇暴
4、发性肝炎,病死率高,FDA已给予黑框警示。流行病学(4)基础疾病: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更易发生DILI 的证据有限。但一旦发生,出现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更高。有研究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增加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或抗结核药发生DILI 的风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是某些DILI的易感因素,也是影响HIV 感染者DILI 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o自身免疫性肝病也可能增加患者对DILI的易感性,特别是使慢性DILI的发生风险增加。o尚不清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肥胖是否增加DILI的风险。o糖尿病是某些药物引起DILI的易感因素,有研究提示糖尿病与DILI严重程度独立
5、相关。o肿瘤及心脏病也是慢性DILI的可能危险因素。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o2.药物因素:药物的化学性质、剂量、疗程,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常可影响DILI的潜伏期、临床表型、病程和结局。o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上DILI风险增加不容忽视的因素,如当抗结核药物与唑类抗真菌药、甲氨蝶呤、抗痉挛药、氟烷或APAP等药物同时使用时,DILI的发生率将增加。o中药材种植和炮制等过程中的污染也是增加DILI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o3.环境因素:o过量饮酒可能增加度洛西汀、对乙酰氨基酚、甲氨蝶呤及异烟肼等引起DILI的风险。o吸烟对DILI易感性的影响尚不清楚。肝脏对药物毒性的耐受、适应与易感性o耐受性
6、:是指药物治疗期间未出现肝损伤的生化学证据。o适应性:是指药物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生化学证据,但继续用药生化学指标恢复正常。o易感性: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甚至停药后出现DILI,且不能呈现适应性缓解。o肝脏对药物毒性的耐受、适应与易感性是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肝毒性的不同反应。发病机制oDILI发病机制复杂,往往是多种机制先后或共同作用的结果,迄今尚未充分阐明。o通常可概括为药物的直接肝毒性和特异质性肝毒性作用,其过程包括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导致的“上游”事件以及肝脏靶细胞损伤通路和保护通路失衡构成的“下游”事件。oDILI损伤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及肝窦和肝内静脉系统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7、模式复杂多样,与基础肝病的组织学改变也会有相当多的重叠。o因此DILI的病理变化几乎涵盖了肝脏病理改变的全部范畴。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一)DILI的临床分型o1.固有型和特异质型是基于发病机制的分型。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o固有型DILI具有可预测性,与药物剂量密切相关,潜伏期短,个体差异不显著。固有型DILI已相对少见,除非收益明显大于风险的药物,才能批准上市。o特异质型(IDILI)具有不可预测性,现临床上较为常见,个体差异显著,与药物剂量常无相关性,动物实验难以复制,临床表现多样化。多种药物可引起IDILI。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IDILI 又可分为免疫特异质性DILI 和遗传
8、特异质性DILI。o免疫特异质性DILI 有两种表现:超敏性:通常起病较快(用药后1-6 周),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再次用药可快速导致肝损伤;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损伤:发生缓慢,体内可能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可表现为AIH 或类似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等自身免疫性肝病,多无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o遗传特异质性DILI 通常无免疫反应特征,起病缓慢(最晚可达1年左右),再次用药未必快速导致肝损伤。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o2.急性DILI和慢性DILI是基于病程的分型。o本指南采用的慢性DILI定义为:DILI发生6个月后,血清
9、ALT、AST、ALP及TBil仍持续异常,或存在门静脉高压或慢性肝损伤的影像学和组织学证据。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o在临床上,急性DILI占绝大多数,其中6%20%可发展为慢性。o有研究显示,急性DILI发病3个月后约42%的患者仍存在肝脏生化指标异常,随访1年约17%的患者仍存在肝生化指标异常。o胆汁淤积型DILI相对易于进展为慢性。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o3.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混合型和肝血管损伤型是基于受损靶细胞类型的分类。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o由国际医学组织理事会初步建立后经修订的前三种DILI的判断标准为:o(1)肝细胞损伤型:ALT 3 ULN,且R5;o(2)胆汁
10、淤积型:ALP 2 ULN,且R2;o(3)混合型:ALT3 ULN,ALP2 ULN,且2R5。o若ALT和ALP达不到上述标准,则称为 “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oR(ALT实测值/ALT ULN)/(ALP实测值/ALP ULN)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o在病程中的不同时机计算R值,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DILI的临床类型及其演变。o新近有研究提出“新R值(new R,NR)”,与R的不同是取ALT或AST两者中的高值进行计算。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o胆汁淤积型DILI约占DILI总数的30%,有认为此估算可能偏低。o肝血管损伤型DILI相对少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o4.DILI相关肝脏良性
11、和恶性肿瘤。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o(二)DILI的临床表现o急性DILI的临床表现通常无特异性。o潜伏期差异很大,可短至1至数日、长达数月。DILI的临床分型和表现o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血清ALT、AST及ALP、GGT等肝脏生化指标不同程度的升高。o部分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胀痛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o淤胆明显者可有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o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甚至关节酸痛等过敏表现,还可能伴有肝外器官损伤的表现。o病情严重者可出现ALF或亚急性肝衰竭(SALF)。o慢性DILI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A
12、IH样DILI、慢性肝内胆汁淤积和胆管消失综合征等。o少数患者还可出现肝窦阻塞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症(SOS/VOD)及肝脏肿瘤等。SOS/VOD可呈急性,并有腹水、黄疸、肝脏肿大等表现。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o(一)实验室检查o多数DILI患者的血常规较基线并无明显改变。o过敏特异质患者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5%)。o需注意基础疾病对患者血常规的影响。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o(一)实验室检查o血清ALT、ALP、GGT和TBil等改变是目前判断是否有肝损伤和诊断DILI的主要实验室指标。o血清ALT的上升较AST对诊断DILI意义可能更大,其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相对较低,一些急性DIL
13、I患者ALT可高达正常值上限100倍以上,但也应注意某些DILI未必出现血清ALT显著上升。o如50%服用他克林的患者可表现为ALT轻度升高,通常不进展为更严重的肝损伤。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o对于ALP升高,应除外生长发育期儿童和骨病患者的非肝源性ALP升高。o血清GGT对胆汁淤积型/混合型DILI的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可能不低于ALP。o血清TBil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和凝血功能下降均提示肝损伤较重。o其中,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需除外肾病和营养不良等病因,凝血功能下降需除外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因。通常以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判断为凝血功能下降,也可参考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
14、指标加以判断。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o(二)影像检查o急性DILI患者,肝脏超声多无明显改变或仅有轻度肿大。o药物性ALF患者可出现肝脏体积缩小。o少数慢性DILI患者可有肝硬化、脾脏肿大和门静脉内径扩大等影像学表现,肝内外胆道通常无明显扩张。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o(二)影像检查o影像学对SOS/VOD的诊断有较大价值,CT平扫见肝肿大,增强的门静脉期可见地图状改变(肝脏密度不均匀,呈斑片状)、肝静脉显示不清、腹水等。o超声、CT或MRI等常规影像学检查和必要的逆行胰胆管造影对鉴别胆汁淤积型DILI与胆道病变或胰胆管恶性肿瘤等有重要价值。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o(三)DILI新的生物标志物o
15、理想的DILI生物标志物应有助于判断亚临床DILI,提高临床DILI的诊断率,区分DILI的严重程度,鉴别适应性和进展性DILI,帮助判断DILI的预后等。o目前临床常用指标为血清ALT、ALP、TBil以及INR,尽管可帮助判断DILI严重程度及预后,但对DILI诊断缺乏特异性。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o近年报道多种新的与DILI相关的血清学、生化学和组织学生物标志物,如与细胞凋亡相关的细胞角蛋白18片段(CK-18Fr),可溶性Fas和FasL(sFas/sFasL),可溶性TNF-和TNF受体(sTNF-/sTNFR),以及可溶性TNF相关性凋亡诱导性配体(sTRAIL);与细胞坏死相关的
16、如全长CK-18(CK-18FL),高迁移率族B1蛋白(HMGB1),miR-122等微小RNA;线粒体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针对CYPs等药物代谢酶的循环自身抗体;反映胆汁淤积的生物标志物;反映对DILI易感性的遗传学生物标志物,如HLA、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蛋白等的基因多态性。o但上述标志物对DILI诊断均缺乏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尚需广泛验证。o目前发现吡咯-蛋白加合物是诊断土三七引起SOS/VOD的重要生物标志物,APAP有毒代谢产物N-乙酰基-对-苯醌亚胺(NAPQI)和APAP-蛋白加合物是诊断APAP-DILI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o(四)病理组织学检查o经临床和实
17、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DILI或需进行鉴别诊断时,行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损程度。诊断和鉴别诊断o当前,DILI的诊断仍属排他性诊断。o首先要确认存在肝损伤o其次排除其他肝病o再通过因果关系评估来确定肝损伤与可疑药物的相关程度诊断和鉴别诊断o(一)诊断要点o1.DILI发病时间差异很大,与用药的关联常较隐蔽,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因此全面细致地追溯可疑药物应用史和除外其他肝损伤病因,对于建立DILI诊断至关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o2.当有基础肝病或多种肝损伤病因存在时,叠加的DILI易被误认为原有肝病的发作或加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oDILI患者中既往有肝病史者超过6
18、%;而既往有肝病史的患者约1%可出现DILI。o如HBV或HCV感染者合并炎症性肠病(IBD)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易发生肝损伤,往往很难鉴定是由免疫抑制治疗导致病毒激活,还是IBD合并的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或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导致的DILI,甚或这三种情况同时发生。o因此,当存在多种可能病因时,仔细甄别肝损伤的最可能原因非常重要。o有研究认为发生在已有肝病基础上的DILI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均可能被低估。诊断和鉴别诊断o3.鉴于部分患者表现为药物性自限性轻度肝损伤(适应),此后可自行完全恢复。为避免不必要的停药,国际严重不良反应协会于2011年将DILI的生化学诊断标准建议调整为出现以下任一情况:o(1
19、)ALT5 ULN;o(2)ALP2 ULN,特别是伴有5-核苷酸酶 或GGT升高且排除骨病引起的ALP升高;o(3)ALT3 ULN且TBil2 ULN。o需要指出,此非DILI的临床诊断标准,而主要是对治疗决策更具参考意义。诊断和鉴别诊断o4.下列情况应考虑肝组织活检:(1)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DILI,尤其是AIH仍不能排除时;(2)停用可疑药物后,肝脏生化指标仍持续上升或出现肝功能恶化的其他迹象;(3)停用可疑药物13个月,肝脏生化指标未降至峰值的50%或更低;(4)怀疑慢性DILI或伴有其他慢性肝病时;(5)长期使用某些可能导致肝纤维化的药物,如甲氨蝶呤等。诊断和鉴别诊断oD
20、ILI的诊断评估方案主要有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o曾有过多种评估法,实践证明,RUCAM仍是当前设计最合理、要素最全面、操作最方便、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的DILI诊断工具。o其特点是:(1)不受年龄、性别和种族影响,可重复性相对较好;(2)主次参数全面且相对合理客观;半定量诊断分析构架较为完整,也适合非肝病专业医生应用;(3)对不同类型DILI的评分标准进行了区分。o其缺点是:有些评分标准的界定较含糊,需要改进参数和权重,填表指导应更清楚完整。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指南推荐采用RUCAM量表对药物与肝损伤的因果关系进行综合评估:o(1)用药史,特别是从用药或停药至起
21、病的时间;o(2)病程长短和生化异常的动态特点;o(3)危险因素;o(4)合并应用的其他药物;o(5)肝损伤非药物性因素的排除或权重,以及血液生化异常非肝损伤相关因素的排除。对于需要排除的其他肝损伤病因,除了RUCAM量表已列出的AIH、PBC、PSC、CHB和CHC等疾病外,在我国还需排除急性戊型肝炎和发病率相对较低的IgG4胆管炎等疾病。o(6)药物以往的肝毒性信息;o(7)药物再激发反应。对难以确诊DILI的病例,必要时可行肝活检组织学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oRUCAM 量表根据评分结果将药物与肝损伤的因果相关性分为5 级。o极可能(Highly probable):8 分;o很可能(Pr
22、obable):6-8 分;o可能(Possible):3-5 分;o不太可能(Unlikely):1-2分;o可排除(Excluded):0 分。诊断和鉴别诊断oSEOP评估结果分为6级。o明确(Definite):量化可能性95%,排除任何合理的怀疑;o极可能(Highly likely):量化可能性75%95%,证据清楚或令人信服,但并不确定;o很可能(Probable):量化可能性50%74%,证据优势支持存在因果关系;o可能(Possible):量化可能性25%49%,证据优势不支持因果关系,但不能排除可能性;o不太可能(Unlikely):量化可能性25%,根据现有证据高度提示不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性 损伤 诊治 指南 20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