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理论(ppt).ppt
《行为金融理论(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金融理论(ppt).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主讲人:徐晓丽主讲人:徐晓丽案例导入案例导入实验实验1:在一个赌大小的赌博游戏中,已经连续七次开大了,请问在第八次下注时,你是押大还是押小?赌徒谬论实验实验2:假设有这样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000元,输了失去5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损失规避实验实验3:假设你要看电影,花2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当你到电影院是,发现票丢了,你愿意再花20元买一张票吗?如果你要看电影,需要20元去买一张票,当你到电影院时发现丢了一张20元的钞票,你还会花20元去买一张票吗?心理账户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 在现代金融市场理论不断发展的
2、同时,越来越多基于金融市场的经验研究发现,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现代金融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规模效应、股票溢价之谜、波动性之谜等。面对这一系列金融市场异常现象,一些研究学者开始从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入手,放松了关于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经济人”的严格假设,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价格形成机制与价格表现特征,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流派,即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二、行为金融学的微观理论基础三、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一些主要理论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早期阶段早期阶段(行为金融
3、理论的形成阶段)代表人物: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勒邦、查尔斯勒邦、查尔斯麦基麦基最早开始较全面、系统的考虑人们行为对投资决策影响 凯恩斯凯恩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布鲁尔布鲁尔开拓了应用试验将投资模型与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相结合的金融新领域 伯曼伯曼主张将人的心理与金融学研究结合起来 斯拉维奇斯拉维奇进行了一些人类决策过程的心理学研究 2.心理学行为金融阶段心理学行为金融阶段(从1960年至80年代中期)随着行为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完善,许多学者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学科引入金融学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行为金融理论。代表人物:丹尼尔丹尼尔坎内曼、阿莫斯坎内曼、阿莫斯特维尔斯基特维尔斯基
4、3.金融学行为金融阶段金融学行为金融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金融市场不断发生的异常现象引起金融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量证据表明,现代金融市场理论并不完善,行为金融理论受到人们的注意,并取得重大进展。代表人物:罗伯特罗伯特希勒、希勒、理查德理查德塞勒塞勒、奥登、奥登、伊伊R里特里特二、行为金融学的微观理论基础1.有限理性有限理性 内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即人类的理性有一定的极限。他认为,“在解决优化问题时,人们必须将一些约束当做固有的条件加入到模型中去,而这些约束可能是有机组织本身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局限性。同样,在考虑具体环境下的理性选择问
5、题时,计算能力上的有限性也可能是重要的约束而应该加以考虑。”与传统的理性经济人的区别:传统的理性经济人有限理性认为人是无所不知的,它具有无限的信息、时间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他的行为准则是最优化。人们使用快速、节省的办法或是依靠粗浅的经验解决问题。利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人们可以在生态上更符合现实的环境中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而无须付出巨大的信息搜索与信息处理成本。1.有限理性有限理性人类理性极限的制约因素:1.有限理性有限理性 人类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受到生理、心理能力方面的限制。一般而言,在决策中,即使将问题简化,人们仍然无法进行所有的运算。而当同一问题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时,人们又常常改变他们就同
6、一问题已作出的决策。例如,当问题是以“收益”的形式表达时,人们的决策常常与当问题是以“损失”的形式表达时的决策不一样。坎内曼和特维尔斯基将这一现象称为框架效应。框架效应:是指一个问题 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人们的活动常常是由规则驱动的,而不是像主流经济学模型中那样由成本-收益分析驱动的。规则可以被理解为决策环境,一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决策环境不仅包括其所属的经济环境,还包括了文化和社会环境。在人类一代代地试图解决某些决策问题的过程中,某些规则与程序肯定会建立起来。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人在决策时,肯定会受到这些经历了一代代人积累起来的规则与程序的影响。赫伯特西蒙认为人类的
7、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人们的决策行为常常受到注意力不足的约束。注意力约束是人类计算能力上受到的一个基本约束。人类的认知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这意味着就经济决策问题进行的思考是一种成本很高的活动。内容: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定义中,套利是一种绝对没有风险且不需要成本就能获得非负回报的活动。而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而且作用有限。2.有限套利有限套利套利: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中,以有利的不同价格同时购买和出售相同的或本质上相似的资产。有限套利的成因:2.有限套利有限套利套利受市场不能提供近似替代品的限制。套利受噪音交易者风险的限制。套利受各种套利成本的限制。套利机制的作用是否有效的关键是要找到能完成套利的证券
8、替代品。为了回避风险,套利者在卖出或卖空价格高估的证券的同时,必须能买进同样或相似且价格没有高估的替代证券。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市场并不能提供这种合适的替代证券,大量的证券没有替代组合,所以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证券的价格出现偏差,套利者也无法进行无风险的对冲交易。噪声交易者是指无法获得内部信息,非理性地把噪音当作信息进行交易的投资者。噪声是指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导致股票均衡价格与其内在价值偏离的非理性信息。当噪音交易者造成证券价格偏差后,套利者就面临了噪音交易者风险,一种可能的风险是:如果噪音交易者对某种证券的前景缺乏信心,证券的价格已经被压低到低于基本价值,套利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就不得不考虑到,
9、在不久的将来,噪音交易者可能会由于更悲观而使价格进一步走低。1.在证券市场上,为了卖空债券,套利者必须从别人那里借入债券,而贷方可能会向套利者收取费用。此外,卖空还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如佣金及保证金等;2.寻找证券借方、发现定价失当的资产,以及利用定价失当进行套利所需的资源成本;3.法律与制度方面可能存在的限制甚至禁止卖空的“卖空约束”,意味着即使市场上存在资产定价失当的现象,套利者也无能为力。套利成本:套利成本:三、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一些主要理论1.前景理论2.安全、潜力和渴望理论(SP/A)3.行为资产组合模型4.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5.噪声交易理论6.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理
10、论内容:前景理论是一种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主要揭示的是传统理论中的理性选择与现实情况相背离的现象,它是由坎内曼和特维尔斯基提出的。1.前景理论前景理论论断:第一,损失规避;第二,存在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第三,决策的框架效应。打个比方,“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损失规避: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的偏好是由财富的增量而不是总量决定的,所以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要高于收益,这种现象称作损失规避。由于损失规避的特征,效用函数表现为盈利区间是(下)凹的,损失区间则是(下)凸的。从而,人们在已经亏损的情况下,会变成一个风险追求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为 金融 理论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