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四章优秀PPT.ppt
《机械设计第四章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第四章优秀PPT.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设计第四章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页,共34页摩擦学 摩擦学:研究相对运动的表面间摩擦、磨损和润滑,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一门边缘学科。摩擦: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的相互阻碍作用现象;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页,共34页 磨损:由于摩擦造成的物体表面材料的损失或转移;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页,共34页 润滑:减轻摩擦和磨损所应采取的措施。非润滑减少摩擦磨损举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页,共34页摩 擦1 “机械说”表面微凸体的相互阻碍作用 “分子说”表面材料分子间的吸力作用一、摩擦的机理 “机械分子说”两种作用均有4-1摩摩 擦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页,共34页二、摩擦的分类内 摩 擦:物质内部发生的阻碍
2、分子之间相对运动的现象。外 摩 擦: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发生的相互阻碍作用现象。静 摩 擦: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的摩擦。动 摩 擦:在相对运动进行中的摩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页,共34页滑动摩擦:物体表面间的运动形式是相对滑动。滚动摩擦:物体表面间的运动形式是相对滚动。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页,共34页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机械啮合概念解释干摩擦,提出摩擦理论。后来又有人提出分子吸引理论和静电力学理论。1935年,英国的鲍登等人开始用材料粘附概念研究干摩擦,1950年,鲍登提出了粘附理论。摩 擦2三、种滑动摩擦状态 1.干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页,共34页
3、实际接触面积公称接触面积ab 实际接触面积=接触斑点的微面积的总和 接触面积很小轮廓峰接触区压力高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冷焊结点相对滑动时,冷焊结点就被切开粘附理论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页,共34页“两把刷子”2.边界摩擦: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 根据边界形成机理,边界膜分为吸附膜和反应膜。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页,共34页吸附膜:吸附强度随温度升高下降,达到一定温度后,吸附膜发生软化、失向和脱吸,润滑作用降低,磨损率和摩擦系数都将迅速增加。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一页,共34页反应膜:当润滑剂中含有以原子形式存在的硫、氯、磷时,在较高的温度(通常在150200)时,与金属起化学反应而生成硫、氯、磷的化
4、合物(如硫化铁)。反应膜剪切强度低和高熔点,比吸附膜更稳定。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二页,共34页4.混合摩擦:指摩擦表面间处于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混合摩擦能有效降低摩擦阻力,其摩擦系数比边界摩擦时要小得多。3.流体摩擦:指摩擦表面被流体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流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的摩擦。流体摩擦时的摩擦系数最小,且不会有磨损产生,是理想的摩擦状态。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在工程实际中很难区分,常统称为不完全液体摩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三页,共34页定义:摩擦表面材料逐渐丧失或迁移 影响:降低效率、降低可靠性、提前报废磨 损1磨合阶段:新的零件在开始使用阶段,磨损率较高。稳定磨损阶段:正常工作阶
5、段,磨损率稳定且较低。剧烈磨损阶段:即将报废的阶段,磨损率急剧升高。摩 擦24-2磨磨 损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四页,共34页粘附磨损:也称胶合,当摩擦表面的轮廓峰在相互作用的各点处由于瞬时的温升和压力发生“冷焊”后,在相对运动时,材料从一个表面迁移到另一个表面。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五页,共34页磨粒磨损:是外部进入摩擦表面的游离硬颗粒或硬的轮廓峰尖所引起的磨损。呈沟纹状。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六页,共34页疲劳磨损:是由于摩擦表面材料微体积在交变的摩擦力作用下,反复变形所产生的材料疲劳所引起的磨损。先形成疲劳裂纹,再导致微粒脱落,留下月牙坑。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七页,共34页冲蚀磨损:流体中所夹带的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 第四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