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膳食精.ppt
《营养与膳食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与膳食精.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营养与膳食第1页,本讲稿共66页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归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下列几个方面:纳起来有下列几个方面:(1)营养素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营养素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2)一些营养素是另一些营养素的前体一些营养素是另一些营养素的前体(3)一些营养素参与或影响另一些营养素代谢一些营养素参与或影响另一些营养素代谢(4)对吸收和排泄的相互影响对吸收和排泄的相互影响(5)通过对激素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其它营养素的代通过对激素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其它营养素的代谢谢(一一)产热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热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为突出的是糖和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最为突出的
2、是糖和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二二)产热营养素和维生素之间的关系产热营养素和维生素之间的关系第2页,本讲稿共66页(三三)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四)维生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维生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维生素维生素E能保护维生素能保护维生素A和维生素和维生素C不被氧化破坏,不被氧化破坏,并能促进维生素并能促进维生素A在肝脏内的储存;在肝脏内的储存;维生素维生素E对维生素对维生素K不但没有保护作用,反而干不但没有保护作用,反而干扰凝血机制,抵消维生素扰凝血机制,抵消维生素K的作用。的作用。维生素维生素K与维生素与维生素C有协同作用,还可以对抗过有协同作用,还可以对抗过量维生素量维生素A
3、所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所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维生素维生素B12和叶酸在许多方面有协同作用。和叶酸在许多方面有协同作用。维生素维生素B族常有共同的食物来源,因此当出现某族常有共同的食物来源,因此当出现某种维生素种维生素B缺乏症状时,往往反应多种维生素缺乏症状时,往往反应多种维生素B不足的共同结果,只不过缺乏程度不同而已。只不足的共同结果,只不过缺乏程度不同而已。只凭临床表现,单用一种维生素去治疗,不能取得凭临床表现,单用一种维生素去治疗,不能取得预期效果。预期效果。第3页,本讲稿共66页(五五)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合理搭配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合理搭配碱性食物:有些食物含有较多的钠、钾、钙、镁碱性食物
4、:有些食物含有较多的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在食物经代谢后金属元素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在食物经代谢后金属元素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呈碱性,这些食物在生理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呈碱性,这些食物在生理上称为碱性食物。上称为碱性食物。酸性食物:有些食物含有磷、硫、氯等非金属元酸性食物:有些食物含有磷、硫、氯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经代谢后形成带阴离子的酸根,生素,这些元素经代谢后形成带阴离子的酸根,生理上称为酸性食物。理上称为酸性食物。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pH值保持在值保持在7.37.4之间。之间。第4页,本讲稿共66页二、精神因素对营养的影响二、精神因素对营养的影响(一一)
5、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营养学家主张膳食供应要平均分配食物,养成良营养学家主张膳食供应要平均分配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主张时而吃得过于清淡,时而好的饮食习惯,不主张时而吃得过于清淡,时而吃得过于丰盛。吃得过于丰盛。(二二)条件反射对营养的影响条件反射对营养的影响(三三)高级神经活动对营养的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对营养的影响第5页,本讲稿共66页第十章第十章 营养调查与提高营养营养调查与提高营养水平的途径水平的途径第6页,本讲稿共66页 一、营养调查一、营养调查(一一)营养调查的意义营养调查的意义营养调查是全面了解个人或人群膳食和营养状况的基本营养调查是全面了解个人或人群膳食和营
6、养状况的基本手段手段.通过营养调查发现存在的营养问题,合理地调配膳食,改通过营养调查发现存在的营养问题,合理地调配膳食,改进营养状况,保障人民健康;进营养状况,保障人民健康;为有关部门制定营养政策,有效地组织食物的生产、加为有关部门制定营养政策,有效地组织食物的生产、加工和供应提供基本情况;工和供应提供基本情况;为研究当地某些常见病、多发病或地方病与营养的关系为研究当地某些常见病、多发病或地方病与营养的关系提供参考;提供参考;并为制定或修定营养素标准提供依据。并为制定或修定营养素标准提供依据。(二二)营养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营养调查的内容和方法:由三部分组成:由三部分组成:膳食调查膳食调查;体格与
7、体征检查体格与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第7页,本讲稿共66页1.膳食调查膳食调查 通过了解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平均一天所吃各种食物的数量,通过了解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平均一天所吃各种食物的数量,计算每人每天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平均量,并与营计算每人每天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平均量,并与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膳食质量能否满足人体养素供给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膳食质量能否满足人体的需要,同时了解膳食计划、食物调配和烹调加工过程中存的需要,同时了解膳食计划、食物调配和烹调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1)称重法:称重法:可用于团体、家庭、个
8、人,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精确的膳食调查可用于团体、家庭、个人,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精确的膳食调查方法。方法。称重法是指将被调查单位在调查期间(称重法是指将被调查单位在调查期间(47天)每日每餐各种食物的天)每日每餐各种食物的消耗量,包括生重、烹调后熟重和每餐剩余食物的量作准确称重,消耗量,包括生重、烹调后熟重和每餐剩余食物的量作准确称重,并做详细记录。由此计算出每单位熟食品相当于生食的重量(即并做详细记录。由此计算出每单位熟食品相当于生食的重量(即生熟比例)。并统计每餐的用餐人数,从而计算出一餐平均每人生熟比例)。并统计每餐的用餐人数,从而计算出一餐平均每人所摄入的生食物重量。将一日各餐的结果相加即可
9、求出每人每日所摄入的生食物重量。将一日各餐的结果相加即可求出每人每日总进食量。总进食量。第8页,本讲稿共66页这种调查方法细致、准确,可观察倒掉的剩饭、这种调查方法细致、准确,可观察倒掉的剩饭、剩菜量,然后折合成生重加以扣除,结果比较符剩菜量,然后折合成生重加以扣除,结果比较符合实际。非常适合一天三餐在食堂用膳的集体单合实际。非常适合一天三餐在食堂用膳的集体单位如全托幼儿园、敬老院、部队、学校等。但缺位如全托幼儿园、敬老院、部队、学校等。但缺点是比较费人力和物力,且需要有关单位密切配点是比较费人力和物力,且需要有关单位密切配合才能很好地进行。合才能很好地进行。调查时间以一周为宜,最短不少于调查
10、时间以一周为宜,最短不少于4天。全年营养天。全年营养状况调查宜每季度进行一次。状况调查宜每季度进行一次。第9页,本讲稿共66页具体步骤:具体步骤:1.称出每餐所用食物的生重,烹调后称出熟称出每餐所用食物的生重,烹调后称出熟重,用餐结束时再称出剩余食物的重量重,用餐结束时再称出剩余食物的重量(熟重)。最后计算出各种食物的实际消(熟重)。最后计算出各种食物的实际消耗重量(熟重)耗重量(熟重)实际消耗量(熟重)实际消耗量(熟重)=烹调后熟食重量烹调后熟食重量-熟食熟食剩余量剩余量2.根据烹调前后食物的重量计算生熟折合率根据烹调前后食物的重量计算生熟折合率(生熟比)。(生熟比)。即生熟比即生熟比=食物
11、熟重食物熟重/食物生重。如食物生重。如5公斤大公斤大米烧熟后重量为米烧熟后重量为9公斤,那么其生熟比是公斤,那么其生熟比是9/5=1.83.计算各种食物生重的净消耗量计算各种食物生重的净消耗量实际消耗食物生重实际消耗食物生重=实际消耗食物熟重实际消耗食物熟重 x 生熟比生熟比 =(熟食重(熟食重-熟食剩余量)熟食剩余量)x 生熟比生熟比第10页,本讲稿共66页4.统计每餐就餐人数统计每餐就餐人数5.计算出每人每日(三餐)平均摄入的生食计算出每人每日(三餐)平均摄入的生食 物重量。物重量。平均摄入量平均摄入量=各种食物实际消耗量(生重)各种食物实际消耗量(生重)总人日数总人日数 6.按食物成分表
12、计算每人每日热能和各种营按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热能和各种营 养素的摄入量养素的摄入量第11页,本讲稿共66页 食物消耗记录表食物消耗记录表单位单位_ 日日期期餐餐别别食物名食物名称称生重生重(克)(克)熟重熟重(克)(克)生生熟熟比比熟食熟食剩余剩余量量(克)(克)实际消实际消耗量耗量(生)(生)就餐就餐人数人数月月日日早早中中晚晚第12页,本讲稿共66页(2)查帐法:查帐法:适用于部队、机关、学校、幼托机构等有详细帐适用于部队、机关、学校、幼托机构等有详细帐目的集体单位。目的集体单位。主要是通过有关单位每日购入各种食物的发票或主要是通过有关单位每日购入各种食物的发票或帐目以及出勤人数的记录
13、,取得调查期内各种食帐目以及出勤人数的记录,取得调查期内各种食物的总消耗量和用膳总人数,从而计算平均每人物的总消耗量和用膳总人数,从而计算平均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耗量。每日的食物消耗量。第一步:计算各种食物的消耗量第一步:计算各种食物的消耗量 从帐目(或发票)中将每日食用的相同食物相加,从帐目(或发票)中将每日食用的相同食物相加,计算出调查期(一个月)内各种食物的消耗量。计算出调查期(一个月)内各种食物的消耗量。第13页,本讲稿共66页第二步:计算各种营养素的总量第二步:计算各种营养素的总量 根据食物成分表中每千克食物的营养素含量,计根据食物成分表中每千克食物的营养素含量,计算出各种食物的营养素含
14、量,得出该单位在被调算出各种食物的营养素含量,得出该单位在被调查期间全体就餐者摄取的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查期间全体就餐者摄取的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的总量。素的总量。第三步:计算出平均每日就餐人数第三步:计算出平均每日就餐人数 将调查期内就餐人数,除以调查期天数,得出平将调查期内就餐人数,除以调查期天数,得出平均每日就餐人数。均每日就餐人数。第14页,本讲稿共66页第四步:计算出每日全体就餐者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第四步:计算出每日全体就餐者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将全体就餐者在调查期间摄入的各种营养素除以天数,将全体就餐者在调查期间摄入的各种营养素除以天数,得出每日全体就餐者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得出
15、每日全体就餐者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第五步: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第五步: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 每日全体就餐者营养素的摄入量除以平均就餐人数,每日全体就餐者营养素的摄入量除以平均就餐人数,即得出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即得出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第15页,本讲稿共66页 假如某单位参膳者的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差别假如某单位参膳者的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差别较大,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按人头平均显然较大,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按人头平均显然是不准确的,因而应分别按不同的年龄、劳动强是不准确的,因而应分别按不同的年龄、劳动强度等不同情况定出相应的度等不同
16、情况定出相应的“进食系数进食系数”,以总进,以总进食系数求出平均摄入量,然后按各类人员不同的食系数求出平均摄入量,然后按各类人员不同的进食系数求出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进食量,再按进食系数求出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进食量,再按食物成分表所列的营养素含量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成分表所列的营养素含量计算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营养素的摄入量。进食系数:进食系数:热能需要为热能需要为2400千卡者,进食系数为千卡者,进食系数为1;1800千卡者为千卡者为0.75;3000千卡者为千卡者为1.25;3600千卡者为千卡者为1.5。第16页,本讲稿共66页(3)食谱调查法食谱调查法 根据食谱中所列各种食物的量
17、,分类相加,根据食谱中所列各种食物的量,分类相加,按照食物成分表可计算每人每日营养素的摄按照食物成分表可计算每人每日营养素的摄入量入量一日食谱的食物及其含量一日食谱的食物及其含量第17页,本讲稿共66页 日期日期餐别餐别 饮菜名称饮菜名称食物名称食物名称含量含量克克早早馒头馒头稀饭稀饭拌芹菜拌芹菜煎鸡蛋煎鸡蛋面粉面粉大米大米芹菜芹菜鸡蛋鸡蛋1005010050午午米饭米饭菠菜炒豆腐菠菜炒豆腐蕃茄鸡蛋汤蕃茄鸡蛋汤大米大米菠菜菠菜豆腐豆腐蕃茄蕃茄鸡蛋鸡蛋花生油花生油200200100505010晚晚米饭米饭菜花炒肉片菜花炒肉片大米大米瘦猪肉瘦猪肉菜花菜花花生油花生油1505015010第18页,本
18、讲稿共66页(4)膳食的营养评价膳食的营养评价能量是否平衡能量是否平衡将被调查单位每人每日平均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将被调查单位每人每日平均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推荐的供给量相比较,从而评估该单位摄入量与推荐的供给量相比较,从而评估该单位群体的膳食在数量方面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群体的膳食在数量方面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能量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能量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90%以上者为正常。少以上者为正常。少于于90%者为不足,少于者为不足,少于80%者为严重不足。者为严重不足。其它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达到推荐供给量其它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达到推荐供给量80%以上者为正常。以上者为正常。能量分配,早餐占能
19、量分配,早餐占30%,午餐占,午餐占40%,晚餐占,晚餐占30%。食物构成是否合理:食物分为五大类食物构成是否合理:食物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薯类、杂豆类:第一类为谷类、薯类、杂豆类:主要提供糖、蛋白质和主要提供糖、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族维生素。第19页,本讲稿共66页第二类为动物性食品:第二类为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蛋、鱼、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质、包括肉、禽、蛋、鱼、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和B族维生素族维生素第三类为大豆及其制品:第三类为大豆及其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族维生
20、素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第四类为蔬菜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V-C和胡萝卜素。和胡萝卜素。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动植物油、食用糖、酒类,主要提供热量。动植物油、食用糖、酒类,主要提供热量。第20页,本讲稿共66页 五大类食物均应适量摄取,以谷类为主,蔬五大类食物均应适量摄取,以谷类为主,蔬菜为辅,配以少量豆类、豆制品、动物性食菜为辅,配以少量豆类、豆制品、动物性食品和奶类为适宜。品和奶类为适宜。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是否合理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是否合理糖占糖占6070%,蛋白质占,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脂肪占1520%。不
21、宜超过。不宜超过30%。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比例为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比例为2:1。膳食中蛋白质包括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膳食中蛋白质包括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和黄豆及其制品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动物性蛋白质和黄豆及其制品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比较高,属优质蛋白质,二者应占总蛋白质摄值比较高,属优质蛋白质,二者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入量的30%。第21页,本讲稿共66页2.体格体征检查体格体征检查 (1)肥胖度肥胖度=实际体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 X100%理想体重理想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成年男子标准体重成年男子标准体重(千克千克)=身高身高(cm)-105成年
22、女子标准体重成年女子标准体重(千克千克)=身高身高(cm)-105-2.5肥胖度大于肥胖度大于10%为超重,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为中度肥胖,大于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为重度肥胖。低于低于10%为瘦弱,低于为瘦弱,低于20%为严重瘦弱。为严重瘦弱。第22页,本讲稿共66页(2)体格营养指数体格营养指数 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体重(kg)身高身高(m)判断标准判断标准WHO为为BMI小于小于18.5为消瘦或慢性营养不良,为消瘦或慢性营养不良,18.524.9为正常,为正常,2529.9为超重,为超重,3034.9为一级肥胖,为一级肥胖,35.
23、039.9为二级肥胖,大于为二级肥胖,大于40为三级肥胖。我国的标准为为三级肥胖。我国的标准为小于小于18.5为体重过低,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为体重正常,24.027.9为为超重,大于超重,大于28为肥胖。为肥胖。Quetelet指数指数=体重体重(kg)100 身高身高(cm)Kaup指数指数=体重体重(kg)10*身高身高(cm)Rohrer指数指数=体重体重(kg)10*身高身高(cm)第23页,本讲稿共66页 (3)体征的表现体征的表现某些营养素缺乏的体征某些营养素缺乏的体征部位部位体征体征缺乏的营养素缺乏的营养素头发头发稀疏,失去光泽稀疏,失去光泽蛋白质或维生素蛋
24、白质或维生素A面部面部鼻翼两侧、唇窝溢脂皮炎鼻翼两侧、唇窝溢脂皮炎核黄素核黄素唇唇口角炎、口角结痂、唇炎口角炎、口角结痂、唇炎核黄素核黄素舌舌舌色猩红及牛肉红舌色猩红及牛肉红烟酸烟酸舌色紫红舌色紫红核黄素核黄素齿齿斑釉齿斑釉齿氟过多氟过多齿龈齿龈松肿、出血松肿、出血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眼眼结膜苍白结膜苍白铁或蛋白质铁或蛋白质结膜干燥、角膜干燥、角膜软化结膜干燥、角膜干燥、角膜软化维生素维生素A睑缘炎睑缘炎核黄素核黄素腺体腺体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碘碘第24页,本讲稿共66页部位部位体征体征缺乏的营养素缺乏的营养素皮肤皮肤干燥、毛囊角化干燥、毛囊角化维生素维生素A皮下出血(淤点)皮下出血(淤点)抗坏血
25、酸抗坏血酸癞皮病皮炎癞皮病皮炎烟酸烟酸阴囊、会阴皮炎阴囊、会阴皮炎核黄素核黄素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水肿水肿蛋白质蛋白质脂肪减少脂肪减少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肌肉骨骼肌肉骨骼消瘦消瘦营养不良、饥饿营养不良、饥饿颅骨软化、前囟未闭、方颅骨软化、前囟未闭、方头、头、O型或型或X型腿型腿维生素维生素D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精神错乱精神错乱硫胺素、烟酸硫胺素、烟酸外周神经炎,腓肠肌压痛,外周神经炎,腓肠肌压痛,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失硫胺素硫胺素指甲指甲反甲(舟状甲)反甲(舟状甲)铁铁第25页,本讲稿共66页二、改善人民营养水平的途径二、改善人民营养水平的途径(一)目前人群的营养状况(一)目前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营养 膳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