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1316.ppt
《工程热力学131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1316.ppt(1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热力学1316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在工程上,制冷意味着维持系统温度低于环境温在工程上,制冷意味着维持系统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度。逆向卡诺循环从低温热源除去热量,并将这部分逆向卡诺循环从低温热源除去热量,并将这部分热量连同传递这些热量所必需的功一起传递给高热量连同传递这些热量所必需的功一起传递给高温热源。在这种情况下的被制冷的系统就是该低温热源。在这种情况下的被制冷的系统就是该低温热源。温热源。实际制冷系统的三种主要类型是蒸汽压缩制冷循
2、实际制冷系统的三种主要类型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气体压缩制冷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环、气体压缩制冷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2 213.1 制冷机和热泵热量从低温区域传递到高温区域需要特殊的循环热量从低温区域传递到高温区域需要特殊的循环装置,称为制冷机。装置,称为制冷机。制冷循环中用的工质称作制冷剂。制冷循环中用的工质称作制冷剂。制冷机耗功制冷机耗功WWnetnet ,从温度为,从温度为T TL L(低于环境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制冷空间除去热量的制冷空间除去热量Q QL L,并将热量,并将热量Q QH H传递给温度传递给温度为为T TH H(环境温度)的较热空间,实现热量由低温(环境温度)的较热
3、空间,实现热量由低温区域向高温区域的传递。区域向高温区域的传递。3 3另一种将热量从低温介质传递到高温介质的装置称作热泵。制冷机和热泵实质上是原理相同的装置,仅仅是使用目的不同。制冷机的目的是要排热给环境以维持制冷空间的低温,而热泵的目的是要从环境取热以维持采暖空间的高温。4 4制冷机和热泵的性能都用性能系数COP表示,分别定义为:制冷系数:COPR=冷却效果/输入净功 =QL/Wnet供暖系数:COPHP=加热效果/输入净功 =QH/Wnet制冷系数和供暖系数都可以大于1,并且有COPHP=COPR+15 5对于确定的对于确定的Q QL L和和Q QH H值,因为值,因为COPCOPR R0
4、 0,所以,所以COPCOPHPHP1 1。这意味着热泵在最差的情况下是如同电。这意味着热泵在最差的情况下是如同电阻加热器在工作,供给的能量与房间消耗的能量阻加热器在工作,供给的能量与房间消耗的能量一样多。一样多。事实上,事实上,Q QH H的部分热量通过管道和别的设备总会的部分热量通过管道和别的设备总会散失给外界空气。当外界空气温度很低时散失给外界空气。当外界空气温度很低时COPCOPHPHP值值会小于会小于1 1。这时系统通常转换到用燃料(天然气、。这时系统通常转换到用燃料(天然气、丙烷、油等)或电阻采暖模式。丙烷、油等)或电阻采暖模式。6 6制冷系统的冷量就是制冷空间的排热速率,常常用冷
5、吨表示。能在24小时内将1吨0液态水冻成0的冰的系统制冷能力称为1冷吨。1冷吨等于3.516 kW。一个200 m2的典型住宅的冷负荷在3冷吨(10 kW)之内。7 713.2 逆向卡诺循环在T-s 图上卡诺循环沿逆时针方向进行,也就称为逆向卡诺循环。运行在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机称为卡诺制冷机,运行在逆向卡诺循环的热泵称为卡诺热泵。8 8图13-1a和b分别是运行在湿蒸汽区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实际系统示意图和其T-s 图。9 9过程1-2是制冷剂从温度为TL的冷源等温吸收热量QL;过程2-3是制冷剂被等熵压缩到温度为TH的干饱和蒸汽状态;过程3-4是制冷剂向温度为TH的热源等温排放热量QH直到饱和液
6、体状态;过程4-1是制冷剂等熵膨胀到温度为TL的初态。1010卡诺制冷机和卡诺热泵的性能系数可用温度表示为COPR,C=TL/(TH-TL)COPHP,C=TH/(TH-TL)这两个性能系数都随温度之差的减小而增加。1111为什么逆向卡诺循环不适合作为制冷循环的模式?为什么逆向卡诺循环不适合作为制冷循环的模式?1 1)因为它涉及过程)因为它涉及过程2-32-3对液体和蒸汽混合物的压缩,压缩对液体和蒸汽混合物的压缩,压缩机要面对两相工质的压缩。机要面对两相工质的压缩。2 2)而过程)而过程4-14-1涉及高湿度制冷剂的膨胀。涉及高湿度制冷剂的膨胀。这些问题好象采用饱和区域外的逆向卡诺循环就能解决
7、,这些问题好象采用饱和区域外的逆向卡诺循环就能解决,但这时很难维持等温吸热和等温放热过程。但这时很难维持等温吸热和等温放热过程。逆向卡诺循环在实际中只用作实际制冷循环的比较标准。逆向卡诺循环在实际中只用作实际制冷循环的比较标准。121213.3 理想蒸汽压缩制冷循环逆向卡诺循环系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往复式逆向卡诺循环系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往复式压缩机不应运行在湿蒸汽区域,因为在压缩过程压缩机不应运行在湿蒸汽区域,因为在压缩过程中润滑油会被冲走;其次,膨胀机作功与压缩机中润滑油会被冲走;其次,膨胀机作功与压缩机耗功相比很小,并且这种膨胀机的费用会很贵。耗功相比很小,并且这种膨胀机的费用会很贵
8、。图图13-2a13-2a和和b b分别是理想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实际分别是理想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实际系统示意图和其系统示意图和其T-s T-s 图。图。1313图13-2 a)理想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示意图 b)理想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T-s 图 1414它以两种方式解决了这些问题。一是制冷剂吸热直到成为状态点1的饱和蒸汽后再被等熵压缩;二是膨胀过程是不可逆的节流过程,只需要一个膨胀阀或毛细管。吸热过程4-1和放热过程2-3都是等压过程。1515在在T-s T-s 图中,过程曲线下的面积是代表内部可逆过图中,过程曲线下的面积是代表内部可逆过程的传热量。过程曲线程的传热量。过程曲线4-14-1下的面积
9、代表制冷剂在下的面积代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吸热量。过程曲线蒸发器中的吸热量。过程曲线2-32-3下的面积代表制下的面积代表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放热量。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放热量。从图从图13-2b13-2b可知,与湿蒸汽压缩相比,干蒸汽压缩可知,与湿蒸汽压缩相比,干蒸汽压缩需要的功大。需要的功大。由不可逆节流过程产生的制冷效果比等熵膨胀过由不可逆节流过程产生的制冷效果比等熵膨胀过程损失了面积程损失了面积abc abc 4 4。根据经验,蒸发温度提高根据经验,蒸发温度提高1 1或冷凝温度降低或冷凝温度降低1 1可改善可改善COPCOP值值2%4%2%4%。1616图13-3 理想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lg
10、 p-h图1717在实际制冷热力计算中,经常使用lg p-h图,在图中三个过程是用直线表示,蒸发量和冷凝量是和线段长度有关。以理想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作的制冷机和热泵的性能系数可表示为COPR=(h1-h4)/(h2-h1)COPHP=(h2-h3)/(h2-h1)181813.4 实际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实际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在某些方面区别于理想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是由于出现在各部件中的不可逆性,主要是流体的流动摩擦引起压降和流体与外界的传热。1919图13-4 实际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T-s 图2020实际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一些特征实际上不可能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出口正好是饱实际上不可能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
11、出口正好是饱和状态,而往往是设计成略微带有些过热,以保和状态,而往往是设计成略微带有些过热,以保证制冷剂在进入压缩机之前全部蒸发。证制冷剂在进入压缩机之前全部蒸发。另外,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的较长的连接管引起另外,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的较长的连接管引起较大的流动摩擦压降和外界对流体的传热。较大的流动摩擦压降和外界对流体的传热。这些过热、压降和传热等因素都使比体积增加,这些过热、压降和传热等因素都使比体积增加,也就使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增加,因为稳定流动的也就使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增加,因为稳定流动的技术功是与比体积成正比的。技术功是与比体积成正比的。2121同样,实际上不容易正确控制制冷剂在冷凝器出同样,
12、实际上不容易正确控制制冷剂在冷凝器出口正好是饱和液体状态,而往往是设计成略微带口正好是饱和液体状态,而往往是设计成略微带有些过冷,以保证制冷剂在进入节流阀之前全部有些过冷,以保证制冷剂在进入节流阀之前全部凝结。凝结。制冷剂的过冷使蒸发器进口处的焓减小,而可使制冷剂的过冷使蒸发器进口处的焓减小,而可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制冷量增加,耗功不变,即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制冷量增加,耗功不变,即提高了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并且过冷后可提高了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并且过冷后可避免制冷剂在进入节流阀之前的闪蒸。避免制冷剂在进入节流阀之前的闪蒸。在计算中往往假定过冷液的状态就是该温度下的在计算中往往假定过冷液
13、的状态就是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因为这时的等压线和饱和液体线是十饱和状态,因为这时的等压线和饱和液体线是十分接近的,它们之间的参数差异是非常小的。分接近的,它们之间的参数差异是非常小的。2222压缩过程中的不可逆性引起比熵增加。这时冷量不变,但使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增加,性能系数减小。不可逆压缩的影响可用等熵压缩效率来考虑。232313.5 制冷剂在在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到年代到9090年代初期,蒸汽压缩制冷系年代初期,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中最常用的制冷剂是含有氯的氟氯碳(统中最常用的制冷剂是含有氯的氟氯碳(CFCsCFCs)。)。制冷剂制冷剂R12R12(CClCCl2 2F F2 2)是其中
14、的一种。)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制冷剂中的氯对地球臭氧保护层的影响,已由于制冷剂中的氯对地球臭氧保护层的影响,已经制定国际条约来逐步停止使用经制定国际条约来逐步停止使用CFCsCFCs。已经开发出多种含有氢的制冷剂来代替含氯的制已经开发出多种含有氢的制冷剂来代替含氯的制冷剂。其中一类是不含氯的冷剂。其中一类是不含氯的HFCsHFCs。制冷剂。制冷剂R134aR134a(CFCF3 3CHCH2 2F F)是)是R12R12的环保型替代物,已经的环保型替代物,已经在许多场合代替了在许多场合代替了R12R12。2424制冷剂制冷剂R22R22(CHClFCHClF2 2)是属于)是属于HCFCsHCF
15、Cs这一类,它含这一类,它含有氢原子替代了部分氯原子,但也将逐渐被停止有氢原子替代了部分氯原子,但也将逐渐被停止使用。使用。被广泛应用于早期开发的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中的被广泛应用于早期开发的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中的氨(氨(NHNH3 3),因为它不含氯而可作为),因为它不含氯而可作为CFCsCFCs的替换的替换物被再次得到重视。氨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也很物被再次得到重视。氨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也很重要。重要。另外,碳氢物,例如丙烷(另外,碳氢物,例如丙烷(C C3 3H H8 8)和甲烷()和甲烷(CHCH4 4),),也在被研究用作制冷剂。制冷剂氨、也在被研究用作制冷剂。制冷剂氨、R22R22、R13
16、4aR134a和丙烷的热力参数数据列于附录中。和丙烷的热力参数数据列于附录中。2525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温度分别受到冷源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温度分别受到冷源和热源温度的控制,本身又确定蒸发器和冷凝器和热源温度的控制,本身又确定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运行压力。中的运行压力。因此,制冷剂的选择要考虑其压力因此,制冷剂的选择要考虑其压力-温度关系是否温度关系是否适合应用场合。适合应用场合。另外也要考虑化学稳定性、有毒性、腐蚀性和成另外也要考虑化学稳定性、有毒性、腐蚀性和成本。本。压缩机的类型也影响制冷剂的选择。离心式压缩压缩机的类型也影响制冷剂的选择。离心式压缩机最适合用于低蒸发压力和在低
17、压时具有大比体机最适合用于低蒸发压力和在低压时具有大比体积的制冷剂。往复式压缩机适用较高的压力范围,积的制冷剂。往复式压缩机适用较高的压力范围,因此适用处理较小比体积的制冷剂。因此适用处理较小比体积的制冷剂。262613.6 气体压缩制冷循环气体压缩制冷循环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它们被用来产生很低的温度以实现空气或其它气体的液化;用于特殊场合,如航空器舱内的冷却。布雷顿制冷循环是气体压缩制冷循环的重要类型,也就常常被称为气体压缩制冷循环。布雷顿制冷循环是封闭布雷顿动力循环的逆向循环,其T-s 图示于图13-6。2727图13-6 简单气体压缩制冷循环的示意图及其T-s 图2828气体制冷剂,如空气
18、,在状态气体制冷剂,如空气,在状态1 1进入压气机,并被进入压气机,并被压缩到高温高压的状态压缩到高温高压的状态2 2;然后等压冷却到环境温;然后等压冷却到环境温度度T T0 0的状态的状态3 3,接着是在透平中的膨胀过程,温度,接着是在透平中的膨胀过程,温度降到降到T T4 4;最后冷气体在温度为;最后冷气体在温度为T T1 1的制冷空间等压的制冷空间等压吸热,直到温度上升到吸热,直到温度上升到T T1 1。所有上述过程都是内部可逆的,所完成的循环是所有上述过程都是内部可逆的,所完成的循环是理想的气体制冷循环。在实际的气体制冷循环中,理想的气体制冷循环。在实际的气体制冷循环中,压缩和膨胀都不
19、是等熵的,压缩和膨胀都不是等熵的,T T3 3将高于将高于T T0 0,除非换,除非换热器无限大。热器无限大。2929在在T-s T-s 图中,过程曲线图中,过程曲线4-14-1下的面积表示从制冷空下的面积表示从制冷空间排除的热量;面积间排除的热量;面积1-2-3-4-11-2-3-4-1表示净功输入。这表示净功输入。这两块面积之比就是循环的性能系数两块面积之比就是循环的性能系数COP COP COP COPR R=q qL L/w wnet,innet,in=(=(h h1 1-h h4 4)/()/(h h2 2-h h1 1)-()-(h h3 3-h h4 4)尽管气体制冷循环的性能系
20、数尽管气体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COPCOP相对较低,但相对较低,但有两个理想的特点,它们结构简单,重量轻,而有两个理想的特点,它们结构简单,重量轻,而使它们可用于航空器舱内的冷却,并可结合回热使它们可用于航空器舱内的冷却,并可结合回热而用于气体液化和低温场合。而用于气体液化和低温场合。303013.7 吸收式制冷循环提出的原因: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最大的运行费用就是耗功,全部是可用能,它被用来将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这时,功被转换成热并在冷凝器中被排放出系统。为了克服这样使用可用能的缺点,就可利用一些气体被某些流体吸收的性质来将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3131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两点不同吸收式制冷
21、循环具有一些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一吸收式制冷循环具有一些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一样的特性,但有两点不同。一是压缩过程的性质样的特性,但有两点不同。一是压缩过程的性质不同,替代制冷剂在压气机中的压缩过程是在吸不同,替代制冷剂在压气机中的压缩过程是在吸收器中由吸收剂来吸收制冷剂形成溶液并被泵到收器中由吸收剂来吸收制冷剂形成溶液并被泵到高压。因为溶液的平均比体积远小于制冷剂蒸汽高压。因为溶液的平均比体积远小于制冷剂蒸汽的比体积,所以需要的泵功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比体积,所以需要的泵功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压气机耗功相比小很多;的压气机耗功相比小很多;二是必须在吸收系统中采取一些措施来从溶液中二是必须在吸收系
22、统中采取一些措施来从溶液中取出制冷剂蒸汽再进入冷凝器。这就涉及来自相取出制冷剂蒸汽再进入冷凝器。这就涉及来自相对较高温度的热源的传热,例如准备排放给环境对较高温度的热源的传热,例如准备排放给环境的蒸汽或废热用在这里就特别经济。的蒸汽或废热用在这里就特别经济。3232图13-7 简单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3333系统介绍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示于图13-7。这里氨是制冷剂,水是吸收剂。氨通过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的情况如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情况一样。但压气机被吸收器、泵、发生器和阀所替代。3434在吸收器中,来自蒸发器的氨蒸气在状态在吸收器中,来自蒸发器的氨蒸气在状态1 1被水吸被水吸收形成溶液
23、并放热。因为氨在水中的溶解量与温收形成溶液并放热。因为氨在水中的溶解量与温度成反比,所以要用冷却水来排除热量(冷凝热度成反比,所以要用冷却水来排除热量(冷凝热和溶液反应热),尽可能降低吸收器的温度,而和溶液反应热),尽可能降低吸收器的温度,而让水尽可能多地溶解氨。浓氨让水尽可能多地溶解氨。浓氨水溶液在状态点水溶液在状态点a a离开吸收器进入泵,并在状态点离开吸收器进入泵,并在状态点b b升到发生器中的升到发生器中的压力。压力。在发生器中,来自高温热源的传热驱使氨蒸气离在发生器中,来自高温热源的传热驱使氨蒸气离开溶液(吸热反应)并在状态点开溶液(吸热反应)并在状态点2 2进入冷凝器,而进入冷凝器
24、,而留下的稀氨留下的稀氨-水溶液在状态点水溶液在状态点c c 经阀门流回吸收器。经阀门流回吸收器。3535两个改进措施对上述简单氨-水吸收制冷系统提出采取两个改进措施。一是在吸收器和发生器之间加一个换热器,由稀氨水溶液预热浓氨水溶液,而减少发生器中的供热。二是在发生器和冷凝器之间加一个精馏器,用来除去氨蒸气中的残留水分。以消除在膨胀阀和蒸发器中出现结冰的可能。3636制冷剂和吸收剂的搭配另外还有水溴化锂和水氯化锂吸收制冷系统,其运行的基本原理与氨水系统相同。但它们是用水作为制冷剂,所以只能用于空调场合,其最低温度高于水的冰点。3737性能系数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CO
25、PCOPR R定义为定义为 COPCOPR R=Q QL L/(/(Q Qgengen+W Wp,inp,in)Q QL L/Q Qgengen 式中,式中,Q QL L是制冷量,是制冷量,Q Qgengen是在发生器中的供热量,是在发生器中的供热量,WWP,inP,in是泵的耗功。是泵的耗功。若整个循环都是可逆的,则可得到最大的若整个循环都是可逆的,则可得到最大的COPCOP值值为为 COP COPrev,absrev,abs=Q QL L/Q Qgengen=t,revt,rev COP COPR,revR,rev =(1-=(1-T T0 0/T TH H)T TL L/(/(T T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热力学 13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