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演示教学.ppt
《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演示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演示教学.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的康复护理技术一、运动疗法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理疗。运动疗法:利用力学的因素(躯体运动、牵引、按摩、借助器械的运动)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理疗:利用物理因子(电、光、声、磁、冷、热、水等)为主要手段缓解患者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分类:从临床实用观点分三大类。1.传统的运动疗法: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疗法3.运动再学习疗法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目的:改善、维持关节活动范围,以利于完成功能性活 动。方法:一、被动活
2、动1.徒手被动活动:原则:运动要缓慢,动作要轻柔。不能动的关节每日2次,每次3遍。活动尽可能达到正常范围。2.使用器械进行连续被动活动二、牵引:对已出现肌肉等软组织短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患者使用。可以徒手牵引,也可借助其他如重力滑车等进行。短时间徒手牵张:持续15-30秒,重复8次 自我牵张持续牵引的原则:1.牵引的力应持续稳定而柔和;2.牵引时应在患者能耐受的疼痛的范围;3.牵引时患者要完全放松;4.牵引前可予以热疗。肌力增强肌力增强方法:根据肌肉力量的大小选择运动方法1.被动活动:运动时肢体完全不用力,动作的整个过程由外力来完成。肌力训练时在被动活动的同时引导患者主观一起用力,适用于0级
3、和1级肌力患者。2.助力运动:运动时动作的完成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部分借助于外力完成。适用于13级肌力的患者。3.主动运动:运动时,没有外力的参与,动作完全由肌肉主动收缩来完成。适用于3级肌力的患者。4.抗阻力运动:运动时必须克服外部的阻力来完成动作,又称负重运动。适用于肌力3级以上的患者。肌力训练方法肌力训练方法等张收缩:适用于等张收缩:适用于35级肌力的患者。级肌力的患者。采用大负荷,少重复的方法。举例:1.最大负荷的测定(10RM):举起10次最大重量 2.第一组:50%10RM 第二组:75%10RM 第三组:100%10RM 每组10次,组间休息1min,每日一次或隔日一 次,每周测
4、一次10RM。等长收缩:适用于等长收缩:适用于25级肌力的患者。级肌力的患者。需设备少,费时亦少。举例:维持56s最大负荷等长收缩,每日620次,每次间隔至少20s,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肌力训练注意事项1.对患者进行讲解,取得患者的配合。2.注意心血管反应:较大阻力的等长抗阻训练会引起血压增高,训练时屏气,都会加重心肺负担,因此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禁忌在等长抗阻训练时过分用力或憋气。3.应用很重的重量时,应有人在旁监护。4.训练后24h仍感肌肉酸痛,暂停训练。肌肉、关节发炎肿胀,关节不稳定时禁用。肌肉耐力训练肌肉耐力训练耐力:持续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耐力大小可以从开始收缩直到
5、出现疲劳时,已收缩的总次数或经历的时间来衡量。方法:等张收缩采用小负荷,多重复的方法。例:1.6070%的10RM,重复1215+次/组,23组/天,中间休息30s。2,弹力带 等长收缩 例:60%最大随意收缩,持续到疲劳为止。1次/日,5日/周 平衡与协调技术平衡与协调技术影响平衡的因素支撑面的大小和性质:支撑面越大,越平整越稳定重心:重心越低越稳定感觉:躯体的感觉:主要对支撑基底的感觉和本体觉 视觉:对周围事物和人的感觉。前庭感觉:感受空间位置和重力。运动控制能力:如老年人下肢肌力下降站立平衡能力下降 平衡分类: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自动态平衡:人体进行自主运动时重新获得稳定 状态
6、的能力。他动态平衡:人体对抗外界的干扰恢复稳定状态 的能力。平衡分类平衡分类:卧位平衡坐位平衡跪位平衡:四点跪、三点跪、二点跪、一点跪站立平衡:两点站立、单腿站立 平衡训练原则平衡训练原则1.安全性2.循序渐进:支撑面积由大到小稳定极限由大到小:支撑面积越大、越硬、越平整,稳定极限越大。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从睁眼到闭眼 平衡训练方法平衡训练方法偏瘫患者:仰卧位坐位站立位仰卧位训练:桥式运动:双桥、单桥坐位平衡训练:端坐位平衡:偏瘫患者多采用偏瘫患者从卧位到坐位的平衡训练过程1.坐起适应性训练:将床头摇起30,维持1530分/次,每日36次,观察23天无反应每日增加15,直至
7、90,1530分/次无反应。2.静态平衡训练3.他动态平衡训练4.自动态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静态平衡训练他动态平衡训练自动态平衡训练 协调功能训练协调功能训练u定义: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地运动的能力。u评定:观察训练对象,在完成指定的动作中有无异常,观察动作是否准确、直接,时间是否正常。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拍膝试验跟-膝-胫试验拍地试验协调训练的原则:协调训练的原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重复性训练 针对性训练 综合性训练上肢协调训练方法:上肢协调训练方法:轮替动作训练:双上肢交替上举,双上肢交替前伸等。方向性动作训练:指鼻、对指、指敲桌面等。下肢协调训练方法:下肢协调训
8、练方法:轮替动作:交替屈髋、交替伸膝、拍地练习等。整体动作:原地踏步、原地高抬腿跑、跳绳等。体位转移训练体位转移训练体位转移(转换):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 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转移分类:独立转移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者教 会各种转移方法。辅助转移不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者 教会掌握辅助转移的方法。被动转移(搬运)人工搬运 机械搬运 转移基本原则转移基本原则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1.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尽可能相等。2.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床垫或椅面应有一定的硬度。3.两个平面尽可能靠近,必要时用转移滑板。4.转移时注意安全,有多种方法可选时,以最安全
9、、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1.事先做好沟通,取得患者合作、配合。2.转移前做好准备工作。如:两转移面的设施准备,工作人员的准备(合适的鞋、站立的位置、体位等)。3.转移过程中指令要简单、明确。4.随着功能恢复、辅助力应逐渐减少。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床上翻身 仰卧患侧卧位 仰卧健侧卧位 床上卧位转移床上转移活动 由卧床边坐 从健侧坐起 从患侧坐起 由床边坐卧 从患侧躺下 从健侧躺下 坐位 立位之间的转移:独立转移、辅助转移。床 轮椅之间的转移:主动转移健侧上、下,轮椅与 床45,辅助转移也可患侧上、下。轮椅 座厕之间的转移独立进出浴盆:1.应在他人保护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康复 护理 技术 演示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