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课件讲课稿.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课件讲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课件讲课稿.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课件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问题: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问题: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在在“汉承秦制汉承秦制”的基础上又实行了什么措施的基础上又实行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结果如何?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结果造成诸侯权重,他死稳定天下。结果造成诸侯权重,他死后不过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考考你!考考你!刘邦建立
2、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表现在最大的差别表现在 A A中央机构设置上中央机构设置上 B B地方制度上地方制度上 C C皇帝权力上皇帝权力上 D D根本目的上根本目的上郡郡国国并行制并行制汉高祖汉景帝汉景帝汉武帝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汉景帝 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汉汉武武帝帝刘刘彻彻(2 2)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B、设置刺史、设置刺史A、建立中朝、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削弱相权监察地方监察地方C C、实行推恩令、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解决王国问题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汉武帝采纳
3、主父偃的建议实行行“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王,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史史海海拾拾贝贝D D、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济的发展,但权利的过分集中也带来了弊端但权利的过分集中也带来了弊端据汉书述评: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
4、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A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封王拱卫中央、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封王拱卫中央C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汉武帝颁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的直接目的是 A A限制诸侯国的权力限制诸侯国的权力 B B分割王国封地分割王国封地 C C剥夺诸侯王的封国剥夺诸侯王的封国 D D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 (二)、唐朝(二)、唐朝藩
5、镇割据藩镇割据导致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形成1、唐朝设、唐朝设藩镇(节度使)藩镇(节度使)2、“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和和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局面出局面出现现3、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形成藩镇与节度使藩镇与节度使: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力很大。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
6、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镇节度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公元755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貌不惊人的安禄山貌不惊人的安禄山貌不惊人的安禄山貌不惊人的安禄山“安安史史之之乱乱”平平定定后后,星星罗罗棋棋布布的的藩藩镇镇思考:思考:“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
7、的共同问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题是什么?地方权力的膨胀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会导致国家分裂!“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姓,十年致太平。”周世宗柴荣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1.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2.2.收精兵收精兵削实权削实权制钱谷制钱谷:转运使转运使(一一)集中军权集中军权(二二)集中政权集中政权(三三)集中财
8、权集中财权、宰相、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节度使、节度使-剥夺剥夺、州郡长官、州郡长官A A、三衙、三衙禁军统领机构禁军统领机构B B、枢密院、枢密院负责军务负责军务C C、“强干弱枝、守内虚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外”的部兵原则的部兵原则受通判通判监督文臣担任评价:评价:1 1、利:、利:结束结束藩镇割据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的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2 2、弊:、弊:造成积贫积弱的造成积贫积弱的“三冗三冗”(官、兵、费)后患(官、兵、费)后患二、明清皇权的不断加强雍正皇帝朱元璋 胡惟庸(?胡惟庸(?13801380),安徽定远人。),安徽定远人。13551355年投奔朱元年投奔朱元
9、璋。璋。1370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 3万余人,史称万余人,史称“胡狱胡狱”。胡惟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皇权极大加强。胡惟庸案大捕杀胡惟庸案大捕杀明初大案明初大案诛杀诛杀胡惟胡惟庸庸1、明朝的中央集权体制:(1 1)废除丞相制度;废除丞相制度;(2)设)设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 历史 必修 课件 讲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