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1实验设计与评价课件.ppt
《201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1实验设计与评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1实验设计与评价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专题31 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设计与评价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试题,涉及中学化学多方面知识,多为填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试题,涉及中学化学多方面知识,多为填充题,包括:充题,包括:(1)(1)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2)(2)实验装置的设计;实验装置的设计;(3)(3)实验步骤的实验步骤的完善;完善;(4)(4)实验过程的设问;实验过程的设问;(5)(5)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6)(6)实验的整体设实验的整体设计;计;(7)(7)跨学科的综合实验;跨学科的综合实验;(8)(8)实验方案设计的研究性学习等主流试题类实验方
2、案设计的研究性学习等主流试题类型。这类试题运用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重在培养或考查把型。这类试题运用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重在培养或考查把已有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情景的能力。已有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情景的能力。这类题型一般是实验目的、实验仪器与药品、实验原理、仪器组装的这类题型一般是实验目的、实验仪器与药品、实验原理、仪器组装的“四缺一四缺一”,即题目给出其他几个方面的已知或线索,而在某一方面设问,即题目给出其他几个方面的已知或线索,而在某一方面设问,因此审题和分析时应紧扣这几个方面思考,捕捉题意。解决具体问题时注因此审题和分析时应紧扣这几个方面思考,捕捉题意。解决具体问题时注
3、意各种常见的思考角度,遵循:意各种常见的思考角度,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三个基本原则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三个基本原则。(2011(2011武汉武汉)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下图所示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例例1(1)(1)该实验的目的是该实验的目的是_、_。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不同之处是_。
4、(2)(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 H2 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 H2 2质量质量_(_(填填“多多”、“少少”或或“相等相等”)。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 A、B B两组实验方案。两组实验方案。(3)(3)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填填“A A”或或“B B”),理由是理由是_。(4)(4)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
5、导致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_(_(填填“偏大偏大”、“偏小偏小”、“不变不变”或或“无法判无法判断断”)。【解析解析】第一问中的实验目的可以从装置、药品来分析,甲乙装置相第一问中的实验目的可以从装置、药品来分析,甲乙装置相同,而药品不同同,而药品不同(酸相同,金属不同酸相同,金属不同),所以可得出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比较,所以可得出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比较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又根据装置中红墨水在长颈漏斗中形成倒吸的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又根据装置中红墨水在长颈漏斗中形成倒吸的特点可以分析出另一个目的是比较相同时间内不同金属与酸
6、反应放热的不特点可以分析出另一个目的是比较相同时间内不同金属与酸反应放热的不同,现象的不同就可以从红墨水倒吸来分析了;第二问是考察金属与酸同,现象的不同就可以从红墨水倒吸来分析了;第二问是考察金属与酸反应的问题,抓住酸相等,金属过量,就不难判断产生反应的问题,抓住酸相等,金属过量,就不难判断产生H H2 2质量相等了;第质量相等了;第三问应从反应的彻底性来考虑,金属与酸的反应比与盐要彻底,因为析出三问应从反应的彻底性来考虑,金属与酸的反应比与盐要彻底,因为析出的铜会覆盖在未反应的铁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第四问中因为加热的铜会覆盖在未反应的铁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第四问中因为加热过程中会
7、使铜部分氧化导致质量增加,算出铁的质量分数就偏小了。过程中会使铜部分氧化导致质量增加,算出铁的质量分数就偏小了。【答案答案】(1)(1)比较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相同时间内比较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相同时间内镁、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甲装置长颈漏斗中的液面比乙装置镁、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甲装置长颈漏斗中的液面比乙装置中的高中的高(2)(2)相等相等(3)B(3)B铁未被完全除尽铁未被完全除尽(4)(4)偏小偏小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
8、,开展了以下探究: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提出问题1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实验探究实验探究11实验实验操作操作实验现实验现象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取少量取少量该该溶液于溶液于试试管中,向溶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液中滴加稀盐盐酸,并不断振酸,并不断振荡荡。有气泡冒有气泡冒出。出。氢氢氧化氧化钠钠溶液一定溶液一定变变质质了。了。练习题练习题1 1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2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 猜想猜想1 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氢氧化钠溶液部
9、分变质。猜想猜想2 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查阅资料查阅资料(1)(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CaCl2 2NaNa2 2COCO3 3=CaCO=CaCO3 32NaCl2NaCl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22实验实验操作操作实验现实验现象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取少量取少量该该溶液于溶液于试试管管中,向溶液中滴加中,向溶液中滴加过过量量的的氯氯化化钙钙溶液,并不断溶液,并不断振振荡荡。有有_生成。生成。说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酸钠钠。(2)取步取步骤骤(1)试试
10、管中的管中的少量上少量上层层清液,滴加酚清液,滴加酚酞酞溶液。溶液。溶液溶液变红变红色。色。说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明原溶液中一定有氢氢_。(白色白色)沉淀沉淀氧化氧化钠钠(或或NaOH)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该氢氧化钠溶液_ (填填“部分部分”或或“全部全部”)变质。变质。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1)(1)氢氧化钠溶液暴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氢氧化钠溶液暴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2)在上述在上述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2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液,你认为该
11、方案_ (填填“可行可行”或或“不可行不可行”)。理解与应用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_。部分部分CO22NaOH=Na2CO3H2O不可行不可行浓盐酸浓盐酸(或浓硫酸或澄清石灰水等合理答案均可或浓硫酸或澄清石灰水等合理答案均可)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4 4分,共分,共8 8分分)1.(2011 1.(2011 芜湖芜湖)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猜想是依,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
12、合理的假设。下列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 A温度高低温度高低 B B氧气含量氧气含量C C食物多少食物多少 D D食物的种类食物的种类【解析解析】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与温度高低、氧气含量和食物的种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与温度高低、氧气含量和食物的种类有关,与食物的多少无关。类有关,与食物的多少无关。【答案答案】C C2 2(2010(2010中考变式题中考变式题)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作正确的是()A A配制稀
13、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 B测定溶液的测定溶液的pHpH,先用水润湿,先用水润湿pH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C 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D D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解析解析】为避免有腐蚀性的药品腐蚀天平托盘,因此药品不能直接放为避免有腐蚀性的药品腐蚀天平托盘,因此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进行称重,可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
14、在天平的托盘上进行称重,可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片,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的药品可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片,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的药品可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答案答案】D D二、填空题二、填空题3 3(14(14分分)(2011)(2011 桂林桂林)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实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实验。小元同学称取验。小元同学称取7.9 g7.9 g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580 580 mLmL(标准状况标准状况)。(1)(1)请写出两个实验室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
15、式:请写出两个实验室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2)(2)意外发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意外发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9 g7.9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反应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反应生成氧气生成氧气560 560 mLmL(标准状况标准状况)。小元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小元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和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不相符合,并且在实验中还意外发现高锰酸钾体积和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不相符合,并且在实验中还意外发现高锰酸钾溶液呈墨绿色。溶液呈墨绿色。(3)(3)提出假设:小元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热,经检验又产提出假设:小元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
16、热,经检验又产生了氧气。根据小元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设。生了氧气。根据小元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设。假设假设1 1:二氧化锰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二氧化锰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假设假设2 2:锰酸钾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锰酸钾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假设假设3 3:二氧化锰和锰酸钾都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都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假设假设4 4:_(_(只填一种只填一种)(4)(4)设计实验:小元用最初加热所得的残渣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设计实验:小元用最初加热所得的残渣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验证假设了如下实验流程验证假设2 2。
17、请在下面流程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各步骤实。请在下面流程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各步骤实验操作名称;验操作名称;请简要叙述步骤请简要叙述步骤5 5的操作的操作_。(5)(5)得出结论:若观察到得出结论:若观察到_,则假设,则假设2 2成立;成立;若观察到若观察到_,则,则2 2不成立。不成立。【解析解析】(3)(3)假设要围绕假设要围绕MnOMnO2 2、KMnOKMnO4 4或或K K2 2MnOMnO4 4 进行,如进行,如MnOMnO2 2可催化可催化K K2 2MnOMnO4 4 受热分解产生受热分解产生O O2 2;K K2 2MnOMnO4 4 可催化可催化MnOMnO2 2受热分解产生
18、受热分解产生O O2 2;KMnOKMnO4 4在不同温度下可以其他方式分解产生更多氧气;在不同温度下可以其他方式分解产生更多氧气;升高温度升高温度K K2 2MnOMnO4 4 和和MnOMnO2 2相互反应产生氧气相互反应产生氧气(合理假设均可合理假设均可)。(4)(5)(4)(5)验证假设验证假设2 2,需将锰酸钾分离,需将锰酸钾分离开,分离锰酸钾的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干燥;验证时,首先取干燥开,分离锰酸钾的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干燥;验证时,首先取干燥后固体于试管中充分加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若带火星的木后固体于试管中充分加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中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31 实验设计 评价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