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与R教学教材.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与R教学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与R教学教材.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与R6.1.1.振荡的条件振荡的条件fidXXX-=改成正反馈改成正反馈只有正反馈电路才能产生自激振荡。只有正反馈电路才能产生自激振荡。6.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Xi f基本放大器基本放大器A反馈网络反馈网络FX+doXX接通电源后,各种电扰动接通电源后,各种电扰动 放大放大 选选 频频 正反馈正反馈 再放大再放大再正反馈再正反馈 振荡器输出电压振荡器输出电压 器件进入非线性区器件进入非线性区 稳幅振荡稳幅振荡过程:过程:1.1.放大电路放大电路2.2.正反馈网络正反馈网络3.3.选频网络选频网络只对一个频率满足振荡条件,只对一个频率
2、满足振荡条件,从而获得单一频率的正弦波输出。从而获得单一频率的正弦波输出。常用的选频网络有常用的选频网络有RC选频选频和和LC选频选频4.4.稳幅电路稳幅电路使电路易于起振又能稳定振使电路易于起振又能稳定振荡,波形失真小。荡,波形失真小。6.1.3.6.1.3.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6.1.46.1.4、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一)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一)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1、检查电路中是否存在放大电路、正反馈网、检查电路中是否存在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环节。络、选频网络、稳幅环节。2、检查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即能否建立、检
3、查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即能否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并能正常放大。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并能正常放大。3、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是否引入了正反、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是否引入了正反馈,即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馈,即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二)计算振荡频率、求起振条件(二)计算振荡频率、求起振条件由维持振荡的条件由维持振荡的条件 可知,可知,为实数,为实数,因此只要令复数表示式的虚部等于零,对频因此只要令复数表示式的虚部等于零,对频率求解,即可求得振荡频率。将振荡频率代率求解,即可求得振荡频率。将振荡频率代入起振条件入起振条件 ,可求出满足起振条件,可求出满足起振条件的有关电路参数值,即常用的以电路参数
4、表的有关电路参数值,即常用的以电路参数表示的起振条件。示的起振条件。(二)计算振荡频率、求起振条件(二)计算振荡频率、求起振条件6.1.5、正弦波振荡电路与负反馈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与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的比较自激的比较振荡电路振荡电路负反馈电路负反馈电路反馈极性不同反馈极性不同引入正反馈引入正反馈产生自激振荡产生自激振荡引入负反馈引入负反馈改善电路性能改善电路性能电路结构保证电路结构保证正反馈存在正反馈存在电抗元件使负电抗元件使负反馈变正反馈变正利用自激振荡利用自激振荡 避免自激振荡避免自激振荡振荡条件不同振荡条件不同目的不同目的不同6.2 RC桥式桥式正弦波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电路6.2.
5、1.6.2.1.RCRC 串并联选频网络串并联选频网络R1C1 串联阻抗:串联阻抗:R2C2 并联阻抗:并联阻抗:选频特性:选频特性:通常R1R2R,C1C2C,则有若令若令 则上式变为则上式变为因为式中因为式中2f,02f0 f0 arctg RC串并联网络完整的串并联网络完整的频率特性曲线:频率特性曲线:当当 时,时,F=Fmax=1/3F+90|F|6.2.2.基本电路形式及振荡的建立过程基本电路形式及振荡的建立过程在在 f0 处处1.满足相位条件:满足相位条件:因为:因为:AF=131=F1f+=RRA1f2RR=只需:只需:A=3输出正弦波频率输出正弦波频率:2.振幅条件:振幅条件:
6、引入负反馈:引入负反馈:选:选:RC桥桥式式正正弦弦波波振振荡荡电电路路1f2RR3.起振条件起振条件4、稳幅措施、稳幅措施半导体热敏电阻半导体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起振时起振时Rt较大较大 使使A3,易起振。易起振。当当uo幅度自激增幅度自激增长时,长时,Rt减小,减小,A减小。减小。当当uo幅度达某一幅度达某一值时,值时,A3。当当uo进一步增大进一步增大时,时,RT再减小再减小,使使Ar Z L=电路发生并联谐振。电路发生并联谐振。其谐振角频率为其谐振角频率为 0 f0 Q Q为谐振回路的品为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质因数,Q Q值越大,值越大,曲线越陡越窄,选曲线越陡越窄,选频
7、特性越好。频特性越好。谐振时谐振时LC并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相当一个大电阻。相当一个大电阻。LC并联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并联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曲线|Z|Q小小Q大大Z arctg 互感线圈的极性判别互感线圈的极性判别1234初级线圈初级线圈次级线圈次级线圈同名端同名端1234+在在LC振荡器中,反馈信号通振荡器中,反馈信号通过互感线圈引出过互感线圈引出同名端:同名端:6.3.2.变压器反馈式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振荡电路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三极管共射放大器。三极管共射放大器。利用互感线圈的同利用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名端:满足相位条件。满足相位条件。振荡频率振荡频率:判断是否是满足判断是否
8、是满足相位条件相位条件相相位平衡法:位平衡法:断开反馈到放大断开反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点,假设器的输入端点,假设在输入端加入一正极在输入端加入一正极性的信号,用瞬时极性的信号,用瞬时极性法判定反馈信号的性法判定反馈信号的极性。若反馈信号与极性。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则满输入信号同相,则满足相位条件;否则不足相位条件;否则不满足。满足。(+)(-)(+)(+)(+)(+)(+)LC正弦波振荡器举例正弦波振荡器举例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LC正弦波振荡器举例正弦波振荡器举例振荡频率振荡频率:()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仍然由仍然由LC并联谐振电路构成选频网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RC 正弦波 振荡 电路 频率 教学 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