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黑龙江佳木斯五中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黑龙江佳木斯五中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黑龙江佳木斯五中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黑龙江佳木斯五中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 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穿过季节的群山,越过时间的遂道,金菊飘香的十月,带着微笑向我们走来。十月的大 地,遍地歌颂。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七十三周岁的华诞。十三亿华夏儿女正以豪迈激越的歌 声,放飞金色的理想,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俯首沉思,坎坷几多。曾经,您好似一头睡狮,在被欺侮的岁月里,沉默了多少年。您听任了岁月的磨历,但又不为之低下身躯。您经历了痛苦的洗礼,也经历了奋斗的欣慰。但不管怎样,您是英雄。雷霆之所击,您无摧折,万钧 之所压,您无泯灭!(1)请将文段中加色
2、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 分)(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磐石( ) 欺侮(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梁启超敬业与乐业)B.圆明园是东方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的信)C.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随机应变。(利哈乔夫论教养)D.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女性医务工作者以忠诚与坚韧英勇奋战,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巾帼报国之歌。B.
3、把抗洪现场当战场,把抢险一线当火线,总看到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C. 受疫情影响,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下滑 32.9%,创 1947 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之一。D.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4、古诗词默写。(10 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4)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5)岳阳楼记中高度概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6)古诗中有许多蕴含哲理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4、 , 。5、走进名著。(4 分)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 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呀,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 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1)上面的诗句摘自 (诗名),作者是 ,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史上富有代表性的诗人。(2 分)(2)成名作 ,发表于 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0 世纪 30 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太阳”。(2 分)二、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共 9分)诗歌,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里,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深远意义。国庆前夕,为弘扬传
5、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英才中学九年级举行了“诗说中国”主题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6、【诗句辨析】请选出以下诗句中能体现爱国情怀的两项( )( )(2分)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7、【活动设计】请围绕“诗说中国”的主题,设计两个具体可行的活动。(2分)活动一:诗歌朗读会活动二: 活动三: 8、【补全对联】小博同学想为本次主题活动写一副对联。他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帮他补全下联。(2分)上联:中华诗词润心底下联: 9、以“诗歌,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里,承载着
6、跨越时空的深远意义”的格式,以“文学”或者“戏剧”或者“审美”等为内容,写两句话。(3分)三、阅读理解(共 37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10 题。(2 分)行路难(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二)阅读文言文,回答 11-13 题。(10 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
7、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 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 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 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 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8、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节选自古文观止 放鹤亭记)【注】扉:门。麓:山脚。际:至,接近。陂(bi):山坡,斜坡。傃(s)朝 向,向着。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3)或立于陂田 或: (4)故名之曰 名: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13、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三)阅读说明文隔离与疫情防控,回答 14-16 题。(8 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 我国采取的最主要的应对方式是隔离。隔离起源于鼠疫大流行
9、。鼠疫世界大流行的高峰期是在 1347-1351 年间, 当时称为黑死病, 延续到 17 世纪才消弭。隔离正是在黑死病时期产生的。1383 年, 法国马赛正式建立海港检站, 在欧洲实行最严厉的隔离制度, 患者隔离、村庄隔离、外来人员隔离、往来货物隔离。秦代(公元前 3 世纪), 麻风病流行, 当局制定了一些法律, 包括指定专门医生检查麻风。如果发现了麻风病人, 就将病人送到疠所或疠迁所隔离治疗。疠所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传染病隔离场所, 汉代元始二年(公元 2 年), 得了传染病的老百姓会被运到专门收容他们的类似传染病医院的机构中进行隔离与治疗。到了西晋(的公元 3 世纪), 朝廷里明文规定,
10、如果官员家中有三人染上同样疫病, 即使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官员无病, 仍 100 天内不准其入宫,这也是最早的有时间规定的隔离。清朝设立了“查痘章京”官职, 官员的职责是到各地去检查是否有天花病人, 一经发现, 即强行将病人迁往很远的地方居住, 即隔离治疗。隔离成为人类历史上抗御和战胜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中国1910 年 10 月暴发的东北肺鼠疫就主要是靠隔离战胜的。当时没有抗生素特效药, 以伍连德为总指挥官的抗疫人员采用对病人进行隔离收容治疗、清洁消毒、阻止病人和疑似病人外逃、及时火葬病死者的尸体等措施, 再通过对症和支持治疗,到 1911 年 4 月底, 东北地区肺鼠疫全部消灭, 但是也夺去
11、6 万人的生命, 如果不采取隔离治疗, 染病和死亡的人数将会几倍、几十倍地增加。2009 年甲型 HN1 流感是一次由流感病毒新型变异株甲型 HN1 所引发的全球性流感疫情。2009 年3 月底, 该流感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暴发并不断蔓延。在疫情暴发初期, 墨西哥对此流感的传播和蔓延认识不足, 没有及时采取隔离的应对措施, 致 使甲型 H1N1 流感除了在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境内广泛传播外, 还有 100 多个国家或地区出 现了确诊病例。现今在发生传染病大流行时, 隔离已成为一种常规和法律认可的防治疫病的重要措施。 (选自百科知识2020 年第 5 期, 有删改)14、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黑龙江 佳木斯 九年级 上学 十月 月考 语文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