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第二篇第二章》PPT课件.ppt
《《摄像第二篇第二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像第二篇第二章》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取景与构图取景与构图第一节第一节 影像的画面影像的画面 作为视听艺术,画面和声音是影视的两大表现元素。在影片中,画面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如景深、构成、景别、影调、色彩、运动及表演等等,这些因素协调地组合起来,共同表现影视创作者所传播的信息与美感。以下重点介绍一下影响影视画面表现的几种主要视觉因素及其运用规律。(图2-2-1至图2-2-3)图2-2-1 画面的构图 李益安图2-2-2 画面的构图 李益安图2-2-3 画面的构图 李益安一、角度与视点 作为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的视听语言,摄像机的角度是视听语言中重要而常用的表现性元素。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认为:“独特的摄影角度只要不是
2、用一个同整个情节有联系的场景去直接说明它的合理性,它是可以取得独特的心理效果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以平常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但在某些情况下,小孩观察大人,学生观察讲台上的老师,总是以仰视的角度;而相反,大人观察小孩,老师观察学生,路人观察乞丐等等,通常是俯视的角度。一般来说,仰视能使被观察的对象显得高大、威严,带有敬仰、敬畏、可怕的意味;而俯视能使被观察的对象显得低矮、渺小,带有怜悯、蔑视、可笑的意味。仰角有利于展现纵向的空间,俯角有利于描述广阔的空间。摄像机镜头是生活的延伸,创作者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从而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人们在描述一些大人物的时候,镜头常用微仰的视角。(图2-2-4)图
3、2-2-4 拍摄角度与视点 李益安 在广告摄影片中,以微距来拍摄商品特写,更能表现商品包装的美感,同时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有时广告摄影作者故意以俯角来描述剧中人物,则能表达出特别的幽默感。摄影机的角度还是构成影片视点的最重要的元素。所谓影片视点是指摄像机记录剧情发展时所站的立场和角度。视点分为客观视点和主观视点。客观视点是指摄像机站在一般观众的立场上,以旁观者的姿态记录剧情发展;主观视点是指摄像机站在剧中人物的角度来描述情景,从而直接将剧中人物的体验带给观众。客观视点与主观视点交替变换,使观众很快就进入影片所建立的幻觉世界中。主观镜头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描写剧中人当时的心理感受,因此在一些艺术
4、性较强的电影中运用得较多。如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在影片红色沙漠中,常常用焦距不清的模糊镜头来表达人与人之间漠不关心、相互隔阂的关系。二、光线与影调二、光线与影调 任何视觉艺术都是光线的艺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光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觉,但这些往往不同于科学上对光线的解释。科学上认为物体之所以能被看见,是因为光线照射物体时发生反射,但实际上人们的感受并不是这样。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对世界的概念一书中写道:“一位七岁的儿童宣称:光线是由天空生成的,太阳与光线不同,光线能把一切照亮,而太阳只能照亮自己,”这似乎可以代表人类对光线的原始感受。宋杰教授认为:“作为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的视听语言,对
5、光的运用应该从人们的原始知觉出发。”照明是塑造荧幕空间、表现人物造型的重要手段,有关照明的技巧和方法,将在后几章中着重讲述。创作者对光线艺术性的运用能赋予影视画面以不同的视觉气氛,即画面影调。影调是观众对影视片的第一感觉,是影视片表达的主观情绪。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低调:画面以中灰到黑色为主,给人的感觉是阴沉、哀伤、忧郁、肃穆等等。(2)极低调:画面主要是大面积的黑色,辅以小面积的亮点,有较强的戏剧性,给人的感觉是神秘、恐怖、刺激等等。(3)高调:画面以中灰到白色为主,给人的感觉是明亮、愉快、舒畅、轻松等等。(4)极高调:画面主要是明亮的浅灰色,在明亮的背景下,空间往往被简化为平面,人
6、和物则被抽象为线条。极高调能给人以优美、简洁、纯净、诗化的感受。(5)小中间调:画面有小面积的明暗对比,比较接近现实世界的光照效果。(6)大中间调:画面有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反差较大,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调在电视广告摄影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如在化妆品广告摄影中,一般使用高调和极高调,画面明亮、优美,能充分展示商品的特点;而在汽车等商品广告摄影中,则多用小中间调和大中间调。(图2-2-5至图2-2-7)图2-2-5 画面的光线与影调 李益安图2-2-6 画面的光线与影调 李苗图2-2-7 画面的光线与影调 李益安三、透镜与焦距三、透镜与焦距 透镜是光学成像的第一步,巧妙地运用透镜及焦距的
7、变化,不仅可以表现影视片中特有的情感和意义,还可以大大丰富画面语言的表现力,增添视觉美感和吸引力。视听艺术的接受在心理上是将荧幕上的二维世界透视成为现实的三维空间,基于这种心理,透镜和焦距在创作者的手中就变成一种视听艺术特有的语言形式,利用它可以创造更丰富的艺术世界。(图2-2-8)图2-2-8 不同焦距的运用四、色彩与色调四、色彩与色调 色彩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视觉元素之一。早在婴儿时期,人对色彩就有优先感应能力。色彩是依附在形状上的视觉元素,但人们对于色彩的生理、心理感受却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情绪欢快的人一般容易对色彩产生反应,而心情抑郁的人则容易对形状产生反应。容易对色彩产生反应的人在受到刺
8、激时一般很敏感,较容易接受外来影响,情绪不稳定;而那些容易对形状起反应的人则大都具有内向的性格,他们对情绪有强烈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说,色彩的经验往往出自于情感,而形状的体验则偏于理智和控制。色彩对人们情感的作用是直接的,冷色调(蓝色、绿色)能使人平静,暖色调(红色、橙色)能使人兴奋。人们对于色彩的心理感觉及联想虽然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但总的来说都受到特定文化心理的影响,在相同文化氛围中生活的人对同一色彩产生的感觉和联想大致相似。以下按照中国人的普遍心理列举色彩与情感、联想物和象征的对应关系:红色:生命、热情、兴奋、太阳、火焰、积极、强暴、奋进、吉祥、危险、革命、战争、警示。橙色:热情、温和、晨光
9、、轻松、诱惑、嫉妒、权力。黄色:富贵、荣耀、地位、光辉、快乐、疑惑、轻薄、统治。绿色:春天、青春、生机、安全、和平、平静、希望、神秘、阴冷。青色:深远、淡雅、冷漠、独立、沉稳、消极、寒冷。蓝色:天空、深邃、无限、幽静、安适、冷静、凄凉。紫色:华贵、严肃、神秘、柔和、庄严、沉稳、幽婉。黑色:沉默、神秘、恐惧、悲哀、恐惧、死亡、诡秘、压抑。白色:纯洁、明快、高雅、寒冷、死亡、冷清、快乐。灰色:和谐、稳定、静止、忧郁、温和、平常、中性。在电视广告摄影片中,色彩的运用是非常讲究的,古的呻吟的电视专题广告摄影,讲述了古城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备受冷落,以致被破坏的情景,通过音效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以及对美好生
10、活的渴望,从而体现“真情”的诉求主题。片中创作者特意以蓝色为基调,表现冷漠与哀伤;而用反差极强的音效使受众感受到温情与爱。(图2-2-9)图2-2-9 色彩与色调的运用第二节第二节 画面的景别画面的景别一、景别的定义一、景别的定义 镜头是构成电视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和最小单位。一个镜头就是指摄像机每一次从开机到停机拍摄的连贯画面。因此,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画面,也可以由多个画面组成。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决定景别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二、景别的分类二、景别的分类一般将镜头分为五种大小不同的景别:远景、
11、全景、中景、近景、特写。1.远景远景 远景也叫大全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如果要细分,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远景主要是介绍环境,适于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观,展示活动的空间或整体环境的气氛、与众不同的巨大空间、事件的规模、辽阔雄伟的气势。其特点是“远取其势”,展现规模与气势,适合于写景状物、展示环境、创造深邃的意境、抒发创作者的情感。画面结构简单、清晰。拍摄远景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效果。所以远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还要注意画面远处的景物线条透视和影调明暗,避免画面单调乏味。2.全景 全景主要用来表
12、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全景的画面比远景要小,取景框内大致以能容纳站立的全身人为准。全景比较适合于介绍环境、表现现场气氛,能展示大幅度的动作,刻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对确定事件的空间范围也有重要的作用。全景是叙事性场景中必不可少的镜头,又称为“定位镜头”。全景是画面上集纳构图元素最多的景别,在拍摄时应注意各元素之间的调配关系,以免喧宾夺主。拍摄时不仅要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和主体轮廓线条、形状的特征化反映,还要注重环境的渲染和烘托。3.中景 中景的画面表现人物大半身的形体动作,一般摄取人物的膝盖以上部分。它能给人物表演以自由的活动空间,能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
13、关系,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既不与周围的环境混同,又不与环境气氛脱离,尤其是手的动作活动自如。因为它不远不近、位置适中,具有非常合适的视觉距离,分散观众注意力的因素较少,所以在广告摄影影片中使用比较多。拍摄中景画面时,必须注意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和镜头富于变化。4.近景 近景是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画面。这种镜头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些形体动作以及物体的一些细节,也是摄影摄像中经常使用的镜头。与中景相比,近景画面表现的空间范围进一步缩小,画面内容更趋单一,环境和背景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是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物形象或被摄主体。近景是将人物或被摄主体推向观
14、众眼前的一种景别,拉近了被摄人物和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5.特写 特写是视距最近的一种镜头,用来突出被摄对象。一般拍摄人物面部、肩部以上或人体某一个局部,是表现物体细部的镜头。取景更小的可称为大特写或细部特写。特写镜头的特点是表现力极为丰富,给观众以逼真感,有极强的提醒和暗示的作用。在广告摄影中,通常大量使用特写镜头来强调产品,或表现人物的身体局部(比如化妆品广告摄影中的脸部),或突出细小的动作,以及人物流露出的情感。特写有一种观看的强迫性,能给人以体察入微的感觉,容易形成视觉冲击力。三、景别的作用三、景别的作用景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
15、过摄像造型满足观众全方位、多视角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2)景别的变化是构成节奏变化、突出编导意识的主要因素之一。(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在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方面有不同侧重点。如切诺基汽车危险地带篇:一群斑马在切诺基汽车的掩护下,躲过了狮子的视线,表达出“穿过危险地带最安全方式”的主题。广告摄影以一个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为主要场景,一系列景别的变化把主题构思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远景作为主要景别,突出表现草原的壮观景色,显得气势恢弘;以特写镜头表现狮子的威风,烘托危险的气氛,整个广告摄影片的气氛与商品的特性协调一致。第三节 拍摄的角度与方向一、角
16、度的定义 在电视摄像中,拍摄角度是十分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创造元素。对摄像机拍摄角度的选择表现出摄像者的主观意图和创作风格,反映出摄像人员的艺术鉴赏水平和画面取材能力。(图2-2-10)图2-2-10 不同的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在一定位置上的拍摄方向。摄像机在同一方向上可以拍摄出若干个角度的画面。拍摄角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所构成的几何角度,另一方面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所构成的心理角度。摄像机拍摄的几何角度包括垂直平面角度(摄像高度)和水平界面角度(摄像方向)。摄像机拍摄的心理角度可分为客观角度和主观角度。二、拍摄的高度二、拍摄的高度 拍摄高度是指拍摄时摄像机
17、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面上的相对位置的高低。这种高度的相对变化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情况:当摄像机高于被摄主体向下拍摄时称为俯角或俯摄;当镜头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时,称为仰角或仰摄;当镜头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视平线上时,称为常规角度或平摄。1.常规角度(平摄)常规角度也称为平角,是摄像机设置在与被摄体相当的视平线上,其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这样得到的画面不易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但也容易出现平淡的情况。处理平摄画面时,地平线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般情况下避免地平线平均分割画框的构图,否则位于画面中央的地平线会压缩远近景物,显得呆板、单调,犹如一根挂满远近景物
18、的“晾衣绳”。在用长焦距镜头进行平角拍摄时,可以把纵向运动的物体较长时间保留在画面中,这样能够因地平面上物距的压缩而使画面形象饱满,甚至可使画面产生能为观众所接受的某些夸张效果,如拥挤、堵塞等。(图2-2-11)图2-2-11 常规角度的拍摄2.俯角(俯摄)俯角拍摄是一种自上往下、由高向低的拍摄。这时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水平线。俯角拍摄有利于表现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场面。一般来说,俯角拍摄具有如实交代环境位置、数量分布、远近距离的特点,画面往往严谨、实在。俯角不适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和人与人之间细致的情感交流,在拍摄近景人物或以人物情感交流为主的中、近景画面时,不宜随便使用
19、俯角拍摄。(图2-2-12)图2-2-12 俯角拍摄由于俯摄使被摄体显得渺小,所以常常给人以较低调的感受,显得萎缩、低矮,有时带有一些贬义。3.仰角(仰摄)仰角拍摄是摄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线向上进行的拍摄。仰角拍摄由于镜头低于对象,产生从下往上、由低到高的仰视效果。(图2-2-13)图2-2-13 仰角拍摄 仰角拍摄使地平线处于画面下端或从下端出画,常出现以天空或某种特定物体为背景的画面,可以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仰角度拍摄跳跃、腾空等动作时,能够夸张跳跃高度和腾空动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比如用仰角拍摄跳高运动员腾跃过杆的动作,给观众的画面感受要比生活中的实际感觉强烈很多。仰摄画
20、面中形象主体显得高大、挺拔,具有权威性,视觉质量感比正常平视要大。因此画面带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常被用来表现崇高、庄严、伟大的气概和情绪。但广角状态下近距离仰摄使人物变形,在运用仰角拍摄时应根据具体内容掌握好分寸,切忌形成一种简单轻率的框框和样板。三、拍摄的方向三、拍摄的方向 拍摄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即通常所说的正面、背面或侧面。拍摄方向发生变化,电视画面中的形象特征和意境等也会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1.正面方向拍摄正面方向拍摄 正面方向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在被摄主体的正前方进行拍摄。正面方向拍摄(图2-2-14)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容易显
21、示出庄重稳定、严肃静穆的气氛。正面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但如果主体在画框内占的面积过大,那么与画框的水平边框平行的横线条就容易封锁观众视线,无法向纵深方向透视,常会显得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正面方向拍摄的物体透视感差,但立体效果不甚明显,如果画面布局不合理,被摄对象就会显得无主次之分,呆板而无生气。图2-2-14 正面方向拍摄2.侧面方向拍摄侧面方向拍摄侧面方向分为正侧面方向和斜侧面方向两种情况。(1)正侧面方向的拍摄是指摄像机镜头在与被摄主体正面方向成90度的位置上进行拍摄,即通常所说的正左方和正右方。正侧面方向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外沿轮廓线条。通常人物和其
22、他运动物体在运动中侧面线条变化极为丰富和多样,最能反映其运动特点(图2-2-15)。摄影摄像图2-2-15 侧面方向拍摄正侧面角度的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2)斜侧面方向是指摄像机在被摄对象正面、背面和正侧面以外的任意一个水平方向进行的拍摄,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右前方、左前方及右后方、左后方。虽然这些方向的斜侧程度不同,但却具有共同的特点。斜侧面方向能使被摄体本身的横线,在画面上变为与边框相交的斜线,物体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使画面活泼生动,有较强的纵深感和立体感,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3.背面方向拍摄背面方向拍摄是在被摄对象的背后进行拍摄。背面方向使画面所表现的视向与被
23、摄对象的视向一致,使观众产生可与被摄对象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如果是拍人物,那么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给人以强烈的主观参与感。背面角度是个很容易被摄像人员忽视的角度,其实,处理好这个特殊的角度,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图2-2-16)图2-2-16 背面方向拍摄第四节第四节 画面的构图画面的构图一、构图的来历一、构图的来历 构图这个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学习西画时,这是一门课程,叫做构图学。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使用得并不普遍,原因是在中国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的,在摄影界用的也不多,习惯的叫法是“取
24、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经营位置”,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意,因此统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比较科学和准确的。二、构图的作用二、构图的作用 研究构图的目的,就是如何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度空间,即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构图处理得妥当与否、是否新颖简洁、有无独创性,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极大。从实践来看,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中心(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如果构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看起来别扭,没有章法,主次不分,不知所云。为了研究摄影构图的功能和规律,
25、中外摄影家已有不少专门的著作,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各种探索,特别是那些关于照片剪裁的论述,举例甚详,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再赘述。三、构图的基本原则三、构图的基本原则 构图的基本原则一般可归纳为三条,一是均衡与对称,二是对比,三是视点。1.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感。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变化的稳定性。(图2-2-17)图2-2-17 均衡与对称 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只有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来就感到不舒服、不顺眼、别扭,有时还会产生恐怖感,如倾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摄像第二篇第二章 摄像 第二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