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五讲和第六讲:纳甲筮法.pptx
《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五讲和第六讲:纳甲筮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五讲和第六讲:纳甲筮法.pptx(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心 李秋丽李秋丽 第五讲:纳甲筮法v张岱年:只有全面通晓周易的象、数、理、占,才能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周易研究者。人与文化v“文化”一词,源于彖传释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v德国哲学家卡西尔(18741945)在探讨人的本质时提出的:人与其说是“社会的动物”、“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即运用符号创造文化的动物。他认为: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人则能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自觉意义的符号,并以这些符号创造文化。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化无非是人的外化、对象化,无非
2、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和具体化。(人论)v作为我们民族智慧结晶的周易,最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它正是通过“观天文,察时变”的手段,将无数信号浓缩转化为“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八卦符号,并以这些符号为中介,引发出勃勃生机的大易文化之流。而其中的术数之学,正是人们试图通过各种外显的八卦符号与内隐的五行生克机理,以便寻找出能够确切再现人类活动场面的动态公式,并依据这些公式,推断未来活动场面的吉凶。v 不难看出,从春秋筮法到“纳甲”筮法,从著草演算到金钱演算,正是八卦象数符号所表达的对象,提供了它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力量。因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人不仅改造外部世界,使之适应自己的需要,而且也不断改
3、变人类自身的生活内容与生活境界,寻求认识世界和揭示世界的方式。周易筮法正是中国古代先贤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诸多揭示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在中国,古代人的认识完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周易筮法的完善过程。v 我们只是先介绍“纳甲”筮法的一般运算方式及部分卦例,探索“纳甲”筮法及其在漫漫历史中形成的这套干支纳入卦体的八卦运算系统。这种力图再现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生存场面的干支卦体符号系统,所以能长期存在并代代相传,其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它并不是凝固的、固态的符号公式,而是一种能积极表现人类活动能力的动态形式。它以“变动不居”的爻位及卦变,充分表达着事物的可变性与人的能动性、社会性及创造性。在“
4、纳甲”的卦爻符号中,人不只是对其施加影响的主体,是这些卦体的摹写者,更是演卦过程中的创造性本源。v它既有象征客观力量的“日”、“月”、“六神”,也有象征人事的“六亲”,它以“进神”、“退神”、“元神”、“忌神”等方式,显示出卦体与占卦人之间,“日”、“月”与“用神”、“世爻”之间主客体统一的趋向。以“岁君”、“月将”、“日辰”及“飞”、“伏”诸神的方式,体现出古人的不断求索。v 卦体是事物和人的行为在时间上的连续统一体,是人与神、主观与客观取得时限联系的渠道,是保障人的安全与吉祥的最佳咨询方式。v 我们不妨将这些卦体看作是折射占卦人个体心理的抽象物,它作为八卦符号信息系统,常常成为人们总结过去
5、、改变现在、瞻视未来的动力。这些卦体的负荷量很大,包括政治、经济、道德、信仰、知识、风俗习惯及自我价值的表现等。总之,它揭示了人类文化内容的诸多层面,并成为这些层面的综合者、总结者。v “纳甲”卦体作为周易符号文化的体现者,既正面揭示了“人文化成”的本质,又对其诸层面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作了各自不同的概述当然,这些概述的见仁见智,要通过解卦人来完成,因而也就为诡辩、迷信与妄说留下了广阔的驰骋余地。所以,我们要理性审视之。关于筮法的解读v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研究周易当然以周易哲学为主,但周易本来是一部筮书,周易的哲学思想有些与筮法有关,因此对筮法也就要作调查研究工作。这不是提倡筮法,不过是要
6、搞清历史中的一件事实。”v尚秉和:“未学易,先学筮。”v任继愈先生:“周易作为一部卜筮之书,它的占卜方式很值得注意。我们可以把国内外有关少数民族或原始民族占卜活动的资料拿来,与周易的筮法进行比较,一定会比古人发现更多的东西,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周易筮法的特点,从而对周易研究有所突破。”(周易研究1992年第1期)v 周易占筮作为易学象、数、理、占的四大内容之一,在民间有极强的影响力,因而它已经成为一种在中国存在了几千 年的文化现象,确有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性。若一味进行贬抑,则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v 我们研究筮法,绝对不能仅仅以一个明白占筮之道的术士标准要求自己,而要以一个“善世而不伐,德博
7、而化”的君子德风去探索其渊蕴,研究其人事之终始,并进而体验“生生之谓易”的伟大境界。纳甲之法v纳甲之法,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京房在其积算法中已有涉及,可见汉初或先秦即有此说了。但以纳甲法进行占筮,在先秦文献中无明确记载。最早以纳甲推灾异的明显文字记载,确实始于孟喜、京房。按汉书京房传:“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阴雾不精,房数上疏,先言其将然,近数月,远一岁,所言屡中,天子悦之,数召见问。”易学史解读一:京房纳甲筮法v两位京房:西汉两位京房,于易学皆有研究。一位受学于杨何,官至太中大夫、齐郡太守。其学传梁丘贺,汉书儒林传云:“梁丘贺,字长翁。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房者,淄川杨何弟子也。房出为齐
8、郡太守,贺更事田王孙。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门人,得贺。”另一位是西汉今文易、京氏之学创始人。这里所言的是后者。京房生平事迹v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字君明,本姓李,好音律,推律自定为京氏。元帝时立为博士,官至魏郡太守。屡次上疏,以卦气、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后因劾奏中书令石显专权,为石氏所忌恨,被捕下狱处死。死时年四十一。于易学师从梁人焦延寿,对周易象数多有发明,言纳甲、八宫、世应、飞伏、五星四气等。而且能够运用象数理论进行占验。据其弟子说:“房言灾异,未尝不中。”(汉书京房传)死后,其学传与东海段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形成了西汉易学中的“京氏之学”。京
9、房的著作v京氏一生撰写了不少的易学著作,汉书艺文志载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氏段嘉十二篇。而汉书五行志又引京房易传、易占二书。隋书经籍志载有:京房周易章句十卷、周易错八卷、周易占十二卷、周易妖占十三卷、周易飞候九卷、周易混沌四卷、周易占事十二卷、风角五音占五卷、周易飞候六日七分八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集林十二卷、周易四时候四卷、周易逆刺占灾异十二卷、周易委化四卷、逆刺一卷、方正百对一卷、晋灾异一卷、占梦书三卷等。唐书艺文志载:京氏章句十卷、占候三十三卷。经典释文序录载:京房章句十二卷。今存的京房著作v以上京氏著作大多佚失,今只存京氏易传三卷。四库全书总目归子部术数类,对其评
10、价曰:“上卷、中卷以八卦分八宫,每宫一纯卦统七变卦,而注其世应、飞伏、游魂、归魂诸例,下卷首论圣人作易揲布卦;次论纳甲法;次论二十四候配卦,与夫天、地、人、鬼四易,父母、兄弟、妻子、官鬼等爻,龙德、虎形、天官、地官与五行生死所寓之类,盖后来钱卜之法,实出于此。故项安世谓:以京房考之,世所传火珠林即其遗法。”v清人对京氏佚失的书有辑录。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京氏章句一卷,黄奭汉学堂丛书、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也有辑录。纳甲之含义v今传之纳甲筮法,尚秉和先生在周易古筮考卷八中作了简明的介绍:“纳甲者,将干支排纳于六爻中,而以干支所属之五行及筮时时日,视其生克以断吉凶。”v所谓纳甲,指将甲、乙、
11、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分纳于八卦之中。天干之排列v乾卦内三爻纳甲,外三爻纳壬。v坤卦内三爻纳乙,外三爻纳癸。v艮卦内外卦皆纳丙。v兑卦内外卦皆纳丁。v坎卦内外卦皆纳戊。v离卦内外卦皆纳己。v震卦内外卦皆纳庚。v巽卦内外卦皆纳辛。v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书易经,其卦序三男三女的排列皆依少、中、长之序,此序正与纳甲法天干顺序相同。可见,纳甲筮法确与帛书本周易有关系。地支之排列(阳卦)v乾卦:初九爻纳子,九二爻纳寅。九三爻纳辰,九四爻纳午。九五爻纳申,上九爻纳戌。震为长子,震与乾同。坎由寅纳起,至子止。艮由辰纳起,至寅止。乾卦地支之排列v 戌v 申v 午v 辰v 寅v 子震卦地
12、支之排列v 戌v 申v 午v 辰v 寅v 子坎卦地支之排列v 子v 戌v 申v 午v 辰v 寅艮卦地支之排列v 寅v 子v 戌v 申v 午v 辰地支之排列(阴卦)v坤卦:初六爻纳未,六二爻纳巳。六三爻纳卯,六四爻纳丑。六五爻纳亥,上六爻纳酉。巽卦在此基础上逆推,丑至卯。离卦自卯至巳。兑卦自巳至未。坤卦地支排列v 酉v 亥v 丑v 卯v 巳v 未巽卦地支排列v 卯v 巳v 未v 酉v 亥v 丑离卦地支排列v 巳v 未v 酉v 亥v 丑v 卯 兑卦地支排列v 未v 酉v 亥v 丑v 卯v 巳世爻与应爻v尚秉和周易古筮考:“世、应者,卦中之主,所恃以推吉凶者也。”“世为我,应为彼。”v每宫八卦中世爻
13、与应爻不同。本宫卦世爻皆为上爻,其余卦的前五卦以变爻为世。游魂卦以第四爻为世,归魂卦以第三爻为世。v世爻已经确定,而每隔两爻即为应爻。八宫所属五行v乾宫八卦属金,震宫八卦属木。v坎宫八卦属水,艮宫八卦属土。v坤宫八卦属土,巽宫八卦属木。v离宫八卦属火,兑宫八卦属金。天干所属五行v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v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v中央戊己土。地支所属五行v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五行生克v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v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说明v古人以干支计时,又以干支代表所属五行及其不同方位。这种以五行生克为框架,
14、集时间和空间于干支一身,并以此为坐标,按照一定公式将干支纳入八卦之中,进行复杂的生克运算的机制,其目的在于以五行六位的卦象图式来求解事物本末,预测吉凶祸福的发展规律。此机制正与系辞“吉凶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及“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相符。纳甲筮法“爻彖以情言”v一卦演成之后,我们先将干、支纳入卦中,然后依据卦中地支所属五行,再与本宫卦所属五行的生克而定“六亲”。所谓“六亲”,即父母、兄弟、妻财、子孙、官鬼。v凡卦中之爻所值地支五行生本宫所属五行者,为父母;与本宫所属五行同性者,为兄弟;克本宫所属五行者,为官鬼;本宫所属五行生卦中之爻所值地支五行
15、者,为子孙;而受本宫克者为妻财。以大有卦为例。卦例v官鬼 己巳 应v父母 己未v兄弟 己酉v父母 甲辰 世v妻财 甲寅v子孙 甲子v大有卦(乾宫归魂卦)v古时虽然天干地支同时排纳入卦,但实际只重地支,不重天干。以至宋元以后研究纳甲筮法者,皆以为天干无用,干脆只纳地支不纳天干。只在记录占筮时日时方用天干,以备推旬空之用。六神排列v除有六亲外,又有“以通神明之德”的“六神”说。所谓六神,即:青龙、朱雀、勾陈、螣蛇、白虎、玄武。依照此顺序自初爻向上爻而排入卦中。v青龙属木,朱雀属火,勾陈属土,螣蛇属土,白虎属金,玄武属水。v主要依据占卦时日而定:v甲乙日自青龙至玄武。v丙丁日自朱雀至青龙。v戊日自勾
16、陈至朱雀。v己日自螣蛇至勾陈。v庚辛日自白虎至螣蛇。v壬癸日自玄武至白虎。说明v甲乙日 丙丁日v上爻 玄武 上爻 青龙v五爻 白虎 五爻 玄武v四爻 螣蛇 四爻 白虎v三爻 勾陈 三爻 螣蛇v二爻 朱雀 二爻 勾陈v初爻 青龙 初爻 朱雀v以前人的筮书看,大旨以青龙为吉,白虎为凶。占疾病,则螣蛇主病一时难好,白虎主凶。另外玄武主盗贼,朱雀主是非口舌。但前人筮书多重六亲,对六神不太看重。v依卦中干支排出六亲后,筮者便有了推断所占问事情吉凶的依据。故增删卜易曰:“占防忧虑患者,若子孙持世无忧,官鬼持世忧疑难解;占功名者,若得官鬼持世,即许成名,子孙持世,且宜待时;占求财,妻财持世者必得,兄弟持世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大学 周易 课件 第五 讲和 第六 纳甲筮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