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系数和模型.ppt
《投入产出系数和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入产出系数和模型.ppt(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2、实物形态投入产出模型n(1)实物形态投入产出模型的表式n在实物投入产出表中,是以产品来进行分类的,其计量单位则是以实物单位来计量的。简化的实物形态投入产出表如下所示:n上表的简要解释:n从行向看,反映的是各类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其中一部分作为中间产品供其它产品生产中使用(消耗),另一部分则作为最终产品供投资和消费使用,两部分相加就是一定时期内各类产品的生产总量。从列向看,反映了各类产品生产中要消耗其它产品(包括自身)的数量。但应指出的是,由于列向各类产品的计量单位不一致,故不能进行运算,因此,实物投入产出模型只有行模型没有列模型。n实物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式为:n 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
2、产品n产品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若用“负”号表示投入,用“正”号表示产出,则矩阵中每一列的含义说明,为生产一个单位各种产品,需要消耗(投入)其它产品(包括自身)的数量。而主对角线上各元素,则表示各种产品扣除自身消耗后的净产出比重。同时,也可看到,此矩阵的“行”则没有经济含义,因为每一行的元素不能运算。n模型(24)建立了总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已知各种产品的总产量,则通过(24)就可计算出一定生产技术结构下,各种产品用于最终产品的数量。n当然,我们还可以建立最终产品与总产品之间的联系,即将(24)改写成:实物型接消耗系数的特点n1、可以大于等于1。n2、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不能列项求和
3、,但可以行向求和。n3、主对角线上直接消耗系数一定小于1。n(3)完全消耗系数与最终产品系数n (一)、完全消耗系数n 一般来说,任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各种直接消耗关系外(直接联系),还有各种间接消耗关系(间接联系)。完全消耗系数则是这种包括所有直接、间接联系的全面反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产品的生产中,几乎都存在这种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的关系,而充分理解各种间接消耗关系是充分理解宏观经济问题复杂性的有力工具。例如,某些表面上看起来毫无联系的部门或产品,实际上都有着比较重要的间接联系。如果能将各部门间、产品间的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关系计算出来,则对了解和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间、产品间的内在联系,
4、搞好宏观经济结构的分析和预测是有很大帮助的。n下面通过一图形来具体解释一下各种间接消耗关系的含义。n 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每生产单位j种(部门)最终产品要直接、各种间接消耗(即完全消耗)i种(部门)产品的数量。一般用来表示,用B来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n完全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全部间接消耗系数n下面用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假设国民经济只有农业(1)和工业(2)两个部门,并知它们之间的直接消耗矩阵,即为n首先分别计算农业和工业的一次间接消耗系数:n 1、农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n2、农业产品对工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n3、工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n4
5、、工业产品对工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n根据上面的分析和结果,我们就可以找到某种规律,由此得到这两个部门的一次间接消耗的系数矩阵为:n再计算农业和工业的二次间接消耗:n1、工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二次间接消耗为:n n其它二次间接消耗的计算省略。同样,我们仍可找到某种规律性,并得到二次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n我们最终得到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应为: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的区别n1、直接消耗系数相对于总产出而言,说明中间消耗与总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完全消耗系数相对于最终产品而言;说明中间消耗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数量关系。n2、完全消耗包括了直接消耗与所有的间接消耗,所以完全消耗系数总是大于相应的直接消耗系数。
6、n3、完全消耗系数可以大于1,而且价值表的直接消耗系数 必定小于1。n(二)最终产品系数n这表明i部门要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其部门的生产总量必须达到的数量,具体地说,要保证i部门能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首先其生产总量就要有一个单位的产品,然后由于其自身和国民经济间的相互消耗关系,使得i部门的总产量要超过一个单位。其超过部分和非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体现了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完全消耗关系。这一意义可用下面的例子形象地说明:n上表的第一列表明:要保证农业部门能提供一亿元的最终产品,则农业部门的生产量要达到1109亿元,轻工业部门要达到00464亿元,重工业部门要达到04114亿元,其它部门要达到00
7、904亿元。其中农业部门生产总量只超过最终产品的部分(00904亿元)以及引起其它各部门生产的数量,都是因为农业生产中对各部门(包括本部门)都存在着完全消耗关系所致。n从行来看:如果国民经济中各种最终产品分别增加那么第i部门的总产量要增加 。n同理,利用完全消耗系数与的关系,还可以推导出完全劳动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二、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n1、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各类产品的计量单位并不相同,表的纵列不能相加。n2、能确切地反映各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联系,使其不受价格变动和价格背离价值等因素的影响。n3、由于产品目录不能包罗万象,有些产品未列表中,使中间产品不完整,为了弥
8、补这一缺陷,需要在中间产品的纵列上加上一个其他项。四、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四、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 依据表1中的行列关系,可建立实物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n1、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公式 该象限“其他”项所对应的列,无法得到包括在模型中的产品的总产出量,各不能计算值接消耗系数。n2、建立引入A的数学模型 利用公式Y=(I-A)Q,得:n3、建立引入B的数学模型 计算完全需求系数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n根据 计算得:从模型中可知,表中的“其他”项实际上与最终产品除在同等地位上,这是由于“其他”项的元素不能计算直接消耗系数,而被排除在A系统之外造成的。n计算实物型劳动报酬系数n则有1、如何区分中间
9、产品和最终产品?2、请解释完全消耗系数和最终产品系数的区别与联系。3、已知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最终产品向量为 。求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和总产量X,并绘制简单实物型投入产出表。4、试证明完全劳动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或者式中,为完全劳动消耗系数行向量,为直接劳动消耗系数行向量。n3、价值形态投入产出模型n在价值投入产出表中,将国民经济分成若干部门,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而它比实物投入产出表包括的范围多而全。一般来说,价值投入产出表的行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而列则反映各部门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简化价值投入产出表形式如下:n(1)按行建立的价值模型n从行向建立价值模型的过程与实物模型是
10、完全类似的,它也是反映各部门产品生产和分配使用的情况,建立最终产品与总产品之间的平衡关系。具体过程如下:n 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n将以价值形式表示的各部门直接消耗系数代入上式,则得n(2)、按列建立的价值模型n按列建立的模型,反映地是各部门价值的形成过程,即反映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情况,建立起净产值与总产值之间的平衡关系。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列基本平衡关系式,有n 物资消耗+净产值=总产值n式中,为各部门净产值列向量,为物资消耗系数矩阵,是一个对角矩阵。即n(215)式建立了总产值与净产值之间的联系,同样,还可以建立净产值与总产值之间的联系,即由于投入产出表有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价值型投入产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投入产出 系数 模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