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根轨迹分析法优秀PPT.ppt
《第四章根轨迹分析法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根轨迹分析法优秀PPT.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根轨迹分析法第一页,本课件共有64页注意注意:K一变,一组根变一变,一组根变;K一停,一组根停一停,一组根停;一组根对应同一个一组根对应同一个K;根轨迹概念根轨迹概念-2-10jks(0.5s+1)K:0 特征方程:特征方程:S2+2s+2k=0特征根:特征根:s1,2=112kk=0时,时,s1=0,s2=20k0.5 时,两个负实根时,两个负实根 ;若;若s1=0.25,s2=?k=0.5 时,时,s1=s2=10.5k时,时,s1,2=1j2k1演示演示rltool第二页,本课件共有64页二 闭环传递函数与开环传递函数1、闭环传递函数其中D(s)=1+G(s)H(s)为闭环系统的
2、特征方程式,方程的根为特征根。第三页,本课件共有64页2、开环传递函数 (s)=B(s)/E(s)=G(s)H(s)闭环特征方程由开环传递函数加“1”组成第四页,本课件共有64页3、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 若G(s)为闭环传函,则-z和-p为闭环零、极点;若G(s)为开环传函,则-z和-p为开环零、极点。必须指出:a 闭环极点就是特征根。b 根轨迹的实质,就是从开环零极点来求取闭环极点 c 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零点就是开环零点第五页,本课件共有64页4、零点与极点表示法 零点:-z1=-2,-z2=-3极点:-p1=1,-p2=-1,-p3=-1+j,-p4=-1-j第六页,本课件共有64页GHG
3、(s)=KG*(s-piqi=1);(s-zifi=1)H(s)=KH*(s-pjhj=1)j=1(s-zjl)(s)=(s-piqi=1)hj=1(s-pj)(s-zifi=1)+kG*kH*(s-zjl)j=1(s-zifi=1)(s-pjhj=1)*KG结论:结论:1 零点、零点、2 极点、极点、3 根轨迹增益根轨迹增益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的关系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的关系第七页,本课件共有64页三 图解法求作根轨迹的基本条件1、有关复数一个复数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如z=+j矢量形式:z=z其中幅值z=2+2 相角=tg-1(/)指数形式:z=zej第八页,本课件共有64页图形表示
4、复数相加:z1=1+j1 z2=2+j2 则z1+z2=z11+z22复数相乘:z1z2=z1z2(1+2)复数相除:z1/z2=z1/z2(1-2)第九页,本课件共有64页2、根轨迹方程 闭环特征根和开环零、极点也可以是复数,因此复数形式也可用到传递函数中来。根轨迹上每个点都是上述方程的根,或者说凡平面上满足上式的点都在根轨迹上,根轨迹就是这些点的集合,称为根轨迹方程。第十页,本课件共有64页根轨迹的模值条件与相角条件根轨迹的模值条件与相角条件j=1mn1+K*=0(ss-zjpi)i=1-1(s-zj)(s-pj)=(2k+1)k=0,1,2,j=1i=1mnj=1mnK*=1 ss-zj
5、pii=1K*=mnj=1 s-zj s-pii=1相角条件相角条件:模值条件模值条件:绘制根轨迹的充要条件绘制根轨迹的充要条件 确定根轨迹上某点对应的确定根轨迹上某点对应的K*值值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4页 1、相角条件 (s+zi)-(s+pj)=0-(s+1)+(s+2)=180o(2k+1)试差法 s=-1.5 1+2=180 o s=-1.5+j1.5 1+2=180 o s=-1.5-j1.5 1+2=180 o找出足够多的点,连接而成根轨迹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4页2、幅值条件不同特征根s,就对应了不同的K值。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4页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1 根轨迹的起
6、点和终点由幅值条件:K=0时,s=-pi,即根轨迹始于开环极点;K=时,s=-zj,即根轨迹终于开环零点。极点多于零点时,只有s 才有K=,则此时根轨迹将趋于无穷远。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4页2 根轨迹的支数根轨迹支数=闭环极点数=开环极点数3 根轨迹的对称性由于特征方程的根1+G(s)H(s)=0只有实根和共轭复根两种,故根轨迹必在实轴上或是对称于实轴。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64页4 实轴上的根轨迹在实轴的根轨迹上任取一点s1,则其与开环零极点间构成的矢量有三种可能:(1)开环零极点为共轭复数,如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64页(2)开环零极点在左边实轴上如-p2和z2也有2=0 2=0所以2+2
7、=0(3)开环零极点在右边实轴上如-p1和z1则1+1=1800根据相角条件,前两种情况矢量角为零,不需考虑。只要考虑开环零极点在右边实轴上的情况。设s1右边有a个极点和b个零点,由相角条件可知:b 1800 a 1800=(2k+1)1800 (k=1,2,.)b a =(2k+1)即结论为:实轴上的点,若其右边实轴上有奇数个开环零极点,则它必在根轨迹上。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64页 六、根轨迹的渐近线 有n-m条根轨迹分支沿着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为,截距为-的一组渐近线趋向无穷远处。其中 =式中,k=0,1,2,一直取够n-m 个夹角为止。渐近线与实轴交点的坐标以-a表示,则 -a=180(2
8、k+1)nmnm(-pj)(-zi)J=12i=1nm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64页例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s)=试在s平面上确定根轨迹渐近线的方位。解:系统有4个开环极点和1个开环零点:-p1=0,-p2=-1+j1,-p3=-1-j1,-p4=-4;-z1=-1。可知有3条根轨迹趋于无穷远处,其渐近线的方位是:截距:-a=Kg(s+1)s(s+4)(s2+2s+2)(0)+(-1+j)+(-1-j)+(-4)-(-1)4-1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64页 =-夹角:=当k=0,1,2时,=60,180,300。3条渐近线如图的虚线所示。53180(2k+1)3jws平面0-1-221-
9、3-2-1-453-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64页七、根轨迹的分离点和回合点 两条根轨迹分支在s平面上的某点相遇,然后又立即分开的点,叫做根轨迹的分离点(或会合点)。图所示为两条根轨迹分支。它们分别从开环极点-p1与-p2出发,随着Kg的增大,会合于a点,接着从a点分离,进入复平面,然后又从复平面回到实轴,相遇于b点,再从b点分离。0jw a-p2-p1-z1b图 根轨迹的会合与分离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4页最后,一条分支终止于开环有限零点-z1,另一条趋向负无穷。我们把a点称作分离点,b点称作会合点。一般地,若实轴上两相邻开环极点之间存在根轨迹,则这两相邻极点之间必有分离点;若实轴上相邻开环零
10、点(其中一个可能是无穷远零点)之间存在根轨迹,则这两相邻零点之间必有会合点。若实轴上根轨迹处在开环零点与极点之间,则它们中间可能既无分离点也无会合点,亦可能既有分离点也有会合点。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4页求取分离点的方法很多,主要有:1 重根法如果代数方程f(s)=0有重根s1,就必同时满足f(s1)=0 和f(s1)=0。设开环传递函数为 Gk(s)=Kg =Kg其中,N(s)、D(s)分别为m阶、n阶多项式,则闭环特征方程为:1+Kg =0或 D(s)+Kg N(s)=0 mi=1(s+zi)(s+pj)nj=1N(s)D(s)N(s)D(s)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4页设f(s)=D(
11、s)+KgN(s)=0 且f(s)=D(s)+KgN(s)=0消去Kg得D(s)N(s)-N(s)D(s)=0即从该方程解得的重根点就是分离点或会合点。2 极值法在实轴的根轨迹上,分离点或会合点对应着Kg的极值,因而可以用求极值的办法求分离点或会合点。由前闭环特征方程可知,Kg=-D(s)/N(s)故 =-=dKgdsD(s)N(s)-N(s)D(s)N2(s)D(s)N(s)-N(s)D(s)N2(s)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64页如果令dKg/ds=0,则其结果与重根法相同。例: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Gk(s)=试求分离点。解:由题知,D(s)=s(s+1)(s+2)N(s)=1 故 D(s)=
12、3s2+6s+2 N(s)=0 解得 s1=-0.423 s2=-1.577由于s2不在根轨迹上,因而分离点是s1。Kgs(s+1)(s+2)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64页八、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 根轨迹的出射角是指始于开环极点的根轨迹在起点处的切线与正实轴的夹角。而根轨迹的入射角,是指终止于开环零点的根轨迹在终点处的切线与正实轴的夹角。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64页出射角和入射角又分别称为起始角和终止角。设根轨迹离开某开环极点-pa时的出射角为a;根轨迹进入某开环零点-zb时的入射角为b,则a、b之值可求之如下:设系统开环零、极点的分布如图所示。jw1-p12-p2-p3
13、-z132-pas1xxxx复数极点出射角的求取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64页按相角条件有 1-1-2-3-a=180(2k+1)故 a=+180+1-(1+2+3)当0时,其他零、极点对s1的幅角等于对-pa的幅角。如果系统共有m个有限零点,n个极点,那么式(4-27)可写成以下的通式:a=+180(2k+1)+i-jmi=1j=1na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64页式中,j=-pa+pj 是各开环极点对-pa的幅角;i=-pa+zj 是各开环零点对-pa的幅角;表示j=1n取代数和,但不包括-pa的角度,因为该点的幅角已经在式(4-28)中用a表示过了。同理可求得根轨迹进入复数零点-的入射角通式
14、为 b=180(2k+1)+j-ibj=1ni=1nmj=1b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64页例 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零、极点的分布如图4-9所示,试确定根轨迹离开复数共极点-p1、-p2的出射角。解 按公式(4-28),由作图结果得b=+180(2k+1)+-p1+z1-p1+p2-p1+p3-p1+p4=+180(2k+1)+45 -90-135-26.6=+1802k-26.6取k=0,得1=-26.6。S平面135-p3-j026.6-p2-3-2-z14526.6-p4-p126.6xxjw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64页取k=0,得1=-26.6。考虑到根轨迹的对称性,根轨迹离开-p2点的出射
15、角必为2=-26.6。九、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意味着闭环特征方程出现纯虚根。故可在闭环特征方程中令s=jw,然后令其实部和虚部分别等于0,从中求得交点的坐标值及其相应的Kg值。例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s)=Kgs(s+1)(s+2)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64页试求根轨迹和虚轴的交点,并计算临界根轨迹增益Kgp。解 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s+1)(s+2)+Kg=0 即 s3+3s2+2s+Kg=0 (A)当Kg=Kgp时,根轨迹和虚轴相交。为求出交点,令s=jw,代入特征方程(A),得(jw)3+3(jw)2+2(jw)+Kgp=0上式分解为实
16、部和虚部,并分别等于0,即 Kgp-3w2=0 2w-w3=0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64页解之,得w=0,+-2,相应的Kgp=0对应于根轨迹的起点,显示不属于所讨论的根轨迹与虚轴之交点。只有当Kgp=6时,根轨迹才与虚轴相交,其交点坐标为+-jw=+-j2。于是Kgp=6为根轨迹的临界增益。本题给出Gk(s)是以零、极点表示的,可将其化为典型环节即时间常数表示的形式,如下:Gk(s)=式中,K=Kg/2,是系统的传递系数。显然,当Kg=Kgp=6时,K=Kp=3。Kgs(s+1)(s+2)KKg/2s(s+1)(0.5s+1)s(s+1)(0.5s+2)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64页绘制根轨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根轨迹分析法优秀PPT 第四 轨迹 分析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