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高性能混凝优秀PPT.ppt
《第2章高性能混凝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高性能混凝优秀PPT.ppt(1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章 高性能混凝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38页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v前言:v砼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裂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砼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钢筋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
2、产生。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38页v2.1.1 国内外现状与技术发展概况v2.1.1.1 国内外现状v砼已发展为商品砼,砼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计量控制以及砼搅拌、运送、泵送浇注的技术含量有了空前的提高,但砼的裂缝却变成了不可避免的事,真可谓是没有不裂的砼。已成为砼质量的通病。在房屋建筑中,虽然有些砼的裂缝并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安全,但随着住宅建筑的商品化,购房者对砼裂缝的投诉越来越多,因此受到住宅建筑开发商和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有人认为避免砼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是加密配筋。加密配筋不能消除砼的裂缝,只是把本来数量少而宽的裂缝变为数量多而细的裂缝。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38页v具有较高密实性和
3、抗渗透性的砼裂缝所引起的砼耐久性问题,在美国引起轰动。1987年美国国家材料顾问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报道大约253000座砼桥梁的桥面板,其中部分仅使用不到20年,由于砼裂缝已经导致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且每年还将增加3500座。20世纪90年代美国砼桥面板普遍转向使用更高强度的砼,但发现10万座砼桥面板是在砼浇筑后一个月内就出现了间隔13m的贯穿性裂缝。高强砼还是无济于事。对砼裂缝所引起的耐久性的重视,主要是由于经济因素。美国的一些专家预计,修补和翻修现有基础设施的费用以10亿美元计。研制抗裂性能更好的砼,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则只需很少的维修费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38页v
4、2.1.1.2技术发展概况 v(1)密实性、裂缝与耐久性v起初认为:砼耐久性的劣化,仅仅是因为砼密实度不够造成的,于是就去研究更密实的砼,以提高砼的耐久性。实践表明,即使是密实度很高的砼也不一定耐久。高密实度砼耐久性劣化的元凶是砼裂缝。砼裂缝破坏了高密实度混疑土的耐久性。v美国一个砼学者Mehta,提出了由于砼裂缝而造成砼耐久性劣化的整体模型,砼破坏的全过程图。Mehta形象地描述了砼因裂缝破坏的整个过程。从这个过程中看到,含有微裂缝而没有贯穿到表面的砼的破坏全过程,造成最后的破坏,是由于出现了贯穿表面的裂缝,使腐蚀介质能轻而易举地进入砼内部而导致的结果。具有先天缺陷、表面有贯穿裂缝的砼的破坏
5、,就可以想像而知了。要保持砼的耐久性,唯一的出路是防止砼裂缝。然而不裂缝的砼不密实,而密实的砼又不抗裂,砼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到达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138页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38页v(2)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v由于砼是弹、黏,塑性的混合体,其物理力学性能非常复杂,再加上试验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对砼的开裂行为,一直被简化为完全弹性体来对待的。认为受约束的砼产生收缩时,就会产生拉应力,拉应力的大小就等于收缩应变与砼弹性模量的乘积。v当砼的收缩到达一个极限,即产生的拉应力大于砼极限抗拉强度时,砼就当砼的收缩到达一个极限,即产生的拉应力大于砼极限抗拉强度时,砼就被拉裂而出
6、现裂缝。被拉裂而出现裂缝。这种简单的假定在砼强度等级较低的情况下,被认为是比较保守的,但它所存在的问题,被砼较大徐变松弛所掩盖,部分拉应力被徐变(黏性)松弛所释放,释放后的实际应力才决定砼是否会裂。v砼强度等级越来越高时,这种矛盾就显现出来了。由于砼早期强度的提高,砼的早期弹性模量迅速增加,同时也丧失了较大的应力松弛能力。虽然砼的收缩没有增加多少,甚至有所减少,但由于弹性模量的迅速增加,导致收缩应力大大增加,最终造成砼早期开裂。v要提高砼抗裂性能,不但要减小砼的收缩,而且还要降低砼的早期弹性模量和提高早期应力松弛能力。降低砼的早期弹性模量和提高早期应力松弛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降低砼的早期强度。为我
7、们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防治砼裂缝的技术途径。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38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38页v(3)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发展概况v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设计、材料、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设计、材料、施工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施工中每一个技术环节。v1)防裂的设汁技术措施v为容纳建筑物在各部分之间的变形和位移,减小约束应力的积聚,避免裂缝的产生,应设置各种类型的构造缝。在砼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伸缩缝”属于构造缝中的一个类型。实际上构造缝远不止“伸”和“缩”,可以分为:膨胀缝(伸)、收缩缝(缩)、沉降缝、抗震缝、体形缝、局部缝、控制缝、拼接缝等。这些缝都与避免砼
8、结构产生裂缝有关。应结合建筑物的结构、所采用砼的性能以及施工的具体条件,合理地设置构造缝,达到防止砼裂缝的出现。防治裂缝的设计技术措施还包括建筑物保温隔热技术措施和控制结构裂缝的设计措施。v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38页v2)关于砼材料的抗裂性能v(A)砼抗裂性能劣化的原因v砼收缩的增加、应力松弛的减弱引起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砼收缩的增加、应力松弛的减弱引起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砼原材料性能、砼配合比以及砼所处的环境条件。砼原材料性能、砼配合比以及砼所处的环境条件。在砼原材料中,首先是水泥的抗裂性能的劣化。据研究表明,由于追求高早强,水泥的含碱量越来越高、水泥的细度越来越细、C3S的含
9、量越来越高,这些导致了水泥抗裂性能的大幅度下降。其次就是骨料,由于我国对砼骨料粗放型的管理,使骨料的级配越来越差,孔隙率大幅度高,导致水泥用量增加,砼抗裂性能降低。v砼配合比方面,由于砼强度的提高,水灰比减小,导致砼自收缩增大。v砼的裂缝大多在砼未硬化以前其表面已形成细小的未贯穿裂缝,只不过因裂缝宽度很小没有察觉而已。由于这些细小裂缝的存在。当砼收缩时,裂缝尖端处产生应力集中,砼徐变松弛大大削弱,轻而易举使裂缝扩展而开裂。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38页v(B)砼抗裂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技术v与砼抗裂性能有关的测试方法有: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与砼抗裂性能有关的测试方法有: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砼收缩
10、试验方法、砼抗拉强度试验方法、砼静力受压弹砼收缩试验方法、砼抗拉强度试验方法、砼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性模量试验方法。v由于大体积砼的中心,处于绝热升温状态,在水泥水化热的作用下。温度迅速升高,而大体积砼的边缘,与温度较低的大气接触,散热较好,升温速度较慢于是就产生温差。由于砼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量不同,就产生了内应力。当温差大于25度时,砼就可能开裂。控制水泥的水化热以及与大气接触控制水泥的水化热以及与大气接触面的保温措施是防止大体积砼开裂的两个主要的面的保温措施是防止大体积砼开裂的两个主要的技术措施。技术措施。v为克服自由收缩试验的弊病,出现了约束收缩试验。约束收缩试验较好地模拟了砼在约
11、束状态下的受力状况,因此也能较准确地预测砼后期的抗裂性能被得到广泛的认同。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38页v2.1.2 技术内容v2.1.2.1 裂缝防治的设计措施v(1)结构缝的设置v1)建筑工程的体量较大、体型复杂时,可通过设置结构缝将其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以避免在结构中积累过大的约束应力(或应变)而引起间接裂缝。v(A)膨胀缝:能容纳超静定结构中膨胀变形的缝;v(B)收缩缝:能容纳超静定结构中收缩变形的缝;v(C)沉降缝:能减轻地基不均匀变形对建筑物影响的缝;沉降缝:能减轻地基不均匀变形对建筑物影响的缝;v(D)防震缝:能防止或减轻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碰撞的防震缝:能防止
12、或减轻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碰撞的缝;缝;v(E)体型缝:结构形状或体量发生突变时,将结构在突变处分割为不同部分而设置的缝;v(F)局部缝:在结构形状突变的部位,为减轻应力集中影响而设置的局部缝;v(G)控制缝:在结构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通过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主动引导裂缝出现所形成的缝;v(H)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时,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浇筑区域,在预定位置接槎所形成的缝。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38页v2)设置结构缝时,可根据设计要求在以下形式中选择:v(A)全部断开的缝:自下至上将结构分割成独立的结构元;v(B)上部断开的缝:基础部分相连而将上部结构断开;v(C)局部
13、断开的缝;将结构在局部范围内断开;v(D)钢筋断开、砼接槎的缝:不考虑内力传递,仅需做填充处理;v(E)钢筋后连接,砼接槎的缝;施工阶段不考虑内力递,事后用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实现钢筋连接,形成整体而可以传递内力;v(F)钢筋连通、砼接槎的缝:钢筋连续通过接缝,考虑内力传递,施工时混凝土在此接槎;v(G)钢筋和 砼连续,后期引导裂缝出现的缝:在结构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预先设置薄弱截面或采取其他措施引导裂缝出现。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38页v3)结构缝除应有符合设计要求的传递内力的能力以及容纳结构构件变形,位移的能力外,尚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v(A)耐久性:避免由于结构缝的存在而引起结构耐久
14、性方面的问题,保证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正常工作。v(B)防水防渗,防漏: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及其他液体,气体的渗漏;v(C)隔声、隔热、阻火:应采取措施保证结构缝的隔声,隔热,阻火性能;v(D)外观:将结构缝的设计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通过建筑处理避免影响美观和产生不安感;v(E)易检测性和易维修性:结构缝应便于常规检测及维修。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38页v(3)控制结构裂缝的设计措施v1)一般规定vA)砼结构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根据荷载效应验算构件的抗裂性能及裂缝宽度,并符合有关裂缝控制的要求。v(B)砼结构应按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伸缩缝,其最大间距应符合有关规
15、定。处于不利条件下的砼结构应当减小伸缩缝间距。当采取可靠措施后,也可适当放宽伸缩缝间距。v(C)在设计时合理设置后浇带可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后浇带不能代替伸缩缝。后浇带间距不大于30m,浇筑砼的间距时间2个月以上,且宜用膨胀砼浇筑。v(D)采用预制构件(特别是预应力构件)的装配式结构及叠合结构,具有较好的裂缝控制性能,但应通过有效的构造措施消除拼接裂缝并增强结构的整体性。v(E)砼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偶然作用和非设计工况所引起的效应,并在相关部位采取合理的防裂构造措施。v按简支设计,但实际上具有一定程度嵌固受力的结构部位;v按自由边界考虑,但变形、位移较大时,仍能起到约束作用的结构部位;
16、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38页v2)板的裂缝控制v(A)板中受力钢筋间距:当板厚板中受力钢筋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当板厚150mm时,不宜大于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且不宜大于250mm。v(B)在现浇简支板的支座部位,宜配适量的负弯矩板面钢筋,以避免支座约束可能产生的负弯矩裂缝。vC)处于温度收缩应力较大区域的砼连续板,其板底伸人支座正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宜在5d的基础上适当增加,v(D)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
17、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构造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的1/4。v(E)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与砼墙整体浇筑的砼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不小于直径8mm、间距200mm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人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4,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1/5。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38页v(F)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砼土板,其上部与板边垂直的构造钢筋直径应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伸人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在
18、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上部构造钢筋,该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l/4。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v(G)现浇混凝土板的角部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也可按45度方向斜向布置。v(H)单向板应沿垂直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向板应沿垂直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单位宽度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
19、0.15;分布钢;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v(J)对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砼板,可在周边支承梁、墙中心线处设置控制缝。v(J)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一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对屋面板等部位,还应适当增加配筋率。v(K)基础筏板当厚度大于2m时,除在板的顶面、底面应布置纵横钢筋
20、以外,尚宜在板厚方向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间距不超过1m,直径不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v(L)挑檐板宜采用挑梁式而不宜采用悬臂板形式。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38页v2.1.2.2 裂缝防治的材料措施v(1)一般规定v1)为控制砼裂缝的产生,应妥善选择砼的组成材料和配比,以使砼除符合为控制砼裂缝的产生,应妥善选择砼的组成材料和配比,以使砼除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外,还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设计和施工要求外,还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v2)对于抗裂性要求较高的砼,其组成构料和配合比除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外,还应根据抗裂性试验和评价方法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优化设
21、计。v(2)砼原材料的选择v1)水泥的选择v宜优先选择产品质量稳定、大型水泥生产厂生产的水泥,其品种优先选择的次序是;低碱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大体积砼宜选用低热水泥。无特殊要求时,不宜选用早强水泥、含碱量较大的水泥、细度较细的水泥或超细水泥。v2)掺合料的选择v在砼中优先选用I级或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以改善砼的抗裂性能。对于使用硅灰的砼,硅灰掺量不宜大于3,并应采取可靠的防治裂缝的技术措施。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38页v3)外加剂的选择v选择外加剂时,应注意外加剂之间的匹配以及与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选择宜与水泥选择同时进行 v4)细骨料的选择v应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
22、和检验方法控制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对于抗裂性要求较高的砼宜选取含泥量小于1.5、泥块含量小于0.5的中砂,并应对细竹料的级配进行优化。v5)粗骨料的选择及级配的优化。v应选择粒型好、针片状含量少、空隙率小、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可用几种粒径不同的粗骨料进行骨料级配的优化。v处于潮湿环境中的砼结构,应采用非碱活性骨料以防止碱-骨料反应的发生。v6)在砼中掺人一定量的纤维和(或)阻裂型的有机聚合物,可提高砼的抗裂性能。有机纤维如聚丙烯、尼龙类纤维等,能提高砼塑性抗裂性能;钢纤维能提高塑性抗裂性能和硬化后砼抗裂性能。在纤维分散度良好的情况下,砼抗裂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纤维和阻裂型的
23、有机聚合物同时入,对砼的抗裂性能的改善优于单掺纤维和阻裂聚合物。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38页v(3)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参数的选择v1)水泥用量 v在满足砼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宜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在满足砼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宜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的砼水泥用量宜为的砼水泥用量宜为150450kg/m3,高强砼中水泥及掺合料总量应,高强砼中水泥及掺合料总量应不大于不大于550kg/m3。v2)水胶比应适当,除采取特殊措施的情况下,宜为0.4-0.55。v3)砂率在满足砼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宜降低砂率。特别是流动性和大流动性砼,应适当控制砂率,以防止因砼拌合物离析而使抗裂性能劣化。
24、v4)掺合料v砼中宜加入水泥用量20以上的I级或级粉煤灰。当需掺人磨细矿渣时,宜与粉煤灰双掺。v5)坍落度v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宜采用较小的砼坍落度,以防止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导致砼表面产生裂缝。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38页v(4)抗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v1)抗裂砼配合比优化设计要求v抗裂砼抗裂砼配合比优化设计应在强度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使砼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抗裂性。配合比的优化宜遵配合比的优化宜遵循以下原则:循以下原则:v(A)最小水泥最小水泥(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用量原则用量原则v在满足砼强度和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小水泥(胶凝材料)用量,以增大骨料体
25、积,提高砼的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v(B)最大骨料堆积密度原则最大骨料堆积密度原则v应重视砼中骨料的级配设计,以获取骨料的最大堆积密度、最小空隙率,最少胶凝材料的用量。v(C)适当水胶比原则适当水胶比原则v水胶比的选择应满足砼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不宜过大(超过o.55)或过小(小于0.4)。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38页v2)抗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v在原材料选择、细骨料和粗骨料级配的优化完成后,按上述原则试配混凝土配合比,并符合下列要求:v(A)水灰比不宜小于0.4。v(B)粗、细骨料的体积含量不宜小0.70;体积砂率不宜大于0.41。v(C)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章 高性能混凝优秀PPT 性能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