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语文授课教案五篇.docx
《2021年高二语文授课教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二语文授课教案五篇.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高二语文授课教案五篇对于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用途的教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写成多种形式。既不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1陈毅市长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斋、羹、偌、撷、驽、踢。2.理解词语:深居简出、恕不接待、闭门羹、才疏学浅、自误、痛心疾首、伊始、礼贤下士、秉烛夜谈。3.了解文中表示第一人称“我”的词:鄙人、在下、吾、本市长、不才、老朽。4.了解话剧的基本特点。5.了解“冰糖葫芦”式的结构。二、阅读理解:2.了解陈毅和齐仰之的性格特点及其个性化的语言。3.了解“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4.了解陈毅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的妙处
2、。5.理解潜台词在剧中的深刻含义。三、能力训练:1.读课文,认真体会人物语言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点。2.排演这场戏。3.课外阅读全剧。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预习。1.“基础知识目标”中1、2条做练习。2.列出情节提纲。3.思考如下问题:(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节选部分中出现过几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2)陈毅为什么要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的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3)齐仰之对陈毅从开始的拒之门外,到只有三分钟空闲,到可尽情尽意言之,再到谈上三天三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4)这一场戏刻画了陈毅和齐仰之怎样的性格特征?二、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1.订正字词练习
3、、情节提纲。2.导入设问:前面我们学的白毛女选场是歌剧,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剧呢?提示:此问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文体特点,不与白毛女选场混淆。话剧,顾名思义,台词全部是人物对话,通过对话来表演。三、了解剧情,列出结构图示。1.列结构示意图。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写出结构板书图:提示:教学中要注意板书设计,利用科学的板书教学是一门艺术,无疑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这个板书展示了剧情发展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又将四个阶段的具体场面进行了概括提示,根据这个提示可进行剧情复述。图上提示了“启承转合”的结构思路,便于学生识记理解。另外,板书图整齐美观,能给人美感。2.理解“冰糖葫芦”式结构
4、。所谓“冰糖葫芦”式结构,即每一场都可以独立成章,陈毅市长共有十场,每一场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好比一个葫芦。全剧便是由10个葫芦串成的。四、赏析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性格。1.学生分析个性化的语言。2.教师归纳赏析。话剧是靠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因此要求对话个性化。陈毅豪爽、机敏、直率、扇门我就进不去!”再次按铃,开门之后说:“我倒是干大事的!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多么豪爽而泼辣。齐仰之的对话,则可以看出他固执、急躁、清高、朴直的特点。例:“他是何许人!不认识!”“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学者以无知为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我一定效力!”这些对话都表现了他
5、的个性。五、问题讨论,落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问题。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是齐仰之坚持的原则,说明他潜心钻研,惜时如金。由于他门上的这张字条,使陈毅吃了闭口羹”,后来陈毅终于进了屋,但只有“三分钟之限”,但一谈便取得了“尽情尽言之”的胜利,随着剧情发展,最后愿意“秉烛夜谈”“三天三夜”。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都与“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有关。2.陈毅为什么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6、这是陈毅高超的说话艺术的表现,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非常切合齐仰之这个化学家的身份,能够引起齐仰之的谈话兴趣和极大注意,这样使齐仰之与陈毅交谈下去,陈毅也就巧妙地使齐仰之由“只有三分钟之限”到“尽情尽意言之”,再到“秉烛夜谈”“三天三夜”,这个妙喻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六、理解“潜台词”。设问1: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间,说:“齐先生就住这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齐先生您是个海内外知名的化学家,怎么住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这与您的身份不相符合呀!设问2:齐(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其潜台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要讲
7、就快讲,否则时间一到就不跟你讲了。提示:戏剧语言含有“潜台词”,这是戏剧语言的特点,分析其“潜台词”,是赏析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故设计了这个环节。七、精段阅读训练。选段:从“齐仰之:你们真的要办药厂!”到“陈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详见课文)阅读训练题设计:(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枉驾来访礼贤下士(2)“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这句话出自典故_一语,表现_。(3)齐仰之一段话充分表达了他的性格,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固执急躁B.自我醒悟C.认识正确D.爱国情感(4)语段中“化学”比喻
8、_;“碱性”比喻_;“中和”比喻_。(5)这段话在全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接近,靠近;达到;旧时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尊敬、礼貌。(2)三顾茅庐;陈毅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以一片赤诚之心尊重知识分子。(3)A。(4)社会变化之学,改变、转移人心;陈毅关心国计民生,尊重科学;政治需要科学,科学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与化学中和。(5)这是情节高潮部分,矛盾解决了。)说明:精段的阅读训练采取设计练习题的形式,比空泛的分析更有实效。这是实施讲练结合的教学原则。教学后记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2苏轼石钟山记课文说明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
9、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灵的颤动和气息。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石钟山记教案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三
10、、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以为:认为临:接微风鼓浪:鼓,激荡常:一直,时间副词钟磬:(磬,q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偏义复词:偏在“钟”)访:探寻双石:两块石壁腾:传扬徐:慢慢歇:消失1、指导朗读第一段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声。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2、质疑。(1)石钟山的地
11、理位置(背答)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的。(自圆其说即可)(3)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有哪两种解释?提出这两种解释的人各持什么依据?人们对此持何种态度?作者对这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a依据事实b人们的态度c质疑理由郦说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b人常疑之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李说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b余尤疑之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3)齐背第一段。二、研度读第二段(一)1、老
12、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舟:名作状,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因:因此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古人用干支纪日固:通“姑”,姑且莫:“暮”的本字独:副,仅搏:击且且:也也有大石当中流:(当,d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察:细看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涵澹:形容水波荡漾澎湃:形容波浪冲刷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汝识之乎:(识zh,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因笑谓:因,副,于是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2、指导诵读:“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为
13、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那段景物描写也要读出作者恐怖惊惧的心理,有如临其境感。作者“因笑谓迈曰”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和自豪)(二)探疑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谁一起探寻石钟山的?用原文的话回答: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板书背诵要点)2、在真正去之前,庙里小童沿用李渤之发做了演示(为什么要插这一笔?答曰:以讹传讹,可叹李渤谬论流毒之广。)文中哪几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3、因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亲自考察。考察中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
14、了什么?(用原文回答)看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听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这是水上的声音)(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作者的心情怎样:余方心动欲还(动:惊。害怕、恐惧,精神紧张,周围的环境诡谲阴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作者能不顾艰险这样的地方,足见他的勇气和胆量。现在不是流行探险这一运动吗?攀登珠穆朗玛,穿越荒滩戈壁,探险原始森林,不仅为了科学研究,更为了挑战自身。)好,大家来读
15、这一段,读出作者的感受来。4、作者没有离开这种离开恐怖的环境,他怎么做了,发现声音从那里来的?“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背答)5“舟回至两山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背他)所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这种“窾坎镗鞳之声”和“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可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射”“歌钟”做喻呢?(1)为了说明山有钟声,因为“无射”“歌钟”都是钟名(2)“无射”本来是古代很好听的乐
16、曲的名字,那么以无射命名的大钟演奏的音乐必定气势。(3)衬出作者经过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悦和兴奋,真的那么好听吗?心理作用。“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对郦道元的侧面肯定。古之人,暗指郦道元这一段写夜间实地考察,发现了钟声和山形水势的关系,找出了始终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三)背诵指导:路经始终山小童证明以声得名山中恐怖景象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声音来源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三、研读第三段(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臆断:(臆,y)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终不肯:副,始终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陋者:不会思考的人乃:竟实:真实的原因是以:因此
17、(二)解疑1、在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作者用反问句发表肯定的论断(1)第一句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语气强烈,突出全文的主旨2、那么长期以来关于始终山命名的由来疑团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什么?第一言之不详,人常疑之(郦道元)第二“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士大夫为什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第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第四“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斧斤考击,以讹传讹。(李渤、小童)3、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作者为什么“叹郦元”而“笑李渤”?引申:你认为作者笑郦元李渤可取吗?苏轼
18、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A命名与声音有关。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苏轼的实地考察印证了这一点。B与它的山形有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不过,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他一个外行人能做到如此执著已经不错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四、齐背全文。(搞各种形式的背诵活动)五、讨论:石钟山记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
19、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3张衡传教学目的: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详略的剪裁。2、难点: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强烈的抒_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张衡(78-13
20、9)东汉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节。二、研读课文,掌握内容1.逐段阅读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1)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游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因果谦虚、踏实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虽才高于世,而无骄
21、尚之情虽然然而(转折复句)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从容淡静、不交俗人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概括叙述)(列举事例)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精思博会(文才出众)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如不应(侧写其才之奇)(正写其品之高)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2)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3)写张衡不慕
22、_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4)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仪器正式投入使用。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5)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语文 授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