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7篇.docx
《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7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7篇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1课 时 授 课 计 划 -15课号:15课题:8.1概述8.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目的与要求: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特点和研究重点、功能描述。2掌握组合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重点与难点:组合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教学方法设计:1.由于分析与设计是逆过程,所以重点讲分析方法,设计方法自然引入。2.讲解中注意阐明分析、设计思想。3.需要通过一定量的例题说明方法,最后归纳总结。教具:课堂讨论:生活中组合电路的实例(电子密码锁,银行取款机等)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复习(提问):1.描述组合逻辑电路逻辑功能的方法主要有?(逻辑表达式、真值表
2、、卡诺图和逻辑图等。)2.各种表示法之间的相互转换?授课班次:课时分配:课堂教学环节课堂组织课堂讨论复习(提问)新课讲解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时间分配(分)5557032提纲8.1概述组合逻辑电路:定义构成电路特点8.2.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一、基本分析方法分析:给定逻辑电路,求电路的逻辑功能。步骤:二、分析举例归纳总结:8.2.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一、基本设计方法设计:设计要求逻辑图。步骤(与分析相反):二、设计举例1单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2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8.1概述组合逻辑电路:在任何时刻的输出状态只取决于这一时刻的输入状态,而与电路的原来状态无关的电路。生活中组合电路的实例
3、(电子密码锁,银行取款机等)电路结构:由逻辑门电路组成。电路特点:没有记忆单元,没有从输出反馈到输入的回路。说明:本节讨论的是SSI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8.2.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提问:1.描述组合逻辑电路逻辑功能的方法主要有?(逻辑表达式、真值表、卡诺图和逻辑图等。)2.各种表示法之间的相互转换?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相当于是各种表示法之间的相互转换。一、基本分析方法分析:给定逻辑电路逻辑功能。步骤:1给定逻辑电路输出逻辑函数式一般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逐级写出各个门输出对其输入的逻辑表达式,从而写出整个逻辑电路的输出对输入变量的逻辑函数式。必要时,可进行化简,求出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式。2列
4、真值表将输入变量的状态以自然二进制数顺序的各种取值组合代入输出逻辑函数式,求出相应的输出状态,并填入表中,即得真值表。3分析逻辑功能通常通过分析真值表的特点来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二、分析举例例8.2.1 分析图6.2.1所示逻辑电路的功能。解:分析步骤(1)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逐级写,并且变成便于写真值表的形式) (2)列真值表。将A、B、C各种取值组合代入式中,可列出真值表。 (3)逻辑功能分析。由真值表可看出:在输入A、B、C三个变量中,有奇数个1时,输出Y为1,否则Y为0,因此,图6.2.1所示电路为三位判奇电路,又称为奇校验电路。例8.2.2分析图6.2.2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并指出该
5、电路设计是否合理。解:分析步骤(l)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2)真值表。 (3)逻辑功能分析。由表6.2.2可看出,图6.2.2所示电路的A、B、C三个输入中有偶数个1时,输出Y为1,否则Y为0。因此,图6.2.2所示电路为三位判偶电路,又称偶校验电路。(4)改进:这个电路使用门的数量太多,设计并不合理,可用较少的门电路来实现。变换表达式可用异或门和同或门实现,电路如图6.2.3所示。归纳总结:1 各步骤间不一定每步都要,如:省略化简(本已经成为最简)由表达式直接概述功能,不一定列真值表。2 不是每个电路均可用简炼的文字来描述其功能。 如Y=AB+CD8.2.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一、基本设计
6、方法设计:设计要求逻辑图。步骤(与分析相反):1分析设计要求列真值表根据题意设输入变量和输出函数并逻辑赋值,确定它们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将输入变量以自然二进制数顺序的各种取值组合排列,列出真值表。2根据真值表写出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3对输出逻辑函数进行化简代数法或卡诺图法4根据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式画逻辑图。最简与一或表达式、与非表达式、或非表达式、与或非表达式、其它表达式二、设计举例1单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例8.2.3 设计一个A、B、C三人表决电路。当表决某个提案时,多数人同意,提案通过,同时A具有否决权。用与非门实现。解:设计步骤(1)真值表设A、B、C三个人,表决同意用1表示,不同意时用0表
7、示;Y为表决结果,提案通过用1表示,通不过用0表示,同时还应考虑A具有否决权。(3)画逻辑图,如图8.2.5所示2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例8.2.4 设计一个将余3码变换为8421BCD码的组合逻辑电路。解:设计步骤(1)真值表输入:余3码,用A3 、A2 、A1 和A0 表示,输出:8421BCD码,用Y3 、Y2 、Y1 和Y0 表示。余3码有六个状态不用,不会出现,作任意项处理。(2)卡诺图化简。见教材中图6.2.6应画四张卡诺图分别求出Y3 、Y2 、Y1 和Y0 的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含有最小项的方格填1,没有最小项的方格填0,任意项的方格填。由卡诺图可写出 Y0、Y1 、Y2 和Y
8、3 的最简逻辑函数(3)画逻辑图。图8.2.7所示。将余3码变换为8421BCD码的真值表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2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方法张茂泽;孟庆荷摘 要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提倡和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建立哲学体系,研究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是代表人物.他所提倡和运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逻辑分析方法呢?其实,他所提倡运用的并不是纯粹逻辑学的逻辑分析方法,而主要是柏拉图式的新实在论的思维方式,这就限制了他逻辑分析方法的普遍性意义.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3(033)002总页数6页(P51-56)关键词逻辑分析方法;接着讲方法;逻辑思想作 者张茂泽;孟庆荷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国
9、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2003 年 5 月 第 33 卷第 2 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y,2003Vol.33No.2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中国思想史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方法混战障,孟法荷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9) 摘要: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提倡和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建立哲学体系,研究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是代表人物。他所提倡和运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逻辑分析方法呢?其实,他所提倡运用 的并
10、不是纯粹逻辑学的逻辑分析方法,而主要是柏拉圈式的新实在论的思维方式,这就限制了他逻 辑分析方法的普遍性意义。关键词:逻辑分析方法;“接着讲”方法;逻辑思想中固分类号: B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2731 (2003)02-0051-06 逻辑学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有多方面,逻辑分析 方法是其中之一。在西方学术思想史上,对逻辑学有 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派认为逻辑学是理论的、独立 于心理学或形而上学的、形式的和先验的学科,另一 派则认为逻辑学不仅如此,而且是实践的方法,注意 到了“质料”,有经验归纳的特征 l(P4 5 )。这种 近乎对立的认识,可能恰恰反映了西方逻辑学具有 不同的两
11、个传统。而逻辑学传统不同,逻辑分析内涵 也不同。仅就形式推论的传统看,传统形式逻辑的概 念分析那种逻辑分析,和现代逻辑的命题分析、语言 分析等逻辑分析就大为不同。冯友兰所谓逻辑分析, 是什么性质的逻辑?他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又是 如何进行他的逻辑分析的呢?在冯友兰的“接着讲” 方法中,逻辑分析方法是其中主要的方法。反思他的 逻辑分析方法,对于了解他的“接着讲”方法,元疑是 一个必要的环节。同时,这个问题对于 21 世纪强调 学术思想的分析性的学人来说,也是饶有兴昧的。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3 1 逻辑树分析法简介 2 逻辑树分析法的特点 3 逻辑树的类型 4 相关条目 5 关键字麦肯锡逻辑树分析
12、法逻辑树分析法简介 逻辑树又称问题树、演绎树或分解树等。 麦肯锡 分析问题最常使用的工具确实是“逻辑树”。逻辑树是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排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 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考虑那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或者子任务有关。每想到一点,就给那个问题(也确实是树干)加一个“树枝”,并标明那个“树枝”代表什么问题。一个大的“树枝”上还能够有小的“树枝”,如此类推,找出问题的所有相关联项目。逻辑树要紧是关心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考虑。 逻辑树能保证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完整性;它能将工作细分为一些利于操作的部分;确定各部分的优先顺序;明确地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逻辑树是
13、所界定的问题与议题之间的纽带;它能在解决问题的小组内建立一种共识。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4问题分析的工具(一)逻辑树2017-10-19 17:38现在我们都知道解决问题之前,不要被眼前的问题迷惑,而是要先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那么接下来就是对真正的问题进行问题分析了。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实用的问题分析方法-逻辑树。1、什么是逻辑树?逻辑树,又称问题树、演绎树。是一种以树形结构系统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逻辑树是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或者子任务有关。每想到一点,就给这个问题(也就是树干)加一
14、个“树枝”,并标明这个“树枝”代表什么问题。一个大的“树枝”上还可以有小的“树枝”,如此类推,找出问题的所有相关联项目。逻辑树主要是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2、如何使用逻辑树分析问题?1)层层展开的想问题“为什么”在运用逻辑树时,首先可由左至右画出树状图,最左边空格中的内容,就是“思考的主题”;其次再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作出第一列原因的表格,当第一层原因浮现后,可针对个别原因再深入细究,依次是第二层原因、第三层.由上可知,透过逻辑树的层层推演,可将问题抽丝剥茧,严密地探索问题背后的每一个原因,并有助于使用者将表面化的问题,以因果逻辑为线索,在深度与广度上寻找问题的成因。举
15、个例子,有些女生总是天天喊着减肥,体重却丝毫没有减少,我们就可以通过逻辑树的方式,深入分析原因:如上图所示,按照逻辑树的方法,深入研究减肥总是减不了的原因,就可以把握问题的整体情况,然后加以分解就可以看到影响减肥的原因不单单只有1个。2)集思广益想方案“怎么做”在以逻辑树追究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接下来就以分析的结果做为依据,思考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同样可借助逻辑树帮忙达成,做法上也与追究原因时类似:首先将“思考的主题”,或“有待解决的问题”,放在逻辑树最左边,之后则是以问自己“应该怎么做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一步步深入找出具体方法。使用解决对策的逻辑树时,要注意不要偏离目标,以及行动间要
16、有具体的因果关系。在把解决对策“具体化”的过程中,必须反复追问“怎么办?”,只要多个对策都能用逻辑树串联起来执行,问题就很可能就被解决。这和“追究原因的逻辑树”的不同之处在于,只追问原因可能会忽略掉有建设性的见解。回到减肥的案例上来,如果你发现自己饮食均衡,体重却一直居高不下,那很大可能是因为运动问题了。所以,减肥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增加运动量才是关键点。接着可以继续利用逻辑树,以关键问题为起点,推导出诸多要素,找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在增加运动量这个关键问题上,假设我们在考虑“是否需要报名一个健身班”,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推导出以下验证要素:预算是否超支?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是否确定会坚持下去?比
17、如,当你发现自己虽然预算充足,但你经常需要加班,晚上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健身房,所以你只能寻求另外一种适合目前状态的解决方式,可以是下班的时候走路回家、早上早起半个小时到楼下附近跑步等等。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工作案例百乐公司是否应该进入矿泉水市场针对视频当中“是否进入矿泉水市场”这个问题,使用逻辑树进行推理的结果如下:逻辑树可以把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要素或自己设定的假说梳理清楚,辨清原因和结果,也能杜绝解决过程中的重复和遗漏,即使分析过程迂回曲折,最后也能够圆满地解决问题。希望大家今后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考虑清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只应对眼前的事件。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5解决逻辑
18、思维问题常用的方法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思维。很多人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想问题没有方向性,没有准确性,更没有灵活性。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方法,缺乏正确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思考。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解决这类逻辑问题时常用的解题方法。1.排除法把一些无关的问题先予以排除,可以确定的问题先确定,尽可能缩小未知的范围,以便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很有用处的。所谓排除法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排除题干中的冗余信息或者四个选项中的错误选项,把一些无关的问题先予以排除,可以确定的问题先确定,以便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命中
19、率。这种方法看似笨拙,但在解答题是特别重要。正确运用这种方法,往往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很有用处的。这对于提高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也有和大的作用。2.递推法由已知条件层层向下分析,要确保每一部都能准确无误。可能会有几个分支,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简单的一支入手。逐个分析,直至考虑到所有的情况,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在“递推法”中,又是推理可能仅仅只列举了使结论成立的一些必要条件,但结论的成立可能依赖于许多条件,只有所有的必要条件都找到了,才可以构成充分条件推导出推理的结论。也就是说,有原因才能有确定的结果,但只有找到了所有想象某已确
20、定结果的原因,我们才能得出这个确定的结果。而结果我们知道了某已确定结果,必定可以推断它的一些原因(必要条件)存在。3.倒推法从问题最后的结果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直到求出问题的答案。有些问题用此法解起来很简单,如用其他方法则很难。倒推法就是从应用题所叙述事情的最后结果出发,反向推演,步步为营。利用已知条件一步步倒着推理,知道求出问题的答案。4.假设法对给定问题,先做一个假设或一些假设,然后根据已给的条件进行分析,如果出现与题目给的条件有矛盾,说明假设错误,可在做另一个假设或令一些假设。如果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在科学史上,“假设”曾起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假设仅仅是推理成立的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 问题 逻辑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