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充电桩行业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docx





《中国充电桩行业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充电桩行业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充电桩行业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一、中国充电桩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硬件设备毛利下滑,运营盈利前景可期 (一)充电桩硬件设备:毛利率下降 充电桩是固定在地面上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交流电的充电装置,并具备相应的显示、刷卡、计费以及打印充电信息等功能。按安装方式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按充电接口数可分为一桩一充、一桩多充;按充电方式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目前,国内较具实力的充电桩设备制造商包括许继集团、易事特、国电南瑞等。这些企业普遍具有电力电源设备制造、电力供应、电子类产品等产业背景,能够顺势切入充电桩硬件设备
2、市场。 在充电桩行业发展初期,对于充电设备制造商而言,其盈利能力与是否在国网招标中中标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国网招标采购能够为中标供应商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因此能够进入国网招标体系和产业链的设备制造商将具备显著优势。不过,由于充电桩制造的技术门槛不高,随着国网招标竞争的日益激烈,招标价格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企业的盈利能力或受到影响。中国主要充电桩设备制造商情况 以奥特迅为例,其充电桩设备毛利率已由2015年的54.8%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21.2%。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充电桩硬件设备企业的议价能力恐将进一步下滑。20152018年上半年奥特迅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毛利率(单位:%) (二)充电桩建设
3、运营:盈利已有体现 充电桩运营是一项跨行业的综合服务业务,其主要由充电桩、通信模块、APN网络、充电APP及服务网站、资源监控、平台服务器及数据库等六大部分组成。截至2018年5月,除去私桩共享类的充电设施,全国范围内共有充电设施运营商(充电设施的产权方或运营方)318家,约26.6万个公共类(含专用)充电设施以自营或托管的方式在23个运营平台上提供充电服务。其中,前十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96%。在十家企业中,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还主要集中在四家:国家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和普天新能源,市场占比约为87%。 充电桩运营作为一个涉足国家所管控的电力行业,服务费和电价都受到国家指导,而作为电力的提供
4、者和充电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国家电网优势显著。目前国家电网已建成“六纵六横两环”,覆盖1.4万公里、13个省、95个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快充站平均间距不超过50公里。截至2018年4月中国充电桩运营商市场份额(单位:%)中国充电桩龙头企业情况 特来电充电桩数量仅次于国家电网,发展也十分迅猛;星星充电先后与国家电网、中国普天、南方电网等签订平台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协议,与三大运营商实现支付互通;普天新能源以“车电分离、融资租赁、充租结合”的模式在深圳展开了示范运营,并自主研发了充电智能网络系统。 现阶段,充电桩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于收取充电服务费。从微观单桩的盈利能力来看,以30kWh的快充桩为
5、例,假设单桩设备的成本为3万元,建桩总成本为4万元,设折旧年限为5年,则单桩若要在5年折旧期内实现盈亏平衡,每年需实现充电服务费收入8000元。根据各地的充电服务费指导价,假设充电服务费为0.6元/kW,则单桩只要每天实际充电1.3小时,即利用率为5.3%,可在5年内回收建桩成本,5年后扣除维护费等日常支出,即可成为企业的净收入来源。 而且随着充电桩功率的提升,建桩成本回收难度会降低。例如,7kWh慢充桩要在折旧期内实现盈亏平衡,其小时利用率需达到10%,而120kWh快充桩的利用率仅需3.6%,目前行业领先的部分企业,其单桩日充电量也已超过30kWh,平均单桩利用率已超4%(日均充电时长超过
6、1小时),而地段设置较好的新建电站,单桩利用率可达58小时/天,盈利能力已经体现。 二、竞争格局明晰,提升利用率是加速盈利拐点到来的根本因素 运营环节集中度较高,服务费及利用率对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充电设备运营环节竞争格局较为明晰。2018年底,32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中,特来电运营量12.1万台,市占率排名第一达到37%,国家电网运营5.7万台,市占率为17.2%,星星充电、上汽安悦及中国普天分别运营5.48、1.5及1.37万台,前五名运营商合计运营充电桩数量26.14万台,CR5接近80%,前十名运营商合计运营充电桩数量29万台,CR10接近90%。2016-2018年运营环节竞争格局较为
7、稳定,CR5及CR10均在80%及90%左右。高集中度的市场格局主要得益于充电设施运营环节较高的前期投入及极强的规模效应,由此预见,未来几年运营环节百亿级的市场规模仍将主要被10名左右运营商瓜分,营收端确定性较强。截止2018年底前十名运营商充电桩数量(万台)2016(内圈)及2018年充电设施运营环节市占率水平 充电桩行业受利益驱使跑马圈地的现象较为严重,运营商忽视后期运营管理及服务质量,单纯追求建桩规模,从而造成充电桩区域分布不合理,部分区域价格竞争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充电桩存在建设时间较久、运营管理不善、新旧国标改造不到位、与不同品牌电动汽车不兼容等现象,致使充电桩闲置现象突出;部分地区存
8、在燃油车辆占用充电车位、电动车完成充电后继续占用位置等现象,导致充电桩利用率较低。 目前我国公共类充电桩使用率普遍低于10%,同时存在大量充电桩闲置现象。如果假设2018年单台充电桩的平均利用率为5%,则根据估算,公共充电桩仅能够满足运营类新能源车辆16%左右的充电需求,一方面这意味着当前我国充电设施运营环节存在充电基础设施供不应求与使用率不高的矛盾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未来充电桩利用率提升空间极大。特来电近三年充电量情况(亿度/年) 运营商盈利能力由各个充电站的盈利能力构成,运营公司决定是否在某处建设充电站的关键在于根据当地的土地租金、扶植政策、服务费等情况计算充电站的内部收益率(IRR)。我
9、们估算一个包含30台60kW充电桩站点的IRR水平。根据2018年主要充电桩制造商产品价格,我们假设充电桩每瓦单价为0.42元;按照上海补贴标准,给予设备端30%的补贴;变压器及有源滤波设备的单瓦成本分别为0.1及0.3元/W。则根据以上假设,该充电站的初始总投资额接近220万元。其中充电桩成本占比在30%以上,变压器、APF有源滤波等配电设备成本占比在45%左右,电池维护、线缆等辅助设备成本占比在25%左右。一个典型充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结构 另外假设每日累计充电小时数为3.5小时,充电桩使用率为50%,则整体充电站设备的利用率为7.3%左右,充电服务费假设为0.6元/kWh;用电损耗假设为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充电 行业 盈利 能力 市场竞争 格局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