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情况分析.docx
《中国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情况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情况分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住宅小区养护落后于小区建设1998 年以后的房改解决了住房的商品化供应问题,却没有解决住房的商品化养护问题。1998 年以后,住房的价格基本由市场的供求决定(尽管近几年来开始出现限价等调控措施)。但直到今天,住房养护的市场化仍在路上。这就造成了我国房屋交付时质量较高,但房屋养护情况不佳的现状。 具体而言,住房养护水平低,则具体又表现为在小区绿化、消防、管网、电梯等领域的全面落后。但这种落后背后,其实是市场化机制缺失和资金匮乏。社区老化且缺乏维护形成的主要问题 小区养护资金的三大来源: 当前,存量小区的养护资金有三大来源: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财政资金支持、
2、物业公司和开发企业承担成本。 (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我国住宅维修金制度始于 1998 年,最初叫做房屋维修基金,2007 年 12 月,建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将这一资金定义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目前业主购房同时需要“按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 5%-8%缴交”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为小区日后维修养护之用。而当余额不足首期交存额 30%时方才续交。续缴时,一般也按照现行的维修基金标准缴纳。 法律规定,住宅维修资金不承担应该由施工建设单位承担的维修改造费用;不承担应该由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的维修养护费用。但实际上,我们很难界定住房开发企业的售后服务责任,也很难界定物业
3、管理公司的服务合同边界。再加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续缴十分困难实际上居民要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也就变得很困难。 (二)财政资金支持 由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提取困难,金额有限,且很多老旧小区事实上也没有足额的维修资金,财政补贴也是小区养护的重要来源一些典型城市的老旧小区统一改造情况北京市 2018-2020 年老旧小区整治计划 (三)物业公司和开发企业承担成本 事实上有一部分小区,其养护主要由物业公司来承担。而物业公司承担背后,则存在开发企业的身影。开发企业为了维护其品牌美誉度,愿意承担不少存量小区的养护义务。而这种投入常常透过物业管理公司实现,即物业管理公司(非独立的)成为开发企业的售后服务中心和品
4、牌中心。住房养护市场市场化程度有望在 2019 年后加速 一、养护问题日益成为居住相关的最大痛点 我们认为,我国居住相关的消费,最大的痛点在小区的养护。表面看,问题在于投入不足,而实际上看,问题在于形成可持续投入的机制缺位。这种缺位,客观上却也隐藏了市场化业务机会。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提取率低,审批繁琐,补缴困难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存在的本意是透过续缴维持小区可持续运转,但究竟哪些义务应该由维修资金承担,哪些应该是开发企业承担,并不十分清晰;续缴的公平性存在疑问,因为住房在不同历史阶段业主不同,某一阶段业主可能享受了维修资金的好处却没有承担任何义务。目前,维修资金的提取率极低,各地往往在 10%以
5、内。提取率低的关键是审批手续、程序过于繁琐,而且需要业主群体决策,往往提取周期高于一年。维修资金的监管方也没有太多动力允许业主大量使用这一资金。各个地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提取情况 越是老旧小区,问题越是突出。越老旧的小区,维修基金越少(因为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与当时工程造价相关),无法满足实际维修需求。从 1995 年至今,各个大城市的建筑工程造价均有上涨。但是从使用维度看,反而是越旧小区的使用需求越强烈,维护成本越高。这一问题的存在,才使得地方财政不得不亲自下场,试图解决问题。全竣工房屋单位造价与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走势 单位:元/平米 二、地方财政:公平和持续性问题 地方财政持续贴补老旧小区
6、养护,存在一定的公平性问题。究竟哪些小区更需要资金的投入?而且,我们也不能指望小区养护的责任完全由财政来背,毕竟由于养护而产生的物业保值增值,正在由小区全体业主享受。且财政更适应扮演托底的角色,即维持基本生活的需要和居住的安全。小区养护存在一些高端需求(例如高档小区更换高质量的进口草坪)这些需求不可能指望财政来满足物管公司资金不足,开发企业权责模糊目前,绝大多数小区的物业费仍然在很低的水平。平均来看,即使在大城市,还有 20%以上的存量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公司覆盖,有超过一半的小区,物业管理费低于 2 元/月/平方米。考虑到小区本身存在较大的日常运营服务需求(如安防、停车管理),很难想象以较低的物
7、业费,可以持续支撑小区设备的养护和维修。不同城市不同类型物业费(元/平米/月)档位占比:按户数 三、更麻烦的是结构性问题 今天市场物业费较高的小区,往往是新交付的小区,而这些小区恰恰设备维修等资金需求最少。相反,最急需维修设备的小区,往往物业费又最低。小区消防等设备得不到充足的维修资金,进一步缩短了小区的使用寿命,真正负责任的品牌物业公司也不敢承接这些小区。开发企业有保修的义务,但法律规定的保修期限并不长。很多发展商为了新房销售,自愿为老小区贴补。但新房销售终究有萎缩的那天,而开发企业需要贴补的项目却越来越多,这种贴补是不可持续的。房地产企业的保修责任 现有养护资金筹集机制或导致小区进一步分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小区 改造 物业管理 行业 市场 情况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