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联运、制造、贸易、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推进,以及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与物流的深度融合,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有活力,在生产制造、贸易流通和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1、社会物流需求进入到中高速发展阶段 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
2、增速有所趋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从规模总量看,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从增速看,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上半年增速仍维持6%以上,前三季度回落至6%以内,年底两个月小幅回升。2012-201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万亿元) 从“十三五”时期来看,2016-2018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均高于6.0%,保持在6.1-6.7%之间,2019年回落至6%以内。与同期GDP相比,十三五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已连续多年低于GDP增长,显示当前经济增长方式已从物化劳动为主向服务化活劳动为主转变。2010-2019年社会物流总额与G
3、DP可比增长对比(单位:%) 2、物流需求结构优化调整,消费物流新动能不断壮大 从2019年变化趋势看,工业物流需求贡献率进一步趋缓,内需对物流需求增长的拉动继续增强,进口、消费相关等新动能物流需求贡献率继续提升,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在快速集聚,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支撑物流需求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保持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仍是重要引擎。2019年消费相关物流需求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6.1%,增速比社会物流总额高出10.2个百分点。其中新业态新模式仍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直播电商、社交电商
4、、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壮大,相关物流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1.5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贡献率超过45%。快递业务量完成630亿件,同比增长24%。 全球产业链地位继续巩固,进口物流量质齐升。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1.5万亿元,增长3.4%,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全球高2.8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份额比2018年提高0.3个百分点至13.1%。在此背景下,我国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继续巩固,进口物流需求形势总体良好,逐季回升,特别是12月进口总值更是创下
5、月度历史峰值。部分原材料和能源产品进口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进口铁矿砂10.7亿吨,增长0.5%;进口原油5.06亿吨,增长9.5%;进口天然气9656万吨,增长6.9%;进口大豆8851万吨,增长0.5%。此外,消费品、医药品进口分别增长19%和25.8%。2018-2019年进口物流量及增长情况 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速放缓,但仍是物流需求的主要力量。全年工业物流需求基本平稳,但增速比上年同期均有所回落;从年内走势看,二、三季度下行压力较大,四季度明显回升,全年工业品物流总额比上年增长5.7%。从需求结构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优化态势进
6、一步显现。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需求增长8.4%,增速高于工业品物流总额2.7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物流需求比上年增长8.8%,增速高于工业品物流总额3.1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占比达到14.4%,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3、物流市场主体规模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物流单位数快速增长,企业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末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企业法人单位54.0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126.2%,增速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增速26个百分点。物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物流业总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9.0%。 物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从业人员快速增长。物流相关行
7、业从业人员数由2016年的1000万人增至2018年1100万人。其中,快递业从业人员数达31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0.7%,年均增长12%,高于同期城镇就业人员增长10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物流从业人员水平有所趋缓,但三季度以来指数持续回升,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回暖。12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从业人员指数为50.4%,中国仓储指数中的企业员工指数为52.0%,均保持在扩张区间,显示物流从业人员保持增长,行业吸纳就业力度依然较强。 4、物流景气保持活跃,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2019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国仓储指数平均为52.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8、两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显示物流活动总体较为活跃,企业业务量水平均保持较好增长。2018-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中国仓储指数业务量指数走势 物流供需趋平衡,物流服务价格企稳。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平均为50%,比上年略有回升。从年内走势看,价格指数呈现逐步回暖,年末逐步回升至年内最高水平。各环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运输环节中公路物流价格指数98.3点,比上年回升0.59%;仓储环节中收费价格指数为51.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18-2019年物流业景气指数、中国仓储指数、中国公路物流价格指数走势 物流企业经营状况向好,效益稳中趋升。2019年12月物
9、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0.8个百分点,至52.6%;仓储指数中的业务利润指数回升3.1个百分点,至54.5%。 5、物流成本增势趋缓,物流效率有所改善 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比上年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比年初回落1.2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运输物流效率持续改善。物流运输系统更为高效,铁路、管道运输费用占比均有提高,相对费率较高的道路运输比率有所下降,显示当前运输费用结构更趋合理。各种交通方式向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迅速,多式联运及运输代理等高
10、效连接方式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但从近年走势来看,物流成本由快速下降期转而进入平台期。2017年之前,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连续下降,2018-2019年则有所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这一比率仍可能在14-15%的区间波动。2018-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及与GDP的比率 6、物流政策更趋完善,营商环境趋好 2019年物流业政策引领行业发展,顺应行业需求,政策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提升,政策体系更趋完善。从政策数量看,2019年物流相关政策近60条,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对物流高质量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政策分布看,政策聚焦物流领域降本增效、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农村农业物流等一系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物流 行业 发展 现状 存在 主要 问题 未来 发展趋势 影响 主要因素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