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区)分布现状、发展新契机及促进县(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docx
《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区)分布现状、发展新契机及促进县(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区)分布现状、发展新契机及促进县(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区)分布现状、发展新契机及促进县(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分析“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深入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的重要落脚点在于持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言,基础在县域,薄弱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这更加需要县域工业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含75个县级市、21个县和4个旗,GDP合计达到9.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14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
2、4万亿元。百强县(市)在全国工业投资、消费、出口中占比依次达到11.4%、16.8%和22.2%,可以看出消费和出口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百强县(市)延续四级梯队格局。对县域工业竞争力指数进行聚类分析,2021年工业百强县(市)可分为四级梯队:1-6名构成的第一梯队,格局最为稳定;7-27名构成的第二梯队,核心力量波动较小;28-59名构成的第三梯队,60-100名构成的第四梯队,三四梯队间级差较小内部调整活跃。第一梯队全部位于苏浙闽,江苏占据4席。第一梯队6个县(市)中,江苏4个、福建、浙江各1个。第二梯队21个县(市)中江苏5个,浙江、福建、湖南各3个,山东2个,贵州、陕西、内蒙
3、、河北、新疆各1个。第三梯队中的中西部占比超过三分之一。32个县(市)中浙江12个,江苏7个,河南、内蒙古各3个,安徽2个,福建、山东、江西、宁夏、陕西各1个。第四梯队分布更加均衡,中西部县(市)约占4成。第四梯队41个县(市)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县(市)数量依次是25个、14个、1个和1个,中西部合计占比已近40%。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超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溢出趋势持续增强,城市群集聚融合百强县(市)效应愈加明显。2021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有46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2个位于粤闽浙沿海城市群,11个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7个位于中原城市群,6个位于呼包鄂榆城市群,山
4、东半岛城市群和淮海经济区各有5个,2个位于京津冀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滇中城市群各有1个。从区域分布来看,2021年百强区中东部地区75个,较上年减少1个,中部地区14个,较上年增加3个,西部地区10个,较上年减少1个,东北地区1个,较上年减少1个。近5年来,江苏、浙江的工业百强县(市)数量一直位居各省份的前列,江苏百强县(市)数量保持高位,浙江增长势头良好,两省工业百强县(市)城市数量共达到48个,占据近百强县(市)数量的50%,福建、河南、山东、湖南依次为9个、7个、6个和5个,湖北、内蒙古、安徽各4个,江西3个,陕西、河北各2个,贵州、新疆、宁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工业 百强县 分布 现状 发展 契机 促进 质量 对策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542140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