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一、工业硅的应用工业硅的三大用途分别是生产有机硅、制取高纯度的晶体硅材料,以及配置有特殊用途的硅铝合金。其中,有机硅产品涵盖了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及气象白炭黑,涉及到建筑材料、电子电器和日化纺织等常见领域;晶体硅产品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片、芯片,主要用于光伏和半导体产业;而铝合金产品是指添加了少量工业硅的铝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汽车制造业。工业硅的应用二、中国工业硅行业发展政策背景按照国家的能源发展目标,到203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届时,晶硅光伏等清洁能源,将成为发电的主要构成之一。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增的光伏
2、装机容量将超过400GW,国内装机容量可达150GW。预计到2030年和2050年,全球年新增装机量将分别突破1000GW和1500GW,晶硅光伏发电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工业硅产业部分相关政策三、工业硅行业产业链工业硅产业链上游原料包括硅石和碳质还原剂,使用石墨电极将以上原料加热到2000摄氏度以上,从而将硅石中的二氧化硅还原生成工业硅液体,经过浇铸、冷却、破碎等步骤生成硅块或硅粉。工业硅中硅元素的含量大于98%,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制取高纯度的晶体硅材料以及配置有特殊用途的硅铝合金,并广泛应用于汽车交通、建筑材料、光伏、半导体等领域中工业硅行业产业链示意图四、全球工业硅行业
3、市场现状分析1、产能产量全球工业硅产能产量方面,据统计,2014-2021年全球工业硅产能产量增长缓慢,截至2021年全球工业硅产能为632万吨,产量为412万吨,绝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中国产能产量的扩张。2014-2021年全球工业硅产能产量情况广期所,2、区域分布全球工业硅供给中中国产能、产量占据绝对地位,2021年中国产量占比由66%提升至77%,剩下的则少量来源于巴西、美国、挪威等地。2021年全球工业硅产量占比(单位:%)五、中国工业硅行业供需现状分析1、硅资源分布中国的硅石储量虽然丰富,但整体质量并不高;硅石纯度品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产成品工业硅的品质;硅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包括石石
4、英岩、天然石英砂、英砂岩、脉石英等;中国常见的硅石资源有石英砂岩、石英岩、天然石英砂岩,三者总和占硅石矿资源的99。07%,但高品质的脉石英仅占石英矿资源的0。93%。中国硅石资源分布情况(单位:%)广期所,2、产能产量工业硅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近年来,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集中在限制工业硅行业新增产能和清退低效电炉,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据统计,2021年中国工业硅产能为499万吨,产量为321万吨,产量同比增长25。88%。2014-2021年中国工业硅产能产量情况广期所,中国421#、553#工业硅下游用途广泛且成分要求较低,是中国主要的工业硅型号。2021
5、年两者产量分别占到28%和24%,其他规格工业硅中,97硅与再生硅的产量合计占比9。37%。此外,不同省份主打不同规格工业硅,新疆以生产通氧553#、421#为主,国内74。86%的通氧553#和36。08%的421#源自新疆,而云南、四川主打生产421#。2021年中国不同规格工业硅产量(单位:%)SMM,3、工业硅供应区域分布从不同省份工业硅供应情况来看,据统计,2021年新疆成为中国工业硅第一大产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44%。云南、四川两省占比分别为第二、三位,两个省份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8%和17%。2021年中国工业硅分省市供应情况(单位:%)SMM,4、中国工业硅成本生产1吨工
6、业硅约需2。7-3吨硅石、2吨炭质还原剂(含木炭、石油焦、低灰分烟煤等)、0。1-0。13吨电极、消耗约1。1-1。4万度电。2021年,中国工业硅行业的生产成本构成中,电力、还原剂、电极、硅石成本分别占比为35%、29%、13%、9%。成本的最主要部分是能源消耗、原材料,两者占比约为80%。2021年中国工业硅生产成本构成(单位:%)广期所,中国的硅石储量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其中,新疆产区主要使用煤电;具体又可分自备电、电网电,且全年电价较稳定;其它产区,如云南、四川、福建以水电为主,电价随季节性调整明显:2021年中国工业硅主产区成本对比(单位:元/吨)5、工业硅进
7、出口工业硅的全球贸易流动性较强,每年各国之间的跨国贸易流通量,约为12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3。据统计,2021年中国中国工业硅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出口77。78万吨,同比增长27。2%,主要受益于海外疫情缓解、需求回升。截至2022年1-4月中国工业硅出口量为1。24万吨,同比增长1462。69%,出口量为23。4万吨,同比下降11。4%。2015-2022年4月中国工业硅进出口数量统计,进出口金额来看,据统计,2021年中国工业硅出口额为22。36亿美元,同比增长99。64%;截至2022年1-4月中国工业硅进口额为0。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94。22%,出口金额为8。66亿美元,同
8、比增长60。32%。2015-2022年4月中国工业硅进出口金额统计,中国工业硅进口主要来自于泰国,2021年进口量为1760吨,占比进口总量41。43%,其次是韩国、马来西亚等地,2021年进口量分别占比14。18%与11。77%。2021年中国工业硅进口来源地进口量分布(单位:%),中国工业硅出口区域别为亚洲占比80%、欧洲占比15%、其它地区占比约5%;以东亚、南亚、东南亚等亚洲地区为主,前五大出口国分别为日本18。71万吨、韩国8。94万吨、泰国7。08万吨、印度5。99万吨、阿联酋5。87万吨,出口总占比约60%。2021年中国工业硅出口目的地出口量分布(单位:%),6、工业硅需求现
9、状2021年,中国工业硅下游产品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有机硅和多晶硅,铝合金及出口消费占比则下降;其中有机硅需求占比29%,出口占比25%,铝合金与多晶硅分别占比20%。2021年中国硅需求构成(单位:%)SMM,2015-2019得益于有机硅下游的不断渗透和多晶硅(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硅表观需求整体上升,2019-2021年中国工业硅表观需求量有所下降,2021年需求量为177。65万吨,同比下降4。9%。2015-2021年中国工业硅表观需求量及增速,中国的有机硅企业主要分布于华东、西北两大区域,国企和上市公司较多,产能集中度高,且多为集团公司,经营业务广泛;多晶硅生产企业则主要分布
10、在西北、西南及华中区域,且分别在境内及境外两地上市,头部均为民营企业;铝合金企业产能则较分散,数量庞大,主要分布在华东及华南。2021年中国工业硅主要消费企业SMM,六、中国工业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2021年中国工业硅生产企业超250家,其中前四家企业产量占比达38%,仅第一名合盛硅业产量占比就达27%,远超排在其后的企业。2021年中国各企业工业硅产量(单位:%)SMM,从产能看,2021年国内工业硅生产的CR4值为22。21%,显著低于基于产量计算的结果,原因是规模较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较高。云南、四川和新疆的工业硅企业数量分别为53家、50家和26家,从各企业产能规模看,云南、四川多以小厂为
11、主,产能较为分散,而新疆企业的平均产能相对较高,尤其是合盛硅业、昌吉吉盛的产能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2021年中国各企业工业硅产能(单位:%)SMM,七、2022年中国工业硅市场展望因疫情影响,2021年中国过剩的工业硅产量,正有待消化;2022年是否能出现供需缺口,也取决于国内工业硅上下游新增产能的投产进度。目前看来,2022年上半年的新增产能较少,有待丰水期新增产能大量投产;其中,有机硅、多晶硅的新产能将在2022年的上半年释放需求量。同时,中国工业硅的丰枯季节性生产特点,正在逐步弱化;另外,“双碳”政策背景下的工业硅成本上行已成定局,定价逻辑正在发生改变;2022年,工业硅的结构性供给缺口仍然存在。中国的疫情发展方向及管控措施、及中国双控政策的变化,皆将对工业硅的供需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展望未来1020年,是中国硅产业新的大发展时期。根据硅业分会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工业硅需求量,将达到325万吨,可比2021年增加130万吨以上;其中多晶硅领域的消费量将激增80万吨至140万吨;有机硅领域的消费量将增加40万吨至120万吨;铝合金领域的消费量则小幅增加至50万吨左右;其它领域的消费量增加至15万吨左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