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分析 光伏产业化技术发展迅速, 各个环节均有技术更新. 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是更低的产能建设成本、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优的产品性能. 随着光伏系统建设成本的逐步降低, 终端光伏市场新增装机规模不断提升, 带来对电池片产能的扩大需求. 对全球光伏电池片产能增长的情况进行统计和预估, 预计2019-2020年全球光伏电池产能将分别达到175GW、187GW, 较上一年分别提升10.76%、6.86%. 2018-2020年全球晶硅电池产能及预测图2018-2020年全球PERC电池产能及预测图2016-2020年全球片光伏电池片市场及预测 国内部分电池片生产厂商的扩产信息, 可以发现
2、近年来光伏电池单位产能的投资成本下降趋势显著, 当前已降至每GW产能投资金额4.95亿元, 其中设备投资占到总投资的70%-80%, 约为3.5-4亿元/GW. 产能成本的降低带来产品价格竞争力的提升, 早期高成本产能如缺乏升级改造, 则将面临部分产能退出的情况. 一、电池产能PERC PERC电池相比常规BSF电池工艺升级便捷, 转换效率提升显著, 项目应用中能够切实提高投资收益率, 渗透率不断提升. 全球电池产能的PERC化进程进行预测, 预计2019年新增PERC产能52.9GW, 对应PERC新增工艺设备市场空间42.7亿元, 同比增长33%. 技术优势带来的Perc电池在降本增效上的
3、突出表现, 以及降本增效后产品毛利率优势, 驱动了本轮光伏电池产能投资周期. PERC电池的工艺流程新增了两道重要工序:背面钝化层沉积;背面开槽. 1、背面钝化设备 背面钝化设备是实现PERC工艺的主设备, 其技术方案主要有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ALD(原子层沉积)两种, 其他技术方案如APCVD、溅射法(Sputtering)等则应用较少. PECVD的优势在于能够将钝化层和保护膜在同一系统中进行沉积, 且沉积速率更高, 成本和单位时间产量均具有优势;ALD则形成沉积膜的性能更优, 同时前驱体消耗量更低. 目前应用PECVD技术的厂家更多, 约占全部厂家的67.5%, 未来
4、随着ALD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其性能优势将逐步显现, 渗透率也将逐步提升. 2018-2025年各种沉积工艺和材料的市占率情况 2、激光消融设备 在光伏电池的生产过程中, 激光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消融、切割、刻边、掺杂、打孔等工艺, PERC电池生产工艺中则利用激光消融技术进行对背面钝化层叠的图形化开槽, 可以确保PERC电池工艺的高品质和效率, 核心设备为激光消融设备. 2018年中国BSF-P型单晶、PERC-P型单晶电池的平均效率分别为20.6%、21.8%, P型单晶电池应用PERC效率提升约为1.2%;2018年中国BSF多晶黑硅、PERC多晶黑硅电池的平均效率分别为19.2%、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产业 发展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