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docx
《岳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岳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优化新型城镇化布局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立足地理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动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注重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中心城区,优化中心城区内部空间组织,加快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更好地发挥岳阳作为大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按照“江湖城共生、港产城融合”的空间组织思路,推动形成“一心四组团”空间格局。“一心”即城市服务核心,以岳阳楼区为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养老托育等生产性和生活服务业,培育发展平台经
2、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和夜间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和服务功能,打造湘鄂赣省际边界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四组团”即城北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组团、城东产城融合发展组团、西部江湖特色旅游组团、南部宜居康养组团。城北组团包括城陵矶新港区、云溪区以及临湘滨江片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加快推动“区港一体”联动发展,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带。城东组团以岳阳经开区为主体,以强化产业功能、推进产城融合为重点,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发展高端制造和临空经济、总部经济,打造全市经济发展主引擎和增长极。西部组团包括君山区、岳阳楼区滨湖片区以及南湖新区
3、滨湖片区,强化生态保护、注重战略“留白”,着力发展体现“江湖融汇、文化交融”特色的服务经济和绿色经济,彰显城市魅力。南部组团包括南湖新区(南湖以南片区)和岳阳县北部片区,以发展高端居住、生态康养、科教为重点。全面推动岳阳县、临湘市融城发展,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带动作用。到202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70万人。加快培育现代化中小城市。坚持把县城和县级市城区作为培育中小城市的主要载体,着力提高六县(市)城区吸纳人口、集聚产业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成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引导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和产业向
4、六县(市)城区布局,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产业,扩大就业空间,建设成为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和居住的重要载体。力争到2025年,平江县城常住人口达到50万人,成为中等城市;其他五个县(市)城区常住人口均达到20万人,进入型小城市行列。积极发展特色小城镇。按照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引领示范的原则,以多样化、专业化和特色化为方向,着力培育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注重抓好全国重点镇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镇。积极支持省际边界镇和毗邻长沙城镇建
5、设,着力增强承载功能,提升建设品质,打造精致形象。坚持以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为指引,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发挥特色小镇在集聚特色产业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5年城镇规模结构预测类型规模个数城镇名称型大城市100300万人1岳阳市中等城市50100万人1平江县型小城市2050万人5汨罗市、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临湘市重点城镇35万人16云溪区陆城镇,君山区钱粮湖镇,临湘市羊楼司镇、桃林镇,岳阳县黄沙街镇、新墙镇,华容县东山镇、注滋口镇,湘阴县金龙镇、鹤龙湖镇,平江县长寿镇、南江镇、伍市镇,汨罗市弼时镇、长乐
6、镇,屈原管理区营田镇。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城市公共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加强城市设计管控,制定实施城市设计导则,推进重点片区、主要轴线、关键节点城市设计全覆盖,推动建筑布局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态自然,与山水格局相融合,充分展现出天际线、脊梁线和湖岸线,优化城市形态轮廓。加强水网绿地、建筑景观、文化特色等风貌要素的引导控制,抓好中心城区“一湖两岸”地区规划建设,按照“净透绿美强”的要求,打造最美岸线升级版。加大城市文脉保护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和集成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的文化资
7、源底蕴,提升历史文化知名度和竞争力。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工程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工程“一湖两岸”建设工程:科学规划设计中心城区洞庭湖两岸地带,按照整体设计、分段指引的思路,对新港区、三江口、岳阳楼区、南湖新区、荣湾镇、君山区六段进行形象分段,打造差异化的景观风貌。加强沿湖生态环境共治,强化沿湖岸线管控,连通生物迁徙廊道,维护多样生态空间。打通沿湖岸线断点,织补连湖通廊,加密通湖支路,构建连续贯通的滨湖道路体系。合理控制临湖建筑高度,留出生态绿廊和视觉通廊,高标准建设城市客厅和观景点,做到沿湖起伏有韵律、垂湖错落多层次、整体高度疏阔平缓。中心城区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在中心城区谋划建设贯通性的生态廊道,形成
8、以河湖、绿地及各类森林通道为主的生态廊道网络,构筑蓝绿交织、互联互通的生态空间。稳步推进芭蕉湖、王家河、南湖、东风湖、吉家湖与洞庭湖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恢复河湖水系流动性,打通滨水“断头”绿道,展现流水环城景象。城市文脉保护与开发工程:以岳阳楼、岳州文庙等历史文化古迹为载体,强化功能空间再造和业态整体策划,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岳州古城和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统筹抓好历史建筑保护开发,打造一批体现岳阳历史底蕴的文化广场、文化走廊、文化场馆和主题公园,加强老旧厂房保护利用,通过功能性流转、创意化改造,有效盘活老旧厂房资源,发展艺术、文博、文创、现代书店、数字娱乐等产业,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延续
9、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夯实城市基础支撑。加快推进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平改立”,加强中心城区高架桥、立交桥、人行过街设施的规划选址和方案论证,推进巴陵路高架桥、洞庭大道高架桥建设。着眼城市长远发展需求,积极谋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按照“谋划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拉通一批“断头路”“盲肠路”,扩大城市次干路、支路网建成规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公交专用道及公交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安全出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计划,大力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工业片区、传统商圈等改造升级,在城市更新中注重防止城市记忆消失和出现“千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阳市 新型 城镇 十四 规划 2035 远景 目标 纲要 着力 提升 中心 城区 首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