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精细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美丽中国的“吉林样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从源头减少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高效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绿色金融。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行动,推进燃煤替代,提高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2、。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25%、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2%。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广应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开展清洁供暖改造试点,提高绿色出行和清洁能源比例。实施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强制性标准。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和消费激励机制。建设“无废城市”,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宣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
3、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进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分级管控。推动钢铁、水泥等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建立完善秸秆全量化处置长效机制。治理移动源和城市扬尘污染,开展无组织排放源综合整治,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力争达到90%。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松花江、东辽河、饮马河、查干湖、松花湖等重点河流和湖泊污染治理,加强污染源、排污口、水质断面的全过程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清四乱”,推进四平、辽源打造北方缺水城市水污染治理典范。完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4、建设,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推进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和系统管理,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区。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国考断面基本消除劣类水体。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严格实行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机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加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白色污染治理,合理规划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无主污染源清理整治,重视新污染物治理。环境治理重点工程环境治理重点工程辽河
5、流域污染治理:推进实施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监管等。长春饮马河流域治理:涵盖双阳区、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九台区、德惠市和农安县等5个重点段工程,建设干流堤防、支流回水堤、堤防险段、河岸险段、河道护岸、堤顶路、上下堤路、涵洞、防洪桥等。温德河流域水生态治理:推进实施城市防洪、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等项目,治理河道88公里。四平南北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等。四平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污水处理站、安全填埋场、暂存仓库、焚烧车间、固化车间等,形成废物填埋10万吨,年焚烧处置危险废物3万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显示,加强生态保护。加强黑土地保护
6、,保障黑土地土壤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强化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松花江、东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等重点流域和查干湖等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合理划定河湖岸线功能分区,建立沿江沿河生态防御系统,建设万里绿水长廊。实施湿地分级管理,严格湿地用途监管和总量管控,维持全省国土空间湿地保有量。到2025年,自然湿地有效保护率达到50%。推行林(草)长制,落实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实施长白山森林生态保育工程。加强外来物种管控,防止和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灾害。加强生态修复。实施十年绿美吉林生态保护修复计划,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健全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东北森林带、北方(吉
7、林西部)防沙带,完成林草生态修复1000万亩以上。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23%。实施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江河湖泽互济水网,修复科尔沁草原和松嫩湿地。建设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辽河流域和查干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示范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统筹推进辽源、通化、白山等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辽河源头生态修复:实施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良田建设、采煤沉陷区治理、裸露山体治理等工程。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引松渠道水环境生态治理
8、、深重涝区下游湿地、苏家泡和六家泡湿地补水、大玉儿湿地补水、大箔口溢流坝、大安灌区二干渠补水、大安灌区利民排干补水工程等7个项目。通化东北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实施水源涵养、生态修复、低质林改造、河流护岸工程,改造和新造红松珍贵树种国家储备林。长白山森林生态保育工程: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强化森林管护,提高森林质量,完成后备资源培育425万亩、中幼龄林抚育1000万亩。长春新凯河流域综合治理:拓宽疏浚和治理河道273千米,拓宽堤防506千米,新建堤顶路506千米、护岸546千米,拆除重建拦河闸1座,改造穿堤涵洞39座。吉林省“感知生态智慧林草”示范:建立以“一张图、两中心、三张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生态环境 十四 规划 2035 远景 目标 纲要 持续 改善 环境质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