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结构 工业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 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 是20 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重要的技术之一. 在纺织、包装、建材、造纸、汽车、电子、环保、钢铁、交通及水处理等领域, 工业自动化技术涉及这些行业加工过程的单台设备、工段、生产线, 甚至整个工厂, 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支撑技术. 企业通过引进自动化技术, 可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省人力成本和确保安全等目的. 工业自动化技术与装置已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 工业自动化行业结构 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重要的
2、技术之一. 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 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起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目前, 工业自动化市场很宽广, 应用于很多不同的终端市场. 在工业自动化市场, 随着自动化控制系统越来越多样、复杂, 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即客户需要的是完整的能满足自身制造工艺的电气控制功能和控制系统, 而供应商提供的是各种模块化的电气产品. 行业不同, 自动化控制的区别很大, 甚至同一行业客户因各自工艺的不同导致需求也有很大区别. 而且随着控制功能与系统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 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 类似公司这类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综合服务提供商应运而生. 二、工业自动化板块:基石业务, 引领进口替
3、代浪潮 1、产业:国内工控空间近2000亿元 2017年, 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 同比增长16.5%, 增速为2011年以来新高. 2018年, 工控产品+服务市场规模达1830亿元, 同比增长10.5%. 从产品市场角度看, 2018年OEM市场规模约652亿元, 项目型市场规模约646亿元. 其中项目型市场实现较快增长, 预计主要源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 资源集中度提升, 产业升级需求逐步释放;OEM市场, 增速有所放缓, 预计主要源于3C行业需求相对低迷等影响. 工控行业市场规模 工控行业OEM市场与项目型市场规模 2、产业:本土品牌崛起, 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工控行业
4、对产品性能、稳定性等均有较高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左右, 国内制造业快速发展, 外资工控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加强布局, 而国内的本土品牌, 大多是2000年以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这些公司核心团队大多来自华为-艾默生、普传等, 大多具备较强的技术根源, 故而能在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中, 逐步壮大. 本土工控企业(普传系) 本土工控企业(华为-艾默生系) 本土品牌进口替代空间依旧广阔, 2010-2018年, 国内工控行业本土企业市占率已经从27.1%增长至35.7%. 本土品牌在部分领域, 已经具备了非常强的竞争水平, 如在变频器、伺服等领域, 汇川技术对外资品牌的替代正逐渐进行
5、;在小型PLC领域, 信捷电气依靠优异的技术和完善的服务, 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土领先品牌技术水平仍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 跟外资品牌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同时, 本土品牌更贴近国内客户, 对国内客户需求研究更加深入, 具备更强的挖掘细分领域需求的能力, 服务响应速度也更快, 国内客户的接受程度不断提升, 未来进口替代仍将持续进行, 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将继续提升, 空间依旧广阔. 国内自动化市场本土品牌份额 主要自动化产品本土化率 2018年, 汇川技术低压变频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10%;伺服系统份额超过10%;小型PLC份额预计接近4%, 排名亦进入前十. 国内市场主要低压变频器品牌市场份额
6、国内市场主要伺服系统企业份额 国内市场主要小型PLC企业市场份额 短期看, 工控需求处于底部阶段, 中长期看, 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将带来持续需求. 传统制造业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和产品质量、品质要求提升的背景下, 有动力主动进行自动化改造;新兴产业(如3C、锂电等), 近年在国内快速发展, 这些新兴产业生产工艺复杂, 生产难度高, 而下游客户对产品性能、质量、精度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 很多制造环节必须采用自动化的设备才能满足要求. 汇川技术有望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营销能力, 持续拓展市场, 推动成长. 制造业PMI指数(年化)与自动化市场增速 PMI指数(%)
7、三、中国自动化市场整体规模及发展趋势 2008 年之前中国自动化行业处于飞速发展期, 之后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相对严峻, 市场整体需求疲软, 中国自动化行业整体处于震荡调整阶段, 特别是 2015 年自动化市场出现负增长, 经过深度调整后, 2016 年实现回升,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自动化市场将进入温和增长期. 2016-2019年中国自动化市场低速平稳发展 3、新能源车驱控板块市场空间 电动化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海外市场, 2017年以来, 全球各知名汽车生产厂商陆续发布了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规划, 并将2020/2025作为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自动化 行业 发展趋势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