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docx
《202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02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1、教师手拿风筝,问:“
2、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_理想的风筝)。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流所得。三、品读、探究。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
3、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
4、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四、总结、扩展。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3、写法上的启示。
5、(师作适当的补充。)五、课后延伸。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2、(选做题)以“我最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板书设计:理想的风筝身残志坚热爱工作热爱生活202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筝”“翩”,了解课文的内容。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教学重点: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
6、意。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谈话导入。介绍作者苏叔阳,回忆他的心灵独白。2.板书课题,指导生字“筝”的读音和写法。【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引发学生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规范的“筝”字,感受汉字的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把握特点,理清文脉。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特点。2.梳理文章脉络,理清课文中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引导概括四件事(师相机板书)笑谈残腿、上历史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3.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
7、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出示单元训练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设计意图: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特点,明确学习任务,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三)体会情感,梳理方法。1.引言导入,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辅导。3.抓典型事例中的重点语句,品词析句,梳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重点句段一:“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
8、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重点句段二:“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他生命的力量。”(1)生谈体会,随文识字“翩”。(2)师相机引导作者是抓住典型事例,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3)指导朗读,体会两个“最幸福”在不同情境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师相机引导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抓住典型事例
9、、品读重点句、关注课题、感情朗读4.师生共读,升华情感。【设计意图:依托文本,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通过品词析句,在对刘老师这个人物特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渗透“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四)迁移练习,加深感悟。根据课堂生成,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进行补白练习。课件出示:刘老师,我深深地想念您。想念您;想念您;想念您。【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感悟,更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表达。】(五)回归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学法,提出下节课学习要求。2.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段并做批注。搜集有关名人成功的故事或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设计意图:将课内向课外延
10、伸,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板书设计:26理想的风筝笑谈残腿激情上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第一课时梳理的阅读方法,自学其他三件事,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课题和课文内容的联系。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确定目标。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2.课文主要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学生回顾并板书)笑谈腿疾上历史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3.回忆上节课梳理的学习方法通过“重点句、典型事例、课题、朗读
11、”等方法体会文章的情感。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一)抓住重点语句,运用上节课梳理的学习方法,深入感受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思考:在“笑谈腿疾、上历史课、倾听发言”这几件事中哪些细节描写拨动了你的心弦?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特点?运用上节课的方法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所得。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预设一)品悟外貌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其貌不扬、有残疾、慈祥忠厚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师相机引导(预设二)品悟“谈腿疾”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幽默风趣、坚强乐观、豁达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师相机引导。指导朗读。抓住写作者感受
12、的关键句品读。(预设三)品悟“上历史课”“倾听发言”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爱祖国、爱学生、热爱工作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师相机引导(二)突破难点,理解课题1.师:刘老师用心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他追求的是什么?2.反复引读课题。(三)补充了解作者坎坷经历,加深对文中人物的感受。三、体会景物描写的精妙文中除了讲这几件事,还有一段景物描写,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自由读读,想想文字描绘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师引导学生了解景物的衬托作用。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播放音乐)师引读生接读读2、3、10、11、12自然段。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写写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
13、的老师。202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能够运用联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3、体味诗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涵。教学难点:体味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很多美好回忆,童年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但童年也充满着令人感动的丰富情感。成长中我们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中我们频频向童年挥手作别,走向我们自己的路。板书课题我们上路
14、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初读全诗(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3、指名读课文。4、自由朗读、体会感情。三、理清全诗结构1、请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用笔标出来。2、学生通过朗读,全文分三部分(第一节:虽然我们很稚嫩,但我们还们还是上路了;第二节:路上可能遇到美丽也可能有挫折,但我们决不后退;第三节: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要勇往直前,脚踏实地。)3、分三部分指明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四、深入理解诗句,体会全诗思想。1、自由读每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触作上记录。2、在小组内交流。3、在全班进行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新课 标人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