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版教案课件五篇.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版教案课件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版教案课件五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电子版教案课件五篇教学工作是教师按照确定的教学目的和必须的教学规律,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潜力的过三年级语文教案1月球之谜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课前准备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
2、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二、初读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3.
3、理解:遐想。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7.(课件出示:宇航员下梯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名说。8.师:你们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谁吗?介绍。四、寻找未解之谜师:他的一番话,给了后人很大的动力,不断的登上月球去探究,可是却有许多谜未揭开,是什么谜呢?1.生默读课文。标示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大吗?等等。3.指导朗读(课件)4.
4、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五、填补空白处1.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个标点符号的占位比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2.老师把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吧!(课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六、拓展延伸。1.我们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是远远不够的,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2.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假如你现在已经长大
5、,来到了月球上,你发现月球有什么变化?你准备去做些什么?(课件)七、小结:同学们说得真棒!既有想象来到月球上看到的各种奇怪的东西的,也有表达自己的爱国现!三年级语文教案2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重难: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整理问题:草地
6、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二、检查预习1.开火车读生字。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字形:“绒”“耍”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4.抽读课文。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归纳总结: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四、理解课文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2、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二.感知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3.汇报表演.
7、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三.理解第三自然段.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早上:绿色白天:金色晚上:绿色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3汇报: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情。五、完成课后练习二:回顾全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爱。六、有感情地朗读。三年级语文教案3爬天都峰一、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
8、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三.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四.教法设计:边读边想法。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
9、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
10、的方法。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第二课时教学目的:边读边想,说出“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生朗读课文。2.
11、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读议,体会我们互相鼓励爬上峰顶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3.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师筛选出问题
12、:“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4、读读议议,释疑。a.“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
13、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
14、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三年级语文教案4槐乡的孩子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重难点:12课时学习准备: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2、教师准备学习网站;学习过程: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1、从“_”认识略读课文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电子版 教案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