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装配式建筑现状、日本经验对我国意义及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日本装配式建筑现状、日本经验对我国意义及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装配式建筑现状、日本经验对我国意义及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本装配式建筑现状、日本经验对我国意义及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分析一、日本装配式现状近年来,日本装配式住宅市场保持平稳运行,自09年金融危机以来平均每年新建13.5万户,常年稳定占到全部新建住宅的15%左右,这个数字与我国“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提出的到2020年的目标类似。但历史上日本装配式住宅占比最高时是1992年的18%,大幅低于我国方案提出的到2025年占比30%的目标。日本对装配式建筑的认定标准非常严格,日本建筑中心对装配式住宅的认定要求为单体预制率超过三分之二,且主要结构部分(墙、柱、地板、梁、屋面、楼梯等,不包括隔断墙、辅助柱、底层地板、局部楼梯、室外楼梯等)均为工厂生产的规格化
2、部件,并采用装配式方法施工。实际上日本普遍使用预制构件和住宅部品,公寓建筑考虑到成本经济性,大量采取装配式和传统现浇相结合的混合工法,而这类住宅虽然采用了装配式技术,但由于预制化程度达不到装配式住宅的认定要求,因此并不纳入统计口径。截至2019年,新建装配式住宅中钢结构、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比例分别为88%、9%和3%。这与非装配式住宅产生鲜明的反差,19年非装配式结构中有66%为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其他建筑结构分别占30%,3%和1%。对于同种结构,采用装配式还是非装配式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性。虽然平均而言装配式每平米建设费用要高于非装配式,但工厂化生产提升了建设速度,这非常适
3、于大企业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强化盈利能力。从建筑性能角度考虑,一般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出色的耐火性,广泛用于中高层公寓,钢结构由于在高温时强度下降,因此多用于中低层公寓和独栋住宅的建设,重钢结构(厚度大于6mm的钢框架)通过采用较厚的结构件减少了支柱的数量,因此可以带来更大的使用面积,轻钢结构和木结构由于强度限制,多用于建设独栋住宅。非装配式住宅与之正好相反,去年由木结构建设的独栋住宅占非装配式全部新建住宅的一半以上。但整体而言,建设最多的还是公寓类住宅,19年占比达到51%。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日本装配式快速发展的阶段(1955-1973)正是日本经济腾飞、城市化进展显著的时间窗
4、口,装配式在城市获得了大量市场;另一方面,当前的日本由于老龄化问题加剧,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市场较小,难以形成较强的规模优势。非装配式住宅的分布与装配式类似,但集中度相对低一些,原因是非装配式木结构住宅分布较为分散,这与其平均建设成本较低,更加适应小规模建设有关。1991年泡沫经济破裂标志着日本经济的拐点,同时,由于房屋户数早已超过家庭户数,叠加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日趋严峻,日本住房市场开始呈现下滑态势。然而通过30多年的努力,装配式几乎消除了廉价形象,整体而言装配式的跌幅并不如整个住宅市场来得剧烈。1991年后装配式产业的发展呈现2大特点:一是业务长期负增长;二是企业结构性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 装配式 建筑 现状 经验 我国 意义 中国 发展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