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例文.docx
《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例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例文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揭示课题。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3、再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动作来理解字义。例:学习“眨”字。4、在读词中巩固生字。合作识字。先自己想
2、法记忆字形,(可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也可以运用编儿歌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5、检查学习效果。(1)、开火车认读生字。(2)、读词读句。三、朗读感悟。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这篇小童话的美。2、学生分组朗读。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读准字音,反复练习,要读得流利。3、自由地读课文。4、把自己感受最深,自己认为读得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师生交换读。读好感受深,有感染力的句子。5、试着背诵自己喜爱的句或段。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要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四、作业:回家查资料或询问家长:为什么要植树。第二课时一、巩固复习。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2、分组接读课文。二、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分小组复述这个童话。3、评出优胜者在全班复述。三、指导写字。1、读要求写的六个生字。2、用这六个生字口头组词,看谁组得最多。3、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老师指导并示范。“意、总”两个字,都是心字底。要指导学生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意的心字底要比总字的心更扁些。“更”的关键是写好竖撇。“以”的最后一画是点而不是一捺。5、展示并评议。四、画未来。1、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画。2、学生作画。3、展示自己的画。五、拓展活动。1、说说为什么要植树?2、你准备怎样为植树造林做贡献?学生发言后,老师总结:种树有许多好处。树木可以给我
4、们提供木材水果、药品等,树木还能使空气新鲜。我们小朋友都认识到了植树的重要性,大家都愿意植树,但我们的条件不允许,不能人人植树。我们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老家在农村的小朋友可以利用回老家的机会种树。家在城市的小朋友则可以保护我们现有的花草树木。如:我们校园里的树,行道树等。我们可以对这些树进行认养,时时关心它们,爱护它们。只要我们人人都动起手来,相信我们这个世界将变得越来越美丽。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2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公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
5、家园。二、学习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难点:书写“以、更”。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齐读课题。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4、说说课文讲了小
6、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学习生字词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2、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3、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指导写字“以”、“后”、“更”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
7、“竖”后“撇”。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第二课时复习引入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投影)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学习自由读句子)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读词)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学习第四自然段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8、出示投影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2、齐读第四自然段。学习第五、六自然段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2、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写字指导“主”、“意”、“总”。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4、写字展示,评议。扩展活动: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一年级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3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小松鼠),师:同学
9、们,你们看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了?你们喜欢和小松鼠做朋友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你知道哪些有关小松鼠的知识?2.学生自由介绍。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3.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的成为松树林。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课前和学生愉快的交流,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小松鼠的有关知识,而且,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10、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有那些?(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或更有创意的识字法来识记生字。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教师随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有:编儿歌识字:如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做动作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小组合作识字:如、以。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4.“提醒专家”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难点。强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发音难点和形近字的区
11、分。同学间互相提醒,达到互助学习。5.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巩固读音。6.逐段指名读或齐读来再读课文,边读边校正读音,并在读后交流: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文中的小松鼠吗?为什么呢?读文时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吗?请你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并结合识字的教学,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读准字音,巩固识字。)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指名读文:这篇课文应找几位小朋友来读,为什么?(请六名同学来逐自然段读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呢?2.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呢?(让学生
12、在充分的想象中引发对小松鼠的兴趣。)3.课文中哪一段是写这幅画的?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小松鼠多高兴啊,怎样才会把小松鼠的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4.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自由练读,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5.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正在大饱口福,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小朋友们读读2、3自然段,划出小松鼠想的句子,再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树的关系。6.可是如果没有了松树,森林,松鼠们会吃什么,到哪里住呢?想到这些,小松鼠的心情会怎样?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担心,焦急、害怕的心情来读这样的几句话。7.学生自由读、同桌配合读、师生评价读。8.小松鼠的愿望实现了吗?请你大声读读第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松鼠和松果 一年级 语文 松鼠 松果 教案 例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