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docx
《2021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本命年的回想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本命年的回想教案【学习目标】1.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的过年习俗,并说出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2.理解清晰的行文线索,严谨的结构。3.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重难点】1.理解清晰的行文线索,严谨的结构。(重点)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语说“过年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说着说着你们一定回想起了过大年的情形。著名作家刘绍棠人到暮年,又写了一篇饶有风趣的本命年的回想,希望通过本命年的回想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除了品读作家笔下鲜明的地方特
2、色,浓郁的乡土风情外,更能由此引申开去,走进历史的长河,对中国最传统、最民俗的节日,有深入的了解,由此感受中华文化深厚的内涵。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刘绍棠(19361997),河北省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现代著名作家。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被誉为“京郊风俗画家”。他的作品贴近农村乡土生活,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他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作为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誉。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2.关于乡土文学通常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鲁迅的小说如孔乙己故乡等,便是最早的代表作。在鲁迅
3、的带动和影响下,2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以文学研究会、青年作者为主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他们的作品宽广而真实地描绘了内地宗法形态和沿海半殖民地形态的村镇生活,具有较浓的地方色彩和风俗画意味,推进了现实主义的深入发展。到30年代,由于创作倾向的不同,乡土文学作家已分道扬镳:沈从文的边城代表着一种类型,而萧红的生死场代表着又一种类型。四五十年代以后,乡土文学朝具有地区特点的流派(如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以孙犁、刘绍棠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方向发展,理论主张上也显得更为自觉。3.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缤纷(bn)捅进(tng)灶膛(tng)烙饼(l)晾脆(ling)生疮(chung)栗子(l)穿梭(
4、su)签(qin)涿州(zhu)绒花(rng)疙瘩(g)发鬏(i)渍酸菜(z)篱笆(l)鬼祟(su)阖家(h)秫秸(shie)4.解释词语色彩缤纷:色彩繁多而纷乱。念念有词:不停地自言自语。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欢畅。穿梭来往:形容来往频繁。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阖家团聚:全家团聚。七嘴八舌:形容你一言,我一语,人多嘴杂。返老还童:由衰老恢复青春。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有人提出意见,“本命年”是指与自己生肖相同的那一年,并不是指“本命年”中的那一个春节。所以依据的内容,的题目应改为“过年的回想”,这样更准确,谈谈你的看法。明确:有无道
5、理均可。认为有道理,课文综合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从腊月预热后,一天比一天增温、火热、发烧直到年三十的除夕之夜,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文中主题写了火热的春节景象,似与是否是本命年没有多大的关系。在本命年是这么过,不是也便这么过。因此同意修改。可以不改,这篇是作者本命年写的,课文最后一段也点题了,是作者本命之年忆往事。2.按照时间的推移,写了哪十件事?明确: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葫芦、挂落枣儿、糖瓜、关东糖;挑绒花;宰牲禽;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包饺子,除夕守岁;拜新年。(二)语言品味写道:“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
6、。”“欢乐”与“庄严”是否矛盾?为什么?明确:不矛盾。因为这两个词语是针对不同的对象而言的。“欢乐”从下文来看,这一天的晚上,“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孩子们可以“放鞭炮”;“小孩子们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因此说是欢乐的。而之所以说“庄严”,从下文来看,“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因此说是“庄严”的。(三)心理揣摩描写“吃腊八粥”情景的有关语句很有情趣,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舍不
7、得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明确:“舍不得吃”,那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心理、节约心理、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掉了其他,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似乎给人矛盾之感,但实际上并不矛盾,它真切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四)习俗评点课文中列举了很多过年的习俗,这些习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或期盼呢?你能举例讲解吗?明确:(1)腊月初一的“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展现了人们为新年而忙碌的“忙年图”,表现了人们在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时的喜悦之情,使读者
8、感受到新年渐近时的“过年”气氛。(2)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贴门神”,是过小年的习俗。此时的习俗一方面表现了人们迎新年的欢乐之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人们期盼来年交好运,期盼新的一年不再受欺凌,期盼一家人团团圆圆。(3)“吃饺子”“给压岁钱”,使人们感受过年的“年味”和包含其中的欢乐与期盼之情,把过年的浓烈气氛逐步推向高潮。(4)正月初一的“拜年”,表现了美好的祝愿,浓浓的人情。(五)构思品评为什么说整体构思非常巧妙,可谓匠心独运?明确:“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写作时没有按部就班,平铺直叙,而是打破成规,巧妙构思。开头不提“回想”,运用铺垫衬托的手法点明写作内容,第三自然段看似无心,却暗藏玄机,总
9、领全文,第四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紧密相连,遥相呼应,结尾才紧扣题目,点明“回想”。整篇迂回曲折,摇曳多姿。四、课外拓展过年,民间有许多风俗,而每一个细节又蕴含着一种用意。试写出下面风俗所寄托的期盼。1.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期盼:_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灶王爷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黏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期盼:_3.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期盼:_答案:1.期盼来年能有一个畜禽兴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2.期盼灶王爷消灾赐福的美好愿望。3.期盼家族邻里之间建立和睦相处、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本命年 回想 苏教版 初一 上册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