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枢纽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枢纽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枢纽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枢纽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枢纽机场发展现状分析 欧洲成熟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增长近乎停滞(巴黎机场2010年以来增速0.0%, 法兰克福机场-0.1%), 旅客吞吐量也处于低个位数增长的稳态(巴黎机场2.6%, 法兰克福机场2.2%). 而中国航空需求受益于整体经济的增长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依然能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预计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2亿人次, 复合增速达到10.4%. 需求足够强劲, 国内核心枢纽处于供给导向型增长阶段. 21个主协调机场起降架次同比增速21个主协调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速 从经典的分析框架来看, 机场上市公司的财务周期伴随着其产能建设周期(航
2、站楼、跑道). 主要系机场主业的成本中, 人力、折旧摊销、水电维修运营各占1/3, 而人力和折旧摊销又会随新的固定设施投产而刚性扩张, 而航空主业收入的增长较为平滑、产能利用率提升需要一个过程. 浦东2008年T2航站楼投入运营 中期来看, 因为处于供给导向型增长阶段, 中国核心机场将不可避免有产能扩张带来的巨额资本开支. 但是非航空性业务的确定性增长为机场提供了较高安全边际, 2017年4月开始的白云和首都机场的免税经营权招标则是充分体现了核心枢纽机场的流量价值, 中国机场商业价值变现跨过拐点. 二、枢纽机场行业产能空间 1、地缘优势与政策定位确保宽护城河 长三角区域唯一国际枢纽, 地理位臵
3、优越.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大三角航线的端点, 飞往欧洲和北美西海岸的航行时间约为10小时, 飞往亚洲主要城市的时间在2至5小时内, 航程适中.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 直接服务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间接服务区2小时飞行圈资源丰富, 包括中国80%的前100大城市、54%的国土资源和90%的人口、93%的GDP产出地和日本、韩国的大部分地区. 国际线来看, 产能富余, 可承接首都机场溢出流量. 相比较航站楼较大的产能弹性, 跑道产能对机场业务量的约束更为刚性. 2016年
4、首都机场跑道产能利用率104%, 建设中的新机场预计要2020年才投产, 浦东现在74%的产能利用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有机会承接首都机场溢出的国际线航空流量. 国内线来看, 虹桥机场的产能提升空间较小. 虹桥机场2016 年旅客吞吐量达 4046 万人次, 已超过其设计产能 4000 万, 跑道高峰小时容量也到相对饱和水平, 而虹桥中期又无重大建设扩张, 预计未来由浦东机场承接上海区域持续增长的航空流量. 浦东机场现小时容量76架次. 浦东机场的高峰小时容量在2014年7月由65架次提升至74架次, 2016年上半年浦东机场小时容量进一步上调至76架次维持至今. 短期看准点率仍是业务增长压制因
5、素. 08年新航站楼及跑道投产后推动主业稳步增长, 16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准点率原因, 业务增速下滑至低个位数. 2016年浦东机场共实现飞机起降48.0万架次, 同比增长6.84%;旅客吞吐量6600万人次,同比增长9.82%;货邮吞吐量344万吨,同比增长5.04%. 2017年前11个月, 实现飞机起降45.5万架次, 同比增长3.5%;旅客吞吐量6417万人次,同比增长5.4%;货邮吞吐量349万吨,同比增长12%. 根据民航局已公布2017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限制措施, 对机场提出了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限制措施, 航班正常考核要求是对连续2个月航班正常率低于75%的机场停止受理加班、包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枢纽 机场 行业 发展 现状 发展趋势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