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5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5篇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场景歌教学目标: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孔、园”等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过程:一、电影情境导入1.播放四大场景(海边、乡村、公园、少先队活动)组合的微电影。2.引出课文有人用文字记录下了电影里的场景。2.整体把握文本。课文呈现了海边、乡村、公园、少先队活动四个场景,把四个不同的场景编在一起就成了一首有趣的“场景歌”。(板书课题)3.师范读,生注意“一”字的读音。4.指导读好“一”的变调。师总结:在数量词中“一”后面字的读音决定着“一”的读音。当后面的字是四声时,“
2、一”字就读第二声“y”,其他时候都读第四声“y”。5.生练读。三、学习第1、2节1.电影回顾,出示海滩图片。让学生说说电影的这个场景里有什么。(海鸥、帆船、军舰、港湾)2.合作读词语。3.了解“港湾”。引导学生从“港、湾”两字都有三点水来理解港湾和水相关。师总结:港湾就是指停泊船只或者临时避风用的水域,港湾是个地方,所以课文里说“一处港湾”。4.识记“帆、艘、军、舰”。(1)对比“艘、舰”的相同点,了解舟字旁的字都和船有关。“艘”是用来计算船的量词,“舰”就是指大型的军用船,通过右边部分读音的呈现,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2)同样的方法识记“帆”字:左边的巾字表示帆是用布做成,右
3、边凡字提示读音。(3)借助图片识记“军”:图中穿着蔚蓝色衣服的是“空军”,穿着白色衣服的是“海军”,穿着松枝绿色衣服的是“陆军”,他们举的旗子叫“军旗”,他们行的礼叫“军礼”,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军人”,电影中出现的就是军人驾驶的“军舰”。5.指导朗读,电影配音。师引语:蔚蓝的大海上,一只海鸥从海面飞过,海上行驶着一艘军舰,一只帆船。这里就是军舰、帆船最美的港湾。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指导读出美丽的海边景色。6.电影回顾,出示乡村图片。乡村场景有哪些美景?(鱼塘、稻田、垂柳、花园)分别出示图片,读第2节,并借助方形鱼塘图片,引导學生理解“一方鱼塘”。7.识记“稻”“园”。(1)引导学生从偏旁猜测“
4、稻”的意思,左边是禾字旁,表示与谷物相关,右边是“舀”,“舀”的意思就是“向下击打”,“禾”和“舀”组合起来的“稻”就表示用抛秧苗丢到水田里的方法栽种的谷物。我们来看看乡村里人们是怎么用抛秧苗的方式种稻子的。(动画展示)结合图片加深识记“稻”字,这种需要在水田中种植的稻子就叫“水稻”,水稻结的果实就叫“稻谷”,稻谷脱下后剩下的稻秆就叫“稻草”,生长水稻的水田就叫“稻田”,稻田是一块一块分割的,所以文中说“一块稻田”。(2)交流识记“园”。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识记“园”。师小结:“园”一般是指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或是种植蔬菜、花草树木的地方。再让学生说说哪里见过“园”字。结合图片识记“园”字:“
5、幼儿园”“公园”“动物园”,我们语文书中就有“语文园地”,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园”字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眼前。看,课文里是一片花园。8.朗读。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出乡村的美妙。四、学习数量词1.研读文本,发现共同点都有“一只、一片、一艘”2.讲解数量词。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就把它叫作“数量词”。3.找出文中的量词,圈画出来。4.拓展不同的量词。出示图片练习说同类事物的不同量词,如:一只海鸥、一群海鸥、一棵垂柳、一行垂柳。5.延伸其他场景含有量词的短语。在教室里有:一块黑板、一扇门、一盒粉笔、一张讲桌、一台空调。文具盒里有:一支笔、一块橡皮、一把剪刀五、学习第3、4节1.出示第3节,学生读
6、,猜场景。引导学生找出公园场景的事物小溪、石桥、翠竹、飞鸟。师生合作读。2.字源识记“翠”字。“翠”上半部是羽毛的羽不带钩,因为“翠”最早是指一种鸟,浑身绿色,也就是我们说的“翠鸟”(出示翠鸟图片),后来,“翠”字就代表绿色的意思,比如“翠玉”就是指绿色的宝玉,杜甫有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翠柳就是指绿色的柳树,再看电影场景中的翠竹是不是绿的呢?出示图片,翠竹还不止一棵呢,文中是这样写的“一丛翠竹”,指导读。3.朗读比赛:比比谁把公园读得最美?4.用自己的话介绍公园美景。范例:公园里有一条小溪,小溪上有一座石桥,石桥头有一丛翠竹,翠竹上有一群飞鸟。5.出示第4节,生读,猜场景
7、。重现电影少先队活动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场景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范例:有一队“红领巾”,他们举着一面队旗,拿着一把铜号,开开心心在郊游呢!6.了解“红领巾”的代指。电影里出现了小朋友,哪个词语表示小朋友呢?引出“红领巾”,借助图片了解这些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就是少先队员,这里的“红领巾”不是指真的红领巾,而是代指少先队员,所以这里标上了引号。7.识记“队”。观察图中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不止一个,他们正整整齐齐地排着队伍,所以我们说一队“红领巾”。8.识记“铜”“号”,自由交流识记方法。“铜”形声字方法识记:左边金字旁表示“铜”是一种金属,右边“同”字提示这个字的读音。“号”结合以往学习经验识记:
8、在一年级学习的青蛙写诗里,我们知道小蝌蚪可以当逗号,小泡泡可以当句号,一串小水珠可以当省略号。(出示相应图片和文字)9.男女生配音大赛,朗读第3、4节,最后齐读全文。六、指导写字电影的每个场景都很美,现在需要你们帮忙制作电影海报,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字幕上少了几个字,请你们学写这几个字帮助完成海报。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进行结构分类。2.左右结构:桥、群、队、旗、铜、领。(1)哪些笔画有了变化:如桥字,木字旁捺变点。(2)宽窄比例:左窄右宽桥、队、铜、领。左右宽窄相当群:横画较多,注意横的长短不同,以及间距相同。(3)易错字“旗”:不能漏了右侧一撇一横,就像小帽子。3.全包围结构:园。“园”:
9、大口框要写得大些,“元”字第一横较短。4.上下结构“号”:上小下大,上紧下松,口字略小。5.独体字“巾”:学生对照田字格,自行观察书写。七、背诵课文,拓展延伸1.出示单幅图,设置填空,引导学生背诵。2.整部电影回放,通过不同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背诵。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2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用“准备”、“已经”造句。3.能正确地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二)学习生字、新词。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确读
10、出“得”的读音。三、教学过程(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投影: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投影。“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2.圈出本课生字,分析字形。(二)汇报分析、记忆生字的方法。1.应这样汇报:“植”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的,笔直的“直”左边加个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边“直”字里边是三横,不要丢一笔。共同组词(种植、植树、植物)“备、晒、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汇报过程中应重点指导“旅、降、乘”三个字。旅右半部上边是“”,下面是“”,不要写成“瓜”或“”。组词:(旅行)降8笔写成,“阝”两笔完成,“”三笔完成,最后“”三笔完成,不要写成“牛
11、”。组词:(降落、下降)乘可以用“禾”字中间一个“北”字的拆字法记忆。注意书写笔顺:,组词:(乘着风)2.练习用下列词语说话,看谁说得好。准备、植物、旅行、降落。(三)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2.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按提示回答:(1)课文中讲了_、_和_三种植物。(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和_。(四)指导书写,在生字本上打字头。重点指导“旅”、“乘”。”的“要写在竖中线上。“禾”的“丨”在竖中线上,“八”在中点起笔。(五)布置作业。1.写生字。2.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
12、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二)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植物田野知识离开许许多多已经旅行准备降落伞乘着风四海为家2.指名读课文(二)从课题入手,逐节学习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花草、树木、蔬菜、庄稼都是植物,植物妈妈有办法,有些什么办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学习课文第1节。(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四海为家:指的是
13、种子到处生根发芽。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3)指导感情朗读。(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学习课文第2节。(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靠什么离开妈妈?结合理解重点词语:降落伞观察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纷纷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准备用准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准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乘着风投影出示“乘”的三个义项:读一读,选择参考答案:。(画)(3)
14、填空练习。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4)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5)指导感情朗读。(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3.学习课文第3节。(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讨论。(2)汇报自学情况。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3)填空练习。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4)指导感情朗读。(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动物带)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1)自学后做填空练
15、习。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让孩子(),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3)指导感情朗读。投影()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填空后再读一读。比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读第4节。5.小结2、3、4节内容。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靠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6.背诵课文。(1)指导背诵的方法。(2)择段背诵。(3)同桌比背。7.学习第5节。(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齐读第5节,
16、背诵下来。(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8.总结全文。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用“准备”、“已经”造句。(二)巩固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用“准备”、“已经”造句。三、教学过程(一)听写:植物田野知识离开许许多多已经旅行准备降落伞四海为家(二)检查背诵课文。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检查。(三)回答问题。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3我是什么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识字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教学难点:借助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教学策略:1、识字:运用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识
17、字:随文识字、引导学生猜谜、串烧拓展识字,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2、写字:指导学生掌握写好左右结构字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1、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位神秘的老朋友,它是谁呢?(点击课件?)见到他我们就会出现满脑子的问题,你也能用问号提个问题吗?(4人)2、有个小朋友问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点击课件课题)。怎么没有问号了,原来他是在心里问的,你来替他问一问吧。3、让我们读读课文,找找我是什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1、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不熟的字多读几遍。并想一想:我是什么。2、同桌用卡片打扑克读准字音,先读完的同桌间互相击掌祝贺,然后坐正。三、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 精品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