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零售、本土品牌、与外国市场品牌占比对比及男士化妆品市场发展分析.docx
《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零售、本土品牌、与外国市场品牌占比对比及男士化妆品市场发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零售、本土品牌、与外国市场品牌占比对比及男士化妆品市场发展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零售、本土品牌、与外国市场品牌占比对比及男士化妆品市场发展分析2018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2,619亿元,根据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0.461推算,2018年化妆品零售总额约为5,693亿元。2019年1-9月,限额以上化妆品同比+12.8%(2016A/2017A/2018A:+8.3%/+13.5%/+9.6%)。此外,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18年中国化妆品正品行货(不含水货、灰色海淘、海外购物、国内免税、微商等)含税零售额约3105亿元。年轻消费群体崛起是化妆品快速增长的根本驱动力,信息媒介变迁、电商渠道的发展是推动力量,国家政策(降关税及消
2、费税、跨境及自贸区等)进一步催化。预计化妆品行业仍将保持高景气,未来3年CAGR+10%13%。一、需求端:消费群体迭代,颜值当道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中国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在2.1万美元以上的UpperMiddleClass+Affluent家庭户数预计将由5000万升至1亿,数量占比由17%升至30%,消费占比由40%升至55%。消费群体代际切换,年轻群体成为化妆品主力消费人群。年轻消费者更加注重颜值、时尚,化妆品消费意愿更强,根据腾讯的数据,30岁以下的高端化妆品消费者占比高达58%。经济增速放缓下的口红效应。经济增速放缓,口红等彩妆相比其他奢侈品价格更易接受,更有助于
3、提振信心。消费升级意愿强烈。小镇青年从不消费化妆品到消费化妆品;中产从消费中低端化妆品升级到消费高端化妆品。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数据,44%的消费者愿意在化妆品上进行消费升级,位居所有品类第一。二、媒介端:信息媒介变迁,即时性美容需求提升社交、新媒体可视化推动美容需求提升。随着各类社交、即时聊天工具的普及,颜值的重要性提升,化妆品对提升外在形象方面的功能性被强化。社交分享平台、专业美妆KOL降低学习成本,消费者在学习知识、种草的同时完成购买闭环。根据调研,有83%的消费者因网红种草而购买过化妆品。三、渠道端:线上高增速,高频推新拉动销售增长2018年中高端化妆品整体增速为39.4%;分渠道看,电商
4、增速高达105%,为拉动中高端增长的主要渠道。2017年起高端化妆品品牌入驻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官方渠道提供了相对可靠的货源,部分海淘消费回流。此外,电商平台如天猫为了品牌化和高端化,给予国外中高端化妆品品牌流量和资源倾斜。线上成为重要的新品首发平台,品牌商试错成本降低、上新周期变短、迭代加速。通过线上,消费者洞察可实时反馈、产品研发由数据驱动、供应链柔性、全域营销(口碑裂变、全渠道种草、精准试用、试销及策略调整),品牌商试错成本降低,上新周期变短,迭代加速。四、政策端:税率下行,汇率因素带动高端化妆品增长2013年以来,国家多次下调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率。为响应政府降税政策,
5、高端化妆品公司多次下调在中国的终端零售价,以雅诗兰黛集团为例,旗下产品2015-2019年进行了四次降价,覆盖公司旗下多个品牌和产品,每次降价涉及不同的单品,部分单品单次降幅达10%。此外,人民币贬值导致一部分消费回流,也促进了免税店高端化妆品的消费。目前,绝大多数本土化妆品均为“渠道品牌”,即伴随某个渠道的红利而成长起来的品牌。真正的消费者品牌是“研发/品质为根基,营销持续发力,渠道与时俱进”,从而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化妆品品牌商是典型的高毛利率、高费用率的行业,毛利率区间为50%-80%,SG&A费用率区间为45%-70%。作为可选消费品,消费者购买化妆品受品牌、体验、广告、个人推荐等主观因
6、素影响较大,化妆品品牌商营销费用率一般为20%-31%。营销费用分为品牌宣传费和促销费,品牌宣传对提升销售的影响相对深远,促销对于提升销售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持续性弱;化妆品品牌商的品牌宣传费用率率一般为6%14%。信息传播、品牌塑造方式转变,内容营销、数字化、IP联名成为营销趋势,短期来看营销投入力度为化妆品品牌业绩增长的关键。传统营销方式如电视、杂志广告影响力逐渐下降,粉丝经济、网红经济、口碑推荐重要性凸显,内容种草、直播、短视频带货越来越成为常态。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数字媒体平台成为重要品牌宣传阵地,天猫逐渐成为新品首发和宣传平台。2019Q1-Q3,化妆品品牌方广告投放
7、中,电视/电影院/杂志分别同比-40%/21%/-19%,社交媒体/淘内/视频贴片广告分别同比+219%/+116%/+81%,传统媒体(电视/杂志/户外/电影院)占比仅为25.5%。文化、地理IP大热,联名款频出,如故宫润百颜口红、大英博物馆完美日记眼影、西湖花西子彩妆等。未来电商占比将持续上升,孵化更多品牌,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多变的需求。百货渠道占比将持续下滑,但鉴于化妆品的体验性需求和形象展示需求,预计百货将维持在高端化妆品领域的第一大销售渠道地位。CS渠道分化,传统CS连锁如娇兰佳人、唐三彩等压力较大;屈臣氏在中国内地保持快速开店,但品宣优势有所减弱;丝芙兰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自有B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度 中国化妆品 零售 本土 品牌 外国 市场 对比 男士 化妆品市场 发展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