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基本知识有哪些.docx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基本知识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基本知识有哪些.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基本知识有哪些古代日常礼仪常识一、站有站相人的正常站姿要立端正。具体为头正,颈直,两眼平视,嘴、下愕微收;双肩平且微向后张,挺胸收腹,上体自然挺拔;两臂自然下垂;两腿挺直,膝盖相碰,脚跟并拢,脚尖张开;身体重心穿过脊柱,落在两脚正中。从整体上形成优美挺拔、精神饱满的体态,而避免出现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的疲惫无力的形象即勿跛倚。二、坐有坐相人的正常坐姿也是要坐端正在身后没有任何依靠时,上身挺直稍向前倾,关节平正,两臂贴身自然下垂,两手随意放在自己腿上,两脚间距与肩宽大致相等,两脚自然着地。在正式社交场合,即使背后有依靠时,也不能随意把头向后倾靠,以免显得懒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2、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体态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端庄稳重。但为了坐姿的正确优美,还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勿箕踞落座后两脚不要分得太开,女性这样坐尤为不雅。勿摇髀切忌摇晃大腿。两脚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应朝下。在长者面前,要留意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处处要守住长幼有序的原则,才是懂礼之人。落座后应该安静,不要左右摇摆,给人以不安分的感觉。坐下后双手可相交搁在大腿上,或轻搭在沙发扶手上,但手心应向下。如果座位是椅子,不可前俯后仰,也不能把腿架在椅子或踏在茶几上,这是非常失礼的。端坐时间过长会使人感觉疲劳,这时可变换腿部的姿势。在社交或会议场合,入座要轻柔和缓,坐姿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
3、,造成紧张气氛,更要小心别带翻桌上的茶杯等用具,以免尴尬。总之,坐的姿势除了要保持端正外,还应做到轻松自如、落落大方,方显得文静优美。三、走有走相行走要步从容。即走路时不急不慢、从容大方。人的正常行走应当是身体挺立,两眼直视前方,两腿有节奏地向前迈步,并大致走在一条直线上。不同情况下,对行走有不同的要求:见尊长时,要进必趋,即快步走上前,显示对长辈的尊重。不必要的伤害。走入无人的房间要提醒自己入虚室,如有人,行为与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谨慎,不乱走乱动。因为君子慎独,这其中的道理是很深的。总之,在行为举止就输了。可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尤为重要。四、语言称谓语言是生活中最主要的相互交往方式,它既
4、用于传达思想,也用来交流感情。语言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日常生活中礼仪的重要方面。这在人们的相互称谓上表现最为突出,即谦称自己,敬称对方。使用谦称来称呼自己,表现了说话者的谦虚和修养,也是对对方的尊敬;出言不逊或大言不惭,则被视为无礼、轻浮。古人常用的谦称有愚(愚兄)、鄙(鄙人)、敝(敝人)、卑(卑人)、窃(窃闻、窃笑)、猥、仆,如李密陈情表“猥以微贱”。这些词有愚笨、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无知、冒失、唐突的意思。当然并非自己真的无知,而是以说话者的谦虚来提高对方身份。如,读书人谦称:小生、晚学、晚生、不才、不佞(有才学)不肖等。官员谦称:下官、小吏、小官、末官。有一定身份的人
5、谦称:小可(不足挂齿)。老人自谦:老朽、老夫、老汉、老拙(已入暮年,衰老无用)。皇帝自谦:孤、寡,有缺少德行之意;不谷,谷作为一种粮食用来养人,引申为“善”,不谷,则引申为不能以德待人或不高明的人。在谦称自己的同时,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敬称的方式称呼对方。敬称多带有敬重、敬仰、颂扬的感_彩。古人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称“圣”,如孔子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到后来专门用于皇帝,皇帝的谕旨称圣旨、圣谕。对皇帝有一个特定的敬称:“万岁”,“驾”,陛下。“万岁”原是古人饮酒庆贺及祝寿的欢呼语,带有浓厚的祝愿之意;“驾”本指皇帝的乘輿,古人认为天子以四海为家,不以宫室为固定居所,应该乘车行天下
6、,因此用“驾”来尊称帝王。如圣驾、尊驾、晏驾、驾崩。陛,是进入廷殿的必经之路,皇帝每逢升堂,必定要派近臣手持兵器站在陛旁边,以防发生意外。群臣向帝王进言时,不敢直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于是陛下一词成为对帝王的专称。对诸侯称“千岁”,太子称“殿下”,将军乘“麾下”,使者称“节下”,两千石官吏称“阁下”,一般表示对对方尊敬之意时都可用。同辈之间用“足下”,据说始于介之推的故事。介子推在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中,始终与他同患难,重耳即位后,凡与他流亡者一律论功请赏,唯独漏掉介之推。介之推为了不邀功,携老母隐居山中,至死不与晋文公见面。为寻他出山,放火焚山以迫使他出山,但不料介之推竟抱
7、木烧死,后晋文公派人伐倒这棵树,制成屐。从此以后,经常低头看着脚上的木屐,痛心地说道:“悲乎足下。”古代语言的文明和礼貌不仅表现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家庭中。家庭中,称呼自己一方亲属:家、舍、先、亡。如家父、家慈、家兄,舍弟、舍妹、舍侄,家和舍有长幼之分;“先”用在比自己辈分高的或年长的已故家人(先祖、先妣),“亡”用在辈分低幼的已故家人友人(亡弟、亡友)。称呼对方亲属:令、尊、贤等。令,不受辈分限制,如令尊、令母、令妻、令郎、令爱、令婿、令兄、令妹“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如尊祖、尊父、尊堂、尊夫人;贤叔、贤弟、贤妹、贤婿
8、、贤内助。妻子的父母:丈人、丈母、岳父、岳母、泰山、泰水,丈与杖相通,拄杖者多为老人,于是称呼老人为“丈”;泰山有一山峰为丈人峰,以山峰之名代称,有健康长寿的祝愿之意。在称谓中,谦辞、敬辞不胜枚举,古人以此作为交往中的一种礼节,是中华民族谦和待人的美德。古代礼仪的分类一、吉礼吉礼是指祭祀之礼。古人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将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每类之下再细分为若干等。国家最重大的典礼。每年冬至,天子在国都南郊的圜丘,用禋祀祭昊天上帝。祭天的仪式经过精心设计,一名一物,无不含有深意。例如天为阳,而南方为阳位,所以祭天的地点要在南郊;天圆地方
9、,所以祭天之坛要建成圜形;冬至是阴尽阳生之日,所以祭天必须在冬至,等等。第二等是日月星辰。日月星辰附丽于天,垂象著明莫过于日月,日月之明就是天之明,所以必须祭祀;星辰是指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和二十八宿,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祭日月星辰用实柴之祀。第三等是除五纬、十二辰、二十八宿之外,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司中主宗室;司命(文昌宫的第五、第四星)主寿;风师是指箕星,雨师是指毕星,主兴风降雨。祭这一类星用槱燎之祀。后世祭典中,星辰入祀的范围不断扩大,司民、司禄、分野星、房星、灵星、农星、太岁等也都成为致祭的对象。对上述三类天神的祭祀方
10、式,同中有异。相同之处是,禋祀、实柴、槱燎之祀都是燃烧堆积柴薪,使烟气上闻于天神。但陈放在柴薪之上的祭品,依神的尊卑而有差别:禋祀用玉、帛、全牲;实柴之祀只有帛没有玉,牲体是经过节解的;槱燎之祀只有节解的牲体。这里还要提到雩祭。农业时代危害人民最多的是旱灾,古人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而有祈谷于天的雩祭。雩祭分为常雩和因旱而雩两种。常雩是固定的祭祀,即使没有水旱之灾,届时必祭。常雩的时间,左传桓公五年说是龙见而雩。所谓龙见,是指苍龙七宿在建巳之月(夏历四月)昏时出现于东方,此时万物始盛,急需雨水,故每年此时有雩祭。因旱而雩是因发生旱灾而临时增加的雩祭,一般在夏、秋两季。冬天已是农闲,已无旱灾
11、之虞,所以谷梁传说冬无为雩也雩祭之礼,天子、诸侯都有。天子雩于天,称为大雩;诸侯雩于境内山川,只能称雩。大雩在南郊之旁筑坛,用盛乐、歌舞,称为舞雩,公羊传桓公六年何休注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即是指此。雩祭的对象,除上天外,还有山川百源(礼记月令),即地面上所有的水源。地示对地示(音Qi)的祭祀,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第一等是社稷、五祀、五岳,用血祭祭祀。所谓血祭,是用祭牲的血浇灌于地,使其气下达,及于地神。社是土神;稷是百谷之主;五祀是五行之神;五岳指东岳岱宗(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的镇山。第二等是山林、川泽,用貍沈之祭。祭山林叫貍,祭川泽叫沈。貍即
12、埋字,将牺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对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沈通沉字,是将牺牲、玉帛沉入川泽,以表示对川泽之神的祭奠。文献中不乏用沈的方式祭河神的记载,如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伐齐,渡河前,献子在玉上系以红丝绳,祈祷于河神,然后沈玉而济;左传定公三年,蔡昭侯从楚国回来,经过汉水时,执玉而沈等皆是。此类祭祀的对象还有社稷、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据周礼小宗伯,王郊祭之后,还要望祭五岳、四渎、四镇。四渎指江、河、淮、济等四条大河。四镇指扬州的会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医无闾、冀州的霍山,是四方的镇山。五岳、四镇、四渎各据一方,相隔辽远,难以一一往祭,所以在都城的四郊设坛,遥望而祭之,故称望祭。诸侯只
13、能祭祀封地内的名山大川,所以自古有祭不越望之说。第三等是四方百物,用疈辜之祭。四方百物,是指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疈是剖祭牲之胸,辜是将剖过的牲体进一步分解。这类祭祀对象有如户、灶、霤、门、行等五祀。礼记月令说,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霤,秋祀门,冬祀行。五者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厚于民生,应该报其功,所以要祭五者之神。人鬼人鬼之祭,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祭必于庙,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诗小雅天保说:禴祠尝烝,于公先王。禴、祠、尝、烝分别是春、夏、秋、冬四时的祭名,不同的文献所记略有小异,如禴或作礿,祠或作禘。所谓四时祭,就是每逢岁时之首,用时令蔬果祭祖。天子庙数众多,难以
14、在一日之内遍祭,所以又有犆和祫的区别。礼记王制说: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犆,即特字,是单独的意思。犆礿,是说春祭是对群庙一一祭祀的。祫是合祭,就是将群庙的庙主集中在太祖庙致祭;夏、秋、冬三祭是祫祭。对父祖的祭祀还大量集中在丧礼中,有奠、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等名目,相当复杂。后世的人鬼之祭,并不限于先祖,还包括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有关的情况,将另立专题介绍。二、凶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凶礼是指救患分灾的礼仪,包括荒礼和丧礼两大类,细目则有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等五种。丧礼。某国诸侯新丧,则兄弟亲戚之国要依礼为之服丧,
15、以志哀悼,还要派使者前往吊唁,赠送助丧用的钱物等,都有特定的礼仪。丧礼是古代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处理,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与丧礼密不可分的是丧服制度,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丧服,以及从三年到三月不等的服丧时间。因涉及的问题相当复杂,需要另文介绍。荒礼。荒是指年谷不熟,也就是通常说的荒年。逸周书籴匡将农业丰歉分为成年、年俭、年饥、大荒等四种情况。周礼所说的荒,还包括疫病流行在内。当邻国出现灾荒或传染病,民众面临生存危机时,应该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同忧,如礼记曲礼所说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
16、粱,士饮酒不乐。或者直接贷给饥民粮食,国语鲁语: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郑子皮饩国人粟,户一钟。或者移民通财,孟子梁惠王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吊礼。邻国遭遇水火之灾,应该派使者前往吊问。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国发生大水,鲁君派人前往慰问,说天作淫雨,害于粢盛,如何不吊?左传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宫(宣公之庙)灾,三日哭。谷梁传:三日哭,哀也,其哀礼也。汉书成帝本纪,河平四年三月,对因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振贷,其为水所流压,死不能自葬,令郡国给槥椟葬埋。以葬者与钱,人二千。宋史徽宗本纪,崇宁三年二月丁未,置漏泽园,瘗埋人骨,无使
17、暴露。禬礼。禬(音hui)是会合财货的意思。邻国发生祸难,发生重大物质损失,兄弟之国应该凑集钱财、物品以相救助。春秋襄公三十一年冬,会于澶渊,宋灾故。谷梁传云:更宋之所丧财也。意思是说补充宋国因灾祸而丧失的财物,使之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左传闵公二年,狄人入卫,立戴公,以庐于曹。齐桓公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恤礼恤是忧的意思。邻国发生外患内乱,应该派遣使者前往存问安否。儒家对荒礼提出的散礼、薄征、缓刑、劝分、移民通财等一系列原则,两汉政府曾具体加以运用。汉高祖二年六月,关中大饥,米价每斛万钱,民人
18、相食,政府移民通财,令民就食蜀汉。汉文帝颁令,凡遇大灾,百姓可蠲免租税,称为灾蠲。成帝又开入粟助赈者赐爵的先例。光武帝建武五年夏四月,旱灾、蝗灾并起,迫于饥饿而触犯法律者甚多。五月丙子下诏: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见徒免为庶人。宽赦缓刑,以示哀矜。后汉顺帝永建三年正月,京师地震,乃下诏散利,年七岁以上的受伤害者,每人赐钱二千。经过历代政府不断完善,救荒赈灾成为重要礼制之一。三、军礼军与征战相关,而也列入礼的范围有两方面的理由。从理论上讲,王者以礼治国,使天下归于大同,必然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甚至兵火的威胁,因此礼记月令说,需要命将选士,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礼乐与征伐,犹如车
19、之两轮,缺一不可。此外,军队的组建、管理等,也都离不开礼的原则。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根据礼有等差的原则,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而必须与国力相称,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当时的军力往往用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所以又有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说法。军队必须按照礼的原则,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礼记曲礼说: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上古有司马法一书,记述当时的军礼,可惜已经失传,研究者只能退而从周礼的记载来推求其概貌。周礼春官大宗伯中的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大师之礼大师之礼,是制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天子御驾亲征,威仪盛大,是为了调动国民
20、为正义而战的热情,所以周礼说:大师之礼,用众也。郑玄注说:用其义勇也。大均之礼据周礼地官小司徒,古代的军队建制,以五人为一伍,五伍(二十五人)为一两,四两(一百人)为一卒,五卒(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国家根据这一建制以起军旅(征兵),同时以令贡赋(分摊军赋),也就是说,应征的士兵必须自备车马、盔甲等。这种做法,是由与当时兵农合一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均之礼意在平摊军赋,使民众负担均衡。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军礼中不再有这一条。大田之礼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四时田猎,分别称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故称大田之礼。田猎的主要目的
21、,是检阅战车与士兵的数量、作战能力,训练未来战争中的协同配合。大役之礼大役之礼,是为了营造宫邑、堤防等而役使民众。大役之礼要求根据民力的强弱分派任务,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力不同科的思想。大封之礼诸侯相互侵犯,争夺对方领土,使当众流离失所。当侵略一方受到征讨之后,要确认原有的疆界,聚集失散的居民。古代疆界都要封土植树,故称大封之礼天子亲征是一件重大的事件,礼记王制说,出征前要举行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等礼仪。类、宜、造、祃都是祭名,祭祀上帝、社、祢(父庙)和所征之地,是为了祈求各方神灵的保佑,确保战争的胜利。受命于祖是为了告庙,并将神主请出,奉于军中。受成于学
22、是为了决定作战的计谋。此外,军队的车马、旌旗、兵器、军容、营阵、行列、校阅,乃至坐作、进退、击刺等,无不依一定的仪节进行。军队的日常训练,包括校阅、车战、舟师、马政等,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得胜之后,又有凯旋、告庙、献俘、献捷、受降、饮至等仪节。四、宾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在宗法社会中,天子与诸侯之间,大多有亲戚关系。为了联络感情,彼此亲附,需要有定期的礼节性的会见。据周礼,宾礼就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六服之内的诸侯,按照季节顺序,轮流进京朝见天子;时见曰会,是王将要征伐不顺服的诸侯时,其它诸侯觐见天子;殷见曰同,是天子十二年
23、未巡守,四方诸侯齐往京师朝见。诸侯之间,也要定期相聘问,有关的礼仪,将另立专题介绍。朝礼朝礼包括天子的五门(皋门、库门、路门、雉门、应门)三朝(外朝、治朝、燕朝)、朝位(三公、孤、卿、大夫等在朝廷中站立的位置)、朝服(冠冕、带韠、黻黼、佩玉等)等,以及君臣出入、揖让、登降、听朝等的礼仪。西周时,王每日视朝,与群臣议政。汉宣帝每五日一上朝。后汉减省为六月、十月朔朝,其后又以六月盛暑为由而去之,所以一年仅十月朔临朝。魏晋南北朝有朔望临朝的制度。朔、望日的上午,公卿在朝堂议论政事;午后,天子与群臣共议。隋高祖勤于政事,隋书高祖本纪说:上每旦临朝,日昃忘倦。唐代的视朝制度,九品以上的官员每月朔、望上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礼仪 文化 基本知识 哪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