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培优教案指南五篇.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培优教案指南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培优教案指南五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培优教案指南五篇对于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用途的教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写成多种形式。既不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早发白帝城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李白)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不少诗篇,同学们能背诵出来吗?(学生有表情地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静夜思赠汪伦)二、揭题释题,指导方法
2、。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诗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3.你们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样的吗?老师这里有张白帝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4.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指导自学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阅,尝试自己解决问题。2.正确、流利朗读本诗,体会诗中诗人的心情;四、小组合作学习1.汇报各组自学情况;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登陆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查阅资料一同解决问题;3.用自己喜欢方
3、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五、汇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6.出示课件“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同学们看到画面有什么感受?7.诗人站在船头,耳边响起猿猴的啼叫,这一处的叫声还没有停,由于小船飞速而下,诗人间接地用“啼不住”突出船快。同学们能体会到这一点,真不简单!船真的像诗中描述的那么快吗?(是诗人的感觉,诗人觉得船走得很快。)8.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老师给同学讲个故事吧:公元75
4、9年3月,诗人因受牵连,流拨转船头,放舟东下江陵,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9.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10.指导朗读,学生试读。弄懂诗句的意思后,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流利地朗读全诗。(学生朗读古诗)11.同学们读得这么有感情,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从“彩云间”我体会到,诗人得到免罪的消息后,十分兴奋,因此觉得环绕在彩云之间的白帝城特别漂亮。(猿声悲啼本来是使人很不舒服的,但是此时诗人却觉得猿猴的啼叫是在为他欢呼
5、,向真是妙极了。)12.重获自由的诗人心情无比愉快,他已顾不得描写两岸的山光水色了。在这愉快心情的映衬下,江水流得特别快,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到达了;小船也显得特别轻快,在猿猴的叫声中,越过了万重高山。这首诗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感情丰富。来,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试着体会一下诗人当时的愉快心情。(学生自由感情朗读)13.指名读,评议。六、总结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七、作业1.读一读其它描写三峡的诗篇。2.给早发白帝城这首诗配一幅画。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
6、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用“准备”、“已经”造句。3.能正确地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新词。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确读出“得”的读音。三、教学过程(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投影: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投影。“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2.圈出本课生字,分析字形。(二)汇报分析、记忆生字的方法。1.应这样汇报:“植”字,我是用熟
7、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的,笔直的“直”左边加个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边“直”字里边是三横,不要丢一笔。共同组词(种植、植树、植物)“备、晒、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汇报过程中应重点指导“旅、降、乘”三个字。旅右半部上边是“”,下面是“”,不要写成“瓜”或“”。组词:(旅行)降8笔写成,“阝”两笔完成,“”三笔完成,最后“”三笔完成,不要写成“牛”。组词:(降落、下降)乘可以用“禾”字中间一个“北”字的拆字法记忆。注意书写笔顺:,组词:(乘着风)2.练习用下列词语说话,看谁说得好。准备、植物、旅行、降落。(三)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2.课文中讲了哪几种
8、植物。按提示回答:(1)课文中讲了_、_和_三种植物。(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和_。(四)指导书写,在生字本上打字头。重点指导“旅”、“乘”。”的“要写在竖中线上。“禾”的“丨”在竖中线上,“八”在中点起笔。(五)布置作业。1.写生字。2.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二)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植物田野知识离开许许多多已经旅行准备降落伞乘着风四海为家2.指名读课文(二
9、)从课题入手,逐节学习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花草、树木、蔬菜、庄稼都是植物,植物妈妈有办法,有些什么办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学习课文第1节。(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3)指导感情朗读。(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学习课文第2节。(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靠什么离
10、开妈妈?结合理解重点词语:降落伞:观察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纷纷: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准备:用准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准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乘着风:投影出示“乘”的三个义项:读一读,选择参考答案:。(画)(3)填空练习。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4)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5)指导感情朗读。(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3.学习课文第3节。(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
11、人一组讨论。(2)汇报自学情况。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3)填空练习。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孩子()离开妈妈。(4)指导感情朗读。(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动物带)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让孩子(),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3)指导感情朗读。投影()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填空后再读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 优质 教案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