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
《八声甘州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声甘州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声甘州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八声甘州教案1.1.教学目的:1.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2.了解慢词及柳词特点;3.了解作者在词史中的贡献。1.2.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制作慢词;白描铺叙;乐章集。2.内容提示这首词抒写了被萧瑟秋景所触发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情,曲折地透露出词人矛盾痛苦的内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封建时代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绪。此词为双调。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层层铺叙,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抒情细腻深婉,穿插想象,曲折有致。作者生平:2.1.柳永生平:(按:柳永宋史无传)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
2、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诗仅存数首,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有乐章集。(辞海1989年版)2.2.柳永生平的其他资料:1.吴曾能改斋漫录:仁宗留意儒雅,务本向道,深斥浮艳虚华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低吟浅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吟,何
3、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艺苑雌黄:柳三变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日与擐子纵游倡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云:“奉旨填词柳三变。”3.张舜民画墁录: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公府,晏公(按,即晏殊)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4.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柳耆卿为举子时,多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柳永)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求其后
4、不得,乃出钱葬之。柳词评论:3.1.历代评论1.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2.代夏敬观手评乐章集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詖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歌谣,亦复自成一格。耆卿写景无不工,造句不事雕琢。清真效之。故学清真词者,不可不读柳词。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八声甘州说课稿一、说教材八声甘州的作者柳永是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雨霖铃。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贫困。他
5、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落魄文人的痛苦,而且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词的风格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柳词不仅在当时传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八声甘州这首词通过登高远望所见,抒发了他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感悟
6、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根据新课程标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一)、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描绘的形象,领会意境。(二)、引导学生理解词人的思乡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三)、掌握一些常用的诗词鉴赏的方法。(四)、在朗读中体味诗词的情感,赏析作品的语言。高一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教学重点:1.狠抓朗读和背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2、感受形象,领会意境。教学难点:“想佳人”一句,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教法和学法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高一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
7、基础、发展水平出发,拟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诵读法:“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学法:自主、
8、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勾画圈点法。三、说教学程序: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教学反馈”等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起全班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北宋的科举考试中,有位考生两次都没中,于是他悲观丧气的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可巧的是,他第三次考中了,皇上便说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真的把他的名字给消除了。后来这位词人流落民间,戏称自己是“奉旨填词”。今天我们就
9、来学习一首他的词八声甘州,这位词人就是柳永。同学们介绍课前自己收集整理的柳永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二)、整体感知:本环节主要采用诵读法、勾画圈点等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诵读,思考全词主要写什么内容?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怀人“想佳人”3、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三)、合作探究(本环节主要采用讨论法):鉴赏上片:1、上片描绘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雨潇潇秋清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日)照残红翠衰减物华休长江水无语2、“一番洗清秋”赏析“洗”字妙在何处。秋本不是实物,是不可以洗的,但作者却认为秋之清是由于暮雨洗出来的,用一洗字
10、,化为实物,使人觉得生动、真切,觉得雨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眼前。将秋放在暮雨里洗,也写出了暮雨之大,之透,之充沛,之无边无际。3、自由朗读上片,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残秋雨景图4、圈出上片中的领字,说说他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根据领字提示背诵上片。鉴赏下片:1、自由诵读词的下片,抒发了什么感情?思乡怀人情2、词人为什么“不忍登高”?上片景物无一不令人触目伤心,故以“不忍“二字总括。“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3、下片句句都在写思乡
11、,哪句话最能体现词人的思乡之情?“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佳人望归图5.这句词不但写我思人,而且想像人思我,这样写为什么更动人?这是更深一层写法,由单向思念写为双向思念,情感更深沉,从表达手法上显得文笔更曲折,引人玩味,6、同样是写词,柳永达到了“凡有井水引处,即能歌柳词”。那么这首思乡词能够引起我们巨大的共鸣,除了它本身的才情之外,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情景交融层层铺垫衬托7、作者抒发了自己思乡怀人之情,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学生自由发挥。8、体味下片中的领字的作用,然后背诵。“不忍”,“望”,“叹”“想”艺术手法:柳永写
12、词,重视艺术手法,我们学习诗词也要讲究方法,鉴赏诗词应该从哪入手?意象-意境(画面)-情感(主题)(四)、拓展延伸(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让学生鉴赏读本上的雨霖铃(五)、教学反馈:检查学生的背诵。(六)布置作业:将这首词改为二三百字的散文,要求意境、情感与原词相符。八声甘州赏析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赏析】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
13、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
14、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在“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
15、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
16、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赏析】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
17、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八声甘州赏析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风落,残照当楼。是处红翠衰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yong)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8、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注释:潇潇:雨声急骤;凄紧:形容秋风寒冷萧瑟;关河:亲山河流;残阳:夕阳;是处红翠衰减:是处:到处;红翠衰减:花朵调零,绿叶枯萎。李商隐赠荷枪实弹花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红衰翠减愁煞人”句。苒苒:渐渐地;物华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复存在;淹留:久留;顒:抬头;天际识归舟:谢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误回天际识归舟指多少次将远处来的船误认作是丈夫的归舟,极写思情之深。争知:怎知;恁:如此,这样。凝愁:愁思凝结难解。赏析:思妇凝眸远望,情思恍惚;词人登高凭阑,难抑愁思。相隔千里,两相对照才可见相思之苦,写得情思委婉,兴味绵长。写思乡、思人以苍凉的清
19、秋景物衬出,情融于景中,耆卿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醒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把剑凄然望,无处归舟。kzB#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零愤,金戈铁马,拼葬荒丘!寄调八声甘州杨云聪注:1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原字是言+燕,不过我的电脑只有ABC输入法找不到那个字,但是字意就是通这个“宴会”的“宴”,所以就拿这个字代替了)除池等。后用作词牌。正体双调97字。因共八韵,故称。2江湖:武侠小说中江湖二字最初是指长
20、江洞庭湖及其附近的范围,后来便泛指三江五湖,再后来才引申为与朝廷对立的在野势力。3铜驮巷陌:铜驼,指铜铸的骆驼。古洛阳宫门前四会道口置铜驼,夹路相对时称铜驼街。这里引用唐诗宋词鉴赏词典里对秦观的望海潮-梅英疏淡中铜驼巷陌的解释。4酒醒诗残梦断:在七剑下天山的篇首“酒醒”二字为“酒冷”。5南国正清秋:此该指在,塞外的反清势力被剿灭后江南方面残留的势力,认为自己到那里还可以有一番作为。6无处归州;其实此句原为“无处招归州”,本以为是我的书是盗版,但在网上查找也是“无处招归州”,但是考察宋词三百首和唐诗宋词鉴赏词典等等资料,八声甘州一上阕末句该为四字,我不敢说是梁老的过失,但是有可能是写书的时候笔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声甘州沪教版高一 下册 语文教案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