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哀江南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docx





《2021哀江南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哀江南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哀江南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哀江南教案一、学习目的1.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语言。二、学习重点1.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全篇曲词。三、学习难点1.理解文中对南明灭亡后南京城内外景象描写所抒发的感情。2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四、学习方法点拨、解析、鉴赏五、学习过程【一】点拨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又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清代著名戏曲家。少年就开始搜集资料,准备写南明兴亡的戏剧。中年后,因他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曾得到康熙帝的褒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官至户部员外郎,曾参加疏浚淮河的工作,结识了很多著名的明末遗民,感受了浓重的
2、爱国思想,终于在一六九九年完成了传奇桃花扇的写作,演出后很快引起了反响。戏中明显的反清哀明的思想使康熙皇帝大为不满。第二年孔尚任被借口罢官回家,此后从事诗文写作。有诗文集湖海集、岸堂稿、长留集等,戏曲除桃花扇外,还有与顾彩合撰的传奇小忽雷。桃花扇全剧四十出,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歌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巨型历史剧。作者自称:“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指南明)新事”,他之所以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目的是为了“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激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在众多反映历史的剧作中,桃花扇
3、创作思想的明确程度可谓首屈一指。哀江南为全剧结尾的一套曲子。这套曲子先铺写唱曲人目睹的凄凉景象,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放声悲歌。曲词哀切感人,表达了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二】戏曲知识弋阳腔: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盛行民间,源出江西弋阳,至嘉靖间流传南北。【三】文章结构【四】作业:归纳主题哀江南【二】一、学习目的1.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语言。二、学习重点1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全篇曲词。三、学习难点1.理解文中对南明灭亡后南京城内外景象描写所抒发的感情。2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四、学习方法点拨、解析、鉴赏五、学习过程【一】讨论、确定哀江南主题思想哀江南套曲,描写了沦陷后的南
4、京城郭萧条、皇陵破败、故宫坍塌荒芜、旧院冷落寂寥的景象,并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的兴亡之感、故国之思,表达了一定的民族意识。【二】讨论、确定哀江南写作特色先铺写唱曲人目睹的凄凉景象,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放声悲歌。曲辞优美,情调深沉。【三】释疑解难本文语言有何特点?作者孔尚任非常注意语言的典雅,读来觉情文并茂。如“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这句,精选意象,运用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陵墓的荒凉破败,抒发了内心的哀痛之情。对偶,句式整齐,读来有一种音韵美,反问语气强烈,引人思考,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又如最后一曲中,运用对偶句“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残山梦最真,
5、旧境丢难掉”,排比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眼看南明王朝由兴而亡,语言工丽,由此结束全剧,点明主旨,造成浓郁的悲伤气氛,读来备觉沉痛。然而,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主张“宁不通俗,不肯伤雅”。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典雅有余,通俗不足;谨严有余,生动不足。这实际是许多文人传奇戏在语言上的共同特征。【四】课堂练习阅读:离亭宴带歇拍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眼看他砌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
6、老!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原句。2.写出下面两句的意思。残山梦最真:不信这舆图换稿:3.文中运用了哪些对偶句、排比句,有什么表达效果?4.文中哪些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请写在下面。答案:1.略2.略3.见“释疑解难”4.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哀江南习题1.下列加黑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琉璃(玻璃)疾忙(急速)刍牧(喂牲口的草)B.无聊(姑且)不闹(热闹)笙箫(两种乐器)C.落照(光辉)采樵(柴草)梦最真(真切)D.看饱(够了)舆图(车轿)枯井颓巢(没有水)(导析:注意古今异义,注意语素在不同词语中含义不同。)2.下列四个句子,句序正确的一句是()A.他还凭吊过前朝的历史遗迹
7、,结识了一些明代的遗老,游历了扬州、南京一带,这些都使他增长了不少南明兴亡的实际知识和感受,对他思想的变化和桃花扇的创作都起了一定的作用。B.他还游历了扬州、南京一带,凭吊过前朝的历史遗迹,结识了一些明代的遗老,这些都使他增长了不少南明兴亡的实际知识和感受,对他思想的变化和桃花扇的创作都起了一定的作用。C.他结识了一些明代的遗老,还凭吊过前朝的历史遗迹,游历了扬州、南京一带,这些都对他思想的变化和桃花扇的创作起了一定作用,都使他增长了不少南明兴亡的实际知识和感受。D.他还游历了扬州、南京一带,凭吊过前朝的历史遗迹,结识了一些明代的遗老,这些对他思想的变化和桃花扇的创作都起了一定的作用,都使他增
8、长了不少南明兴亡的实际知识和感受。(导析:按照事情的原因、条件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决意最后完成构思已久的桃花扇,来“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桃花扇小引)B.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三易稿而书成(桃花扇本末)”,它获得了很大的成功。C.桃花扇在北京盛演,使一些故臣遗老们“掩袂独坐”“唏嘘而散”。D.桃花扇是孔尚任经过十余年的长期酝酿,在掌握了大量史实材搁的基础上,根据“实人实事”而创作的一部历史传奇。(导析:分清括号的位置是句中还是句末。)4.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是()A.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对偶)B.当年粉黛,何处笙
9、箫?(对偶、借代、反问)C.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拟人)D.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排比)(导析:区别各种问的形式,)5.下段文字中的空格处,应填入的最准确的一组关联词语是()作者不把希望寄托在以“替东林雪愤为快”的复社文人身上,是他头脑清醒的表现,()()作者阶级的局限,他不可能看到真正的出路。()桃花扇所歌颂的李香君的反抗和斗争这一个正面力量,最多也只能是吐“胸中之气”,最后()是不得不怀着亡国之恨,割断,尘缘,和侯方域走上双双人道的消极道路。A.但是由于因此还B.然而因为所以仍C.然而由于因此仍D.但是因为所以还(导析:辨析关联词的功能,分析句子空处前后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江南 人教版高二 下册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