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概况 建筑节能设计思路应用节能技术同建筑所处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适用的节能技术也不相同. 节能建筑设计有两种设计思路. 一种是把建筑当作封闭系统, 尽量减少住宅与外界能量交换达到节能效、果. 覆土、遮阳、绿化、围护结构保温均属于此类, 一般多用在寒带、热带、外部条件恶劣的地区;另一种是把建筑当作开放系统, 以内外环境的能量交换为特征. 太阳能、风能利用属于此类, 一般用于亚热带、温带地区. 由于不同地区四季气候区别很大或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小气候, 节能建筑的应用还需因地制宜. 依据当地的特点选用适宜技术, 最大限度
2、地达到人们生理需求和节约能源二者之间的平衡. (1)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历程 狭义上的建筑节能主要是指降低单体建筑的能耗标准, 而广义上的建筑节能则包括单体建筑节能, 建筑全产业链环节碳排放与能耗的降低, 以及城市能源管理等等环节. 从建筑节能发展来看, 行业遵循着单体建筑节能, 全产业链绿色建筑, 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劲. 同时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是, 中国的建筑节能行业发展与政策联系紧密, 行业的发展阶段也受政策影响. 中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发展阶段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较晚, 首先从建筑节能起步.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开始提倡建筑节能, 但是有关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萌
3、芽阶段, 在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仍是空白. 1986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发布, 建筑节能率目标是30%, 1994年, 该标准修订, 将建筑节能率目标提升至50%, 并制订了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1999年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发布, 并于2005年进行了修订, 期间还分别出台了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规划. 根据建设部制定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设部分), 中国建筑节能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指在1980-1981年的建筑能耗基础上节能30%. 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再节能30%, 简称为节能50%标准. 现已进入节能5
4、0%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热环境符合小康目标的前提下, 努力实现全国城镇建筑夏季室温低于30, 采暖区冬季室温达到18左右的基本要求, 非采暖区室内热环境明显改善. 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 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辅助以必要的供热、降温设施, 提高用能设备的效率和居住的热舒适性, 把新建房屋的能耗较大幅度地降下来;对原有建筑物有计划地进行节能改造, 以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第三阶段是指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再节能30%, 达到节能65%的标准. 北京、天津等地方在居住建筑方面已经开始执行节能65%的标准. 部分地区已经开始
5、研究并实施第四阶段节能标准, 即在65%的基础上再节能30%, 达到75%节能效果. (2)中国建筑能源消耗情况 当下, 经济社会逐步向低碳经济、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建筑能源消耗量占中国能源总消耗量的比例逐年攀升, 建筑能耗由2014年的7.5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018年的13.0亿吨标准煤, 其能耗占比由2014年的17.7%增加到2018年的27.9%. 因此, 建筑节能将对中国能源总消耗量的减少具有重要影响, 建筑保温已成为减少能耗的重要领域之一. 同时, 相关部门、机构制定了相应的建筑节能战略, 加大了在建筑保温、节能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 在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新
6、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研发, 如同济大学在2012年研发推出新型绿色建筑节能系统, 该建筑节能系统通过在墙体配备耐火、隔热的轻质保温材料从而实现窗、墙和顶的综合节能. 2014-2018年中国能源消耗与建筑能源消耗 (3)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特点 1、起步晚, 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建筑节能业务在发达国家开展比较成熟, 至今已经有超过40多年的行业经验, 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政府鼓励、建筑业主主动、企业运作为主的市场化格局. 政府通过颁布节能标准和法令、推行节能标识、提供节能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 形成建筑节能的法制和经济环境. 建筑业主为执行节能标准和法令, 需要寻求节能服务, 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
7、效率, 降低能源费用支出. 由此, 创造了庞大的建筑节能服务市场. 节能服务企业依靠专业化服务, 帮助建筑业主实现节能目标, 分享节能收益. 目前, 欧美国家先后提出要在2020-2030年实现新建住宅建筑全部“零能耗”或“接近零能耗”的目标. 中国的建筑节能起步相对较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国家提出建筑节能战略, 并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内开展了众多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2、总体发展不均衡 部分城市建筑节能工作发展较慢, 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一些城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还未完全展开.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与采暖制冷系统节能之间的不平衡, 围护结构采用节能
8、措施多. 采暖制冷系统节能工作滞后、节能改造缓慢. 管理环节之间的不平衡, 大多数城市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把关较好, 但在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节能检测与认证等环节的管理工作还很薄弱, 没有把好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出口”关. 节能材料的生产、认证相对滞后产品的研发资金缺乏,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少, 造成建筑节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相对滞后, 新型节能材料、产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上优质高效的节能材料比较少, 尤其本省生产的更少. 按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文件要求对节能材料产品应实施认证, 但此项工作开展较晚, 监管工作还未完全到位. 二、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市场现状 (1)中国建筑节能产品供给情况 建筑节能
9、行业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材料、节能服务等. 聚氨酯、岩棉、玻璃棉等产品是建筑节能材料行业的主要产品. 1、岩棉 岩棉是性能出众的建筑保温材料. 岩棉具有保温、吸音、隔热、防火、透气等性能. 作为无机不燃材料, 岩棉是已具有成熟应用技术的所有外墙外保温材料中, 唯一能够完全满足中国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中A级不燃的保温材料. 岩棉产品主要性能特征 2018年中国岩棉行业产能增长至386万吨, 产能利用率为88.1%. 2018年中国内岩棉新增产能 21 万吨, 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南、东南等地区, 新增单线设计产能在 3.0 万吨上下, 在新增产能中电炉熔化工艺生产线的占比逐渐上升. 2010-2018年
10、中国岩棉产能及产能利用率走势2010-2018年中国岩棉产量走势 2、玻璃棉 玻璃棉为借离心力或飞速气流制成的细、短、絮状纤维, 其中平均纤维直径大于 3.5 微米的玻璃棉被称为一般玻璃棉, 一般玻璃棉及其制品主要应用于建筑隔热保温及隔音领域;平均纤维直径不大于 3.5 微米的玻璃棉为微纤维玻璃棉, 微纤维玻璃棉制品则应用于分离、洁净和高端节能保温领域, 主要用来生产高比表面积电池隔膜(AGM 隔板)、玻璃纤维滤纸和真空绝热板芯材. 20世纪 50 年代中国开始生产玻璃棉, 但受制于工艺水平, 中国玻璃棉生产能耗较大, 生产成本高, 玻璃棉制品种类单一, 因此应用推广较少. 20世纪 80 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节能 行业 发展 现状 趋势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