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6篇.docx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6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6篇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能正确表达出比的结果。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一些特殊物体的对应。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4、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特殊问题。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比较的物体(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教师:手套若干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问: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
2、道的?生:观察主题图后交流(车不够:又6个小朋友,只有5辆车;已经4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2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的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问:生活中我们外出活动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生:(略)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板书:比较?利用故事情景引出问题,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直接点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明确本】二、动手实践体验方法师:在你们的桌上分别有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
3、学本,现在请你们同桌?起来比一比哪样物体多,哪样物体少?生:同桌合作进行比较师:请你们来汇报一下比较结果(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生:交流(老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行指导)问:你们都会比较物体的多少了吗?谁能说说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生:交流?二期课改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知识和方法。老师在学生已经知道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比较物体多少,从而让学生体验和感知比较的方法。在学生的体验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手、脑、口同时得到发展与提高。】三、巩固练习方法运用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动手用不同的
4、方法比较了物体的多少,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书上的小伙伴来解决困难,你们愿意吗?生:愿意1、p20题2(左图)问:图上是谁?她要比什么?生:是小巧,要比较布丁和盘子哪个多,哪个少?师:请你比一比并将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同桌生:进行比较反馈注:学生如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的请学生交流怎样做是一一对应(用线连一连)2、p20题2(右图)问:这幅图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生:是小丁丁,他在比较瓶子和塞子哪个多,哪个少?师:请你自己比一比生:交流3、p20题3生:独立完成比较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全班交流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用今天学到的本领为小伙伴解决的困难。?从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到看图进行
5、比较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因此老师创设为小伙伴解决困难的情景来巩固比较的方法,其目的可以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巩固比较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敢于向困难进行挑战,对自己树立信心。】四、联系实际拓展提高1、出示7只手套和4个小朋友的图片问:看看谁来了?老师要给他们发手套,请你们看看老师准备的手套够不够?生:四人一组讨论上黑板演示怎么分?(注意:1人分一副手套,同时还要注意左右手的搭配)问:黑板上的小朋友分的合理吗?为什么?生:自由交流(每人有两只手必须是两只手套对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套要一只左手一只右手)2、联系生活实际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和手套一样是2对应1的呢?生:举例3、总结今天这节
6、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较物体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还知道了些什么?数学的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生活中常常会存在许多的特殊性的问题。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解决生活实际,对于一些特殊问题要考虑全面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经历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过程,初步体会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3、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2)正确使用小括号。教学过程:一、复习说出各题的运算顺
7、序,并计算。89+1320-347+4720-82二、新课出示例3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问:用脱式怎样计算?指名学生板演58-(14+6)=58-20=38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三、做一做让学生在脱式本上完成,叮嘱学生注意书写格式,集体订正。并指明6名学生板演。问: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指名学生回答。板书设计:混合运算(三)58-(14+6)=58-20=38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3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今天田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节目单,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喜欢看的节目,它几时播出的?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提问,如:14:00在钟面上怎样表示?就是我们
8、平时所说的几时?教师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相对应的两种记时方法。3、小结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初步认识24时记时法问:你知道一天中有几个小时?想一想,在这24个小时里,钟面上的时针要走几圈?一天时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出示红蓝色彩带,说明:我们把每天的凌晨0:00中午12:00用红色彩带表示,把中午12:00夜里12:00用蓝色彩带表示。问:中午12:00是白天还是晚上?师画出太阳图标。演示钟面时针的运行情况,了解0:00和24:00之间的关系。说明:0:00和24:00表示同一个时刻,这个时刻既表示一天的结束,又表示新的一天的开始,如果是除夕夜的时候,它还表示特殊的意义
9、,也就是旧的一年的结束,又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3、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观察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在表示方法上的区别。练习:说出下面时间用的是哪种记时法:8:0016:30下午5:00夜里11:30上午8:00下午4:2521:340:004、练习:p50想想做做1中的第一个钟面。要求说出钟面表示的时间,问:这个时候你可能在干什么?再出示背景图,问:这时的钟面上表示的什么时间?你怎么看出来的?你能用24时记时法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同理学习后两幅图。5、小结转换的方法。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出示题目,问:上面的营业时间用的是什么记时法?你能把它转换成普通记时法吗?在
10、把24时记时法转换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题目,直接口答。3、观察火车票,问:你从火车票上得到了哪些关于时间的信息?讨论:妈妈下午几时前到南京火车站比较合适?4、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轮流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5、小组讨论:看着3个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再在班级内交流。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阅读课后常识部分:“你知道吗?”上的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4?数的世界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即教学因数和倍数。在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用乘法算式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
11、而这部分内容学生是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由于这是节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比如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认识了各类数之后,我创设有效了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直接告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我通过
12、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内化。在理解因数和倍数中,我认为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第一就是因数和倍数的范围(非零自然数),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一组算式让学生说谁的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如35=1568=4894=36125=60等,学生越说越顺口,越说越有劲,我突然抛出了1.56=9这个算式,结果有同学陷入了沉思(我认为这些同学感觉到了与刚刚的哪些算式有点不一样),但也有同学还是举手这样答道:1.5和6是9的因数,9是1.5和6的倍数,话一说完,就见那些沉思的同学有几个高高举起了手,迫不及待的说:我们说研究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的自然数范围里,可这里的1.5不是自然数,
13、所以不可以说1.5和6是9的因数,9是1.5和6的倍数。我就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统一了认识,真正认识到了因数和倍数的范围,从而为理解概念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而第二个关键性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我采取了几个递进的环节进行处理:一开始我就直接告知,让学生鹦鹉学舌。如通过学生写的34=12这个算式,我就说,这时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通过一些类似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试着说,很快学生就有了第一感性认识;接着我用一个游戏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我举了三个数字卡片,分别是3、6和12,让学生很快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为什么?学生很快找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小学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